乙肝一定都有症状吗

并不是所有的乙肝患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都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在乙肝发病早期、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比较轻或者是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乙肝的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多数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出现巩膜黄染、肝掌等症状。

乙肝是一种比较顽固的肝部疾病,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肝功能出现异常所致,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其他途径感染而致乙肝。乙肝根据其发病的程度以及病因不同,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那么,乙肝一定都有症状吗?
  一、乙肝一定都有症状吗
  并非所有的乙肝感染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是否有症状,还要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以及肝功能损伤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早期的乙肝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即便是出现轻微性的症状,也极易被忽略。而对于肝功能损伤比较轻,同时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强的感染者,在感染乙肝之后也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乙肝患者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乙肝感染者,另一种是乙肝携带者,乙肝携带者只是自身体内存在有乙肝病毒,但是没有任何的症状,也不需要进行治疗。
  二、乙肝一般有哪些症状
  1.巩膜发黄
  对于健康者而言,眼睛不会出现任何的异常变化。但是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患者的眼睛巩膜可能会出现发黄,眼睛巩膜发黄被称为巩膜黄染,这主要是由于乙肝这时患者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所致。所以当巩膜黄染严重时,患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做肝功能检查,这可能是乙肝给人体发出的信号。
  2.肝掌
  当患者感染乙肝病毒之后,手掌的反应也比较明显,尤其是手掌的大鱼际以及小鱼际等部位的皮肤会出现充血或者是斑块,而用手指按压时按压部位呈现白色,这种情况属于肝掌。所以当发现自己的手部出现异常变化时,要及时的到医院做相关方面的检测确诊是否由于乙肝所致。

乙肝一定都有症状吗相关阅读

乙肝妈妈生二胎和以前有哪些不同

乙肝病毒高水平复制的母亲尽管新生儿接种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仍有10%左右的新生儿阻断失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多发生于妊娠7个月以后,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显示,妊娠后期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可以降低乙肝病毒高水平复制母亲所生新生儿的母婴阻断失败率,把母婴阻断成功率提高到95%~99%以上。

2015年,这一阻断措施正式写入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HBV DNA >2×106 IU/ml的HBV感染母亲可在妊娠24~28周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加强母婴阻断。乙肝二孩时代,母婴阻断率更高了。

以前,为了提高乙肝母婴阻断率,医生往往建议乙肝妈妈的孩子出生后打两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时打一针,出生后15~30天再打一针。经过许多临床试验,医生们发现,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起的作用不大,尤其是现在高病毒复制的母亲在孕期都服用了抗病毒药,乙肝母婴阻断率已经大大提高了,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显得更加多余。

因此,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乙肝妈妈所生新生儿只需要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1针100单位或200单位的免疫球蛋白,以免影响其他疫苗的接种。这样一来,乙肝二孩时代的妈妈们可以安心坐月子,不用带着未满月的孩子到医院打针了。

以前,乙肝妈妈特别害怕自然分娩,害怕一阵阵的宫缩,导致孩子感染。而且,反正只能生一个,导致乙肝妈妈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特别多。其实,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乙肝母婴阻断率无明显差异。

有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有了抗病毒药物,剖宫产在乙肝母婴阻断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而且还影响了二孩生育。近年来,我院妇产科的剖宫产率已经从10年前的70%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了。二孩时代,更多自然分娩的妈妈可以安全地生育二胎了!

乙肝五项3个抗体阳性是乙肝恢复期吗

乙肝表面抗体属于“中和抗体”,可以直接将病毒抗原“中和”掉,使乙肝病毒抗原失去侵入肝细胞的能力,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者感染过乙肝病毒两种途径都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表面抗体。

但两种途径产生的抗体有所不同。因为乙肝疫苗的成分中只含有表面抗原基因中的某些成分,所以只能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而不会出现乙肝病毒的e抗体或/和核心抗体;而感染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是由侵入体内乙肝病毒的3种抗原成分同时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

那么,体内检测出3种抗体或其中的一两种,就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吗?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乙肝病毒感染是正确的,但不能确实是否为“恢复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用流行性腮腺炎这个病来举例吧!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大约有1/3的孩子不得病,只是隐性感染了一下,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所有被感染的孩子体内都能检测得到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对于出现腮腺肿大、发热等临床症状的孩子,产生抗体后疾病逐渐好转,我们说他处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恢复期,对吧!对于那1/3没有任何症状的孩子,因为抵抗力强,虽然体内由于暂时性感染,也产生了抗体,但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我们肯定不能说他得了病,对吧!没病,就无从说是“恢复期”。

乙肝病毒感染的道理也是同样的。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然后肝功能恢复,产生抗体,我们可以说是恢复期。如果感染了病毒,或因被感染者有抗体或打过疫苗,或因抵抗力强,虽然被病毒感染,但病毒连肝脏的边都没沾着,刚刚入血就被消灭,产生了3种抗体或其中的一两种,肝脏根本没病,从何来“恢复”呢?

所以,接种过或没有接种过疫苗者,如果除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以外,又检测到乙肝病毒的e抗体或/和核心抗体,只能说是被乙肝病毒感染。如果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则可以说是恢复期;如果根本没有症状,也没有肝功能异常,那就像隐性感染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一样,只是隐性感染,和打了一次疫苗一样,根本没有得过病,也不能算什么恢复期。

因此,只对着网上贴着的乙肝五项大表来评估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往往是错误的,还需要结合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VDNA)等结果,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评估。

卵子会不会导致乙型肝炎的宫内感染

卵子会不会导致宝宝宫内感染,造成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呢?

首先,乙肝妈妈所生的宝宝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率可达到95%以上,说明大多数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都发生在分娩的时候或新生儿出生后,并非宫内感染所致,更与卵子是否被病毒感染无关。

第二,正如前面所说,宫内感染大多数都发生在妊娠晚期。如果卵子导致了乙型肝炎的宫内感染,则肯定在胎儿刚刚形成的时候就已经感染。因此,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不可能发生在卵子形成阶段。

为了证实卵子会不会导致宝宝宫内感染,我国一医院的医生对68例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进行了卵子检测,只有1例母亲的卵子中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可是,她所生的孩子没有被乙肝病毒感染。68例母亲所生的孩子中有1例被母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其母亲的卵子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阴性。

因此认为,乙肝病毒不可能通过卵子垂直传播感染婴儿。

男性乙肝患者的妻子为何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乙肝病毒性传播的机会与是否注射过乙肝疫苗、性伙伴多少、机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接种乙肝疫苗,夫妻间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高达90%;大多数成年人免疫功能较强,会把病毒清除,真正因性传播而感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几率只占5%~6%。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乙肝的性传播,因为乙肝病毒感染不仅有可能危害夫妻双方的健康,还有可能再传染给下一代。因此,男女青年在结婚前应该进行婚前检查,检测乙肝五项,发现一方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另一方如抗HBs阴性,应先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或20微克),待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HBs后再结婚。

婚前和孕前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妻子尤为重要。因为女性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仅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的性传播,而且在女性怀孕后还能通过胎盘把抗体转移到胎儿体内。有研究显示,母亲接种乙肝疫苗后,60%的新生儿出生时体内就可以检测到对乙肝病毒的抗体。

孩子一出生就有对乙肝病毒的先天性免疫力,再加上出生后接种3针乙肝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因此,男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妻子在婚前和孕前应该检查乙肝五项,对没有抗体者,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口服抗病毒药的乙肝男性影响生育吗

乙肝口服抗病毒药物也是我们常说的核苷(酸)类药物。这些药物在女性生育期间的安全性有差别。在全球各国的乙肝治疗指南中,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可以在妊娠期间服用,而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不建议在妊娠期间使用。但对于男性生育没有限制。

可怪事偏偏总出现在我国。我国一些医生不知道依据什么,常常告诉男性病人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期间妻子不能生育。害得许多男性因为结婚生育而不敢服药治疗,还有一些正在服药治疗的男性为了妻子生育而停药,导致疾病加重。为此,我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各国的乙肝指南,证明男性生育期间服用治疗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妻子可以生育,还写了许多博客,告诉男性乙肝患者不要因为生育延误治疗,不要随便停药,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妻子可以正常生育。

自从1999年第一个治疗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在我国上市,已经有16年多了。这些药物在国外上市的时间更早。如果有证据表明这些药物可以危害男性生育,医学文献早就可以查到相关报道,对药物安全性非常敏感的美国FDA也早会通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乙肝男性在生育期间不能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可是,我国的一些医生总是会杜撰出口服抗病毒药的乙肝男性不能生育的一些理由:“导致畸形”、“杀害精子”、“破坏染色体”……。

为了这些中国特色的医生,2015年我国再次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不得不把男性抗病毒治疗期间的生育问题写入指南。这是全球各国指南中绝无仅有的。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可指出:“应用干扰素α治疗的男性患者,应在停药后6个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的男性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核苷(酸)类的治疗对精子的不良影响,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看到指南中的意见,我高兴极了,心想:这回不用我反复和病人讲解,劝男性病人不要因妻子生育停药,劝需要治疗的男性及时治疗。

(0)

相关推荐

  • 乙肝两对半是怎么回事

    乙肝两对半就是乙肝实施的三系统检查,最主要项目涉及了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检查。在这样检查过程之中,是不需要空腹检查。只要到医院依据医生安…

    12-15
    17
  • 乙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乙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乙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乙肝一般指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原因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传播。   乙肝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

    10-24
    13
  • 乙肝传染途径

    乙肝传染途径:   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血液传播,是在占大多数的一个途径,血液传播并不是接触患者的血液,一定会被感染,如果本身接触者打过乙肝疫苗或者乙肝抗体的…

    09-08
    13
  • 乙肝抗毒药物有副作用吗

    乙肝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干扰素,它的有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副作用比较大,会出现发热、骨髓造血抑制、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继发血糖代谢的异常,但它一旦进入有效范围,就相当于提高…

    11-24
    17
  • 乙肝两对半是怎么回事

    乙肝两对半就是乙肝实施的三系统检查,最主要项目涉及了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检查。在这样检查过程之中,是不需要空腹检查。只要到医院依据医生安…

    10-09
    42
  • 乙肝有什么并发症

    乙肝的并发症,首先就是关节炎,影响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其次就是糖尿病,伤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再者就是脂肪肝,跟患者吃了太多油腻食物有关系;然后就是肝硬化以及肾炎,危害性很大;最后就是…

    12-15
    12
  • 乙肝两对半阳性好治吗

    患者在肝两对半检查之中,检查结果阳性,倘若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时候,倘若患者港功能以及腹部彩超都正常,就不用治疗。倘若肝功能异常,就需要接受一些抗病毒方…

    10-09
    21
  • 如何治疗乙肝

    治疗乙肝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传统的抗炎、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抗纤维化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改善乙肝,在疾病发作期间出现的炎症反应,同时能够达到保肝…

    10-04
    17
  • 乙肝怀孕会传染宝宝吗

    乙肝有很大的概率会通过母婴传播。但是近几年来,有了非常有效的母婴阻断的一套策略。如果有乙肝的女性在生育前就知道自己有乙肝,而且在正规医院的产科进行产检。通过母婴阻断之后,生出来的宝…

    11-20
    9
  • 乙肝携带者该如何治疗

    乙肝病毒可能会通过血液、消化道以及母婴等进行传播,有时候可能感染乙肝病毒,但是病毒携带量并不大,还没有损伤肝功能。多数乙肝携带者没有肝功能的异常,治疗可以吃维生素保护肝脏,抗病毒药…

    10-08
    12
  • 乙肝长期服药耐药性如何管理

    因为乙肝是不能够彻底根治的,所以需要长期服药,要想管理好乙肝长期服药的耐药性,首先要定时定量的服用治疗药物,避免乙肝病毒出现突变,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同时还需要尽量端正…

    08-21
    11
  • 打完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在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率还是非常高的,在打完乙肝疫苗之后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需要留在接种单位观察至少30分钟无异常才能离开。当然也需要提前给接种单位提供自己的疾病时和当时身体状况…

    12-16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