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午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糖尿病午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餐后血糖升高要根据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一,饮食控制不佳;需要加强饮食控制调整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营养成分单一化。对于饮食控制不能有效配合的人群,可以加用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如进食主食较多的人可以使用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等药物,延缓和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二,活动量不够;在血糖不是过高的情况下,可于进食1小时后适当散步,但餐后避免剧烈活动。
  三,胰岛功能下降,血糖过高时则需要给予药物干预,如瑞格列奈、DPP-4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以使用短速效胰岛素进行餐前注射,以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午餐后血糖高怎么办相关阅读

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5%葡萄糖静滴吗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例:一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作为治疗药物的稀释液(输液溶媒)时,同时加入4U胰岛素。

患者问医生:「此时为什么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回答是为了兑冲葡萄糖。

那么请问这种用药方法对吗?

为什么不选择葡萄糖以外的输液作为溶媒呢?

如果正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此时还需要继续服药吗?

为什么非要用葡萄糖注射液?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首先了解,临床治疗时是如何选用药物溶媒的。

一般我们会从药物溶解后的稳定性和患者疾病禁忌来考虑。有些药的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用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就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譬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控制钠盐的摄入。

而有些治疗药由于只适宜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医师一般就会选用糖类输液作为溶媒。

譬如葡萄糖输液中加入胰岛素是治疗需要。譬如胰岛素、葡萄糖及氯化钾组成合剂(GIK)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临床称作极化液。可纠正细胞内缺钾,并提供能量,减少缺血心肌中游离的脂肪酸,用于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

糖尿病人能否应用葡萄糖注射液?

但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只是不能过量摄入。

我们可以做一道算术题:成人一顿正常饮食,100 g 大米(按 75% 转化为糖)大概也是75 g葡萄糖左右,而一瓶 250 ml的 5% 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只有 12.5 g。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过于顾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治疗需要使用的还是应该照常使用,只须关注葡萄糖的摄入量和血糖变化即可。

胰岛素如何冲兑葡萄糖?

当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时,在不改变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和进食的前提下,临床上一般会采取加用胰岛素兑冲输液使用的葡萄糖。

一般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 5:1 左右,常规用法是一瓶 500 ml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兑入胰岛素 5 U。

但是,目前提倡个体化用药,所以最好先确定病人目前的血糖水平,不同血糖水平加的胰岛素不一样。

原则上是血糖高的病人滴糖水的时候胰岛素多放一点,血糖低的少放一点。

1. 空腹血糖在13.9mmol/L以下的糖尿病病人是以糖:胰岛素为3:1的比例配,例如:5% GS 250ml+ RI(普通胰岛素)4 单位,500 ml 配 8 单位胰岛素;

2. 如果血糖更高就要相应多用一点了,比例最高可达 2:1;

3. 如果血糖很高就用 NS +胰岛素先把血糖降下来。

但是对从未应用过胰岛素患者来说(包括皮下、静脉),第一瓶葡萄糖(血糖> 13.9 mmol/L可用盐水)内加用胰岛素应该保守。一般 4 g 糖加 1 U胰岛素,一小时测一次血糖,若血糖下降缓慢,可追加胰岛素;若下降迅速,可调低滴速。

胰岛素与其他药物的关系

至于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输注不提倡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

由于胰岛素为多肽结构,易受理化因素影响,与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且输液瓶材质可能会对胰岛素造成吸附作用,进入人体的胰岛素实际用量会减少。

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葡萄糖的过多摄入,可以选择果糖、木糖醇等非葡萄糖输液作为溶媒。但是,因这类输液存在价格较贵,且与很多药物都有配伍禁忌,不是药品说明书常规推荐溶媒,因此临床目前较少使用。且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糖的代谢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果糖代谢的产物为乳酸,过量使用有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乳酸性酸中毒,因此并不适用于肠外营养中的能量供应。

糖尿病的认识误区

糖尿病是慢性病的主要人群,吃糖多会得糖尿病吗?降糖越低越好吗?

 一、吃糖会得糖尿病吗?

这是误区,吃糖本身不会直接就引发糖尿病,我们不能把吃糖等于糖尿病,不能划等号。但是吃糖多了,毕竟不是件值得提倡的事。因为糖是含能量的,我能量消耗没那么大,但是吃糖吃的很多,于是这些能量就会在体内催肥。

正常吃进糖分,血糖开始升高。人体就分泌胰岛素出来去降血糖。正常人分泌一定量就可以把血糖降下来。肥胖的人分泌出胰岛素不发挥作用,它的敏感性差了。他可能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出来,才能把这点糖降下来,这种现象叫胰岛素抵抗。如果伴有比较重的胰岛素抵抗,最后就会发生糖尿病。这是糖引发肥胖造成一系列的结果。

有人说我只要不吃糖,我就不会得糖尿病。这个想法也不对。因为你不吃糖不代表你不会胖。

二、血糖越低越好吗?

一般在没有高血糖的正常情况,一个人轻易不会发生低血糖。有糖尿病的朋友,他血糖比较脆弱,波动很大,上下起伏很大,这样反而容易出现低血糖。有人认为血糖高了,降的越低越好,大错特错!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还要大很多。

大家永远记住这个概念:低血糖的危害超过高血糖。到50毫克/分升以下,这个血糖就很低了。晕倒是小事,最要命的最后可能出现死人!

鼓励糖尿病人兜里带上水果糖、巧克力、甜水,特别是运动的时候,以防不时之需。一旦要晕倒了,赶紧吃糖喝糖水吃巧克力,这个时候吃馒头来不及。

糖尿病的治疗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国糖尿病发病人群急速增长。目前全国共有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患病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继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生命的“第三号杀手”。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造成的。以往认为,胰岛功能一旦受损就很难恢复,因此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近年研究发现,早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可能使胰岛功能恢复。

早期使用胰岛素,不仅可迅速解除糖毒性和脂毒性对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作用,同时也可让未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充分休息,使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以修复并恢复功能。

以色列的科学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首先在临床研究中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2周后,多数患者胰岛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随后1~2年内不需要任何药物就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证实胰岛细胞功能在2型糖尿病早期是可逆的。

因而,目前我们虽然不能把“糖尿病的帽子”扔到太平洋中,永不再见;但至少可以使“糖尿病的帽子”晚戴上几年。那么,哪些患者应该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除了严重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及有严重胰岛素抵抗等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外,空腹血糖超过7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毫摩尔/升,一经确诊,就可及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并辅以饮食和运动疗法,这样可最大程度地保护胰岛功能,使受损伤的胰岛β细胞得以休息并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使糖尿病患者不必终身服药的目的成为可能。

目前我院内分泌科配备多台胰岛素泵,已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近60例,经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约66%的患者获得缓解,不用任何药物就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优质的技术和服务帮助糖尿病患者解除病痛。

糖尿病不仅仅是降低血糖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糖尿病危害性的认识已越来越广,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糖尿病病友把降低血糖的治疗看成了糖尿病治疗的全部,而忽视了调脂、降压、抗血小板等多种综合治疗,这种“血糖中心论”的治疗是要不得的。

许多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人群增加了3~5倍,并且最终导致70% ~80%的糖尿病患者将死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非常常见和严重,但许多患者未意识到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美国调查显示,2000例糖尿病患者中70%完全不知道糖尿病伴发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因而2型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如何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哪?很多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和血脂、血压、吸烟、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而血脂紊乱,高血压、吸烟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血糖的控制,仅仅控制血糖不可能很好的预防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这一糖尿病患者的最大杀手。

因此,必须改变以控制血糖为中心的治疗观念,采取“综合治疗、全面达标”的治疗原则。所谓综合治疗,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驾马车”,即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及自我监测。

全面达标,是指不仅要关注血糖,同时要关注体重、血压、血脂、血粘和胰岛素抵抗等多项指标。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全面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苦瓜、黑木耳降血糖

提起苦瓜这个降糖明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血糖、血脂异常者,我相信你们家餐桌上更是少不了苦瓜。

大家应该知道,糖尿病在中医里叫“消渴”,而中医认为,苦瓜性味苦寒,《救荒本草》等很多古医书中记载苦瓜可“止渴”“主治烦闷、引饮”,所以对消渴之症有很好的疗效。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了,不需要我多说。

基本上,凡是没有脾胃虚寒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我都会建议他们适当吃些苦瓜,既可以凉拌、炒菜、炖煮,还可以把新鲜的苦瓜晒干,研成粉末,每次取5~1o克,温开水冲服代茶饮。有不少患者反馈,坚持一段时间以后,血糖慢慢变得稳定起来,波动越来越小。

至于另一种食物黑木耳,它的降糖效果也是非同一般的,明代大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性甘干,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等作用。”

似乎古代医书中并没有提到它对降血糖有什么功用,但无疑我们一直都肯定它“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的保健功效。而现代西方医学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木耳多糖可以让小白鼠的葡萄糖耐受量和耐受量曲线得到明显改善,还可以减少得了糖尿病的小鼠对水的需求量。所以,对于血糖异常的人来说,黑木耳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的食疗菜谱:1、 蚌肉苦瓜汤

材料:苦瓜250克,蚌肉200克,荷叶10克,盐适量

做法:(1)准备材料先把苦瓜洗干净,去掉瓤,切成段。蚌肉洗净切成薄片。

(2)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先放入荷叶稍煮,然后加入苦瓜,煮3分钟。

(3)等到苦瓜与荷叶八成熟,加盐,捞出荷叶,最后放入蚌肉稍烫即可。

功效:蚌肉苦瓜汤是降血糖的上品。苦瓜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二者合用,特别适合糖尿病且脾胃阴虚有热的人食用。

说明:由于蚌肉和苦瓜都偏寒,所以素来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2、黑木耳炒蛋

材料:木耳1oo克,鸡蛋2个,大葱、盐、生抽适量

做法:(1)准备材料用淘米水提前泡发好木耳,洗净,去蒂,撕成小块。鸡蛋打散,大葱切末。

(2)炒锅放油,烧热以后,下入打散的鸡蛋,成块后盛出。

(3)锅中放油,加入葱末爆香,然后放入木耳翻炒。

(4)木耳快熟时,加入一点水和生抽,汤汁即将收干时放入鸡蛋,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黑木耳炒蛋营养丰富,适合体弱的糖尿病患者补充营养。

说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木耳乃朽木所生,得一阴之气,故有衰精冷肾之害也。”所以,木耳虽然能补胃理气,但如果是严重肾阳虚的糖尿病患者,并不适合多吃黑木耳。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肾病分几期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早期用的分期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目前共分为五期,一期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二期为正常白蛋白尿期,三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四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五期…

    11-20
    17
  •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指的是长期的高血糖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身体的代谢功能紊乱,最终会损害到身体的小血管。糖尿病患者会引起肾小球内有结节性、弥漫性的硬化,造成患者肾脏肾功能衰竭,早期患者出现肾…

    12-26
    14
  • 预防糖尿病足要怎么做

    凡是与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合并感染有关的各种因素就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首先,从生活细节中来保护我们的脚,例如泡脚温度不要过烫、穿宽头软底鞋、走平路等;另外,还可以通过积极…

    11-10
    7
  • 糖尿病足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足也是当代社会比较常见的疾病,患有这类疾病让人非常的痛苦,糖尿病足保守的治疗方法也会有很多,比如可以接受改变足部异常的治疗,改善神经功能,积极地进行一些抗感染的治疗,治疗方法…

    11-29
    18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原因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运动量过大、不适当的食物摄取、过度的饥饿和空腹饮酒。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口服了过量的降糖药物以及过量的使用胰岛素。 糖尿病是一种…

    12-02
    14
  • 糖尿病患者全身疼痛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全身痛是因为神经受到损伤导致的,治疗方面可以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弥可保、依帕司他、α-硫辛酸等。如果疼痛难忍,也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比如甲钴胺、布洛芬等。必要的时候还…

    11-06
    27
  • 儿童糖尿病能活多久

    如果儿童患有糖尿病时积极治疗,人群没有并发症,一般是不会影响患儿寿命,如果不积极配合治疗,而且在饮食上也不注意,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患儿寿命,甚至使患儿只能存活一…

    10-08
    12
  • 糖尿病针灸扎哪些穴位

    糖尿病针灸有很多穴位可以取,中医永远都离不开“辨证论治”。首先,应该确诊患者属于糖尿病的哪个阶段,比如燥热为主的阶段、阴虚燥热的阶段、气阴两虚的阶段、血瘀阻络的阶段、阴阳不足的阶段…

    11-30
    10
  • 糖尿病的特征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是饮水多、排尿多、摄入多,但体重减轻。肥胖以及免疫系统异常,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还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糖尿病患者需要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

    10-22
    17
  •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症状不明显,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异常,当有症状表现时有可能已经到了中晚期,比如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有的患者也可能是因为出现眼睑和下肢水肿来就医,但水肿不是糖尿病肾病…

    11-11
    14
  • 为什么糖尿病人会出现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肝内酮体的产生,已经超过了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情的恶化,胰岛素大量缺乏,会使得血糖和血酮进一步增加。要及时治疗,要住院治疗及…

    11-29
    22
  • 消渴一定是糖尿病吗

    消渴有很多的症状和糖尿病相同,但是消渴并一定就是糖尿病。两者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发病的原因不同,两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也不同,还有就是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会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所…

    11-29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