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怎么回事

丙肝是怎么回事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来的一种病毒性的肝炎,是传染性的疾病。丙肝是通过血液感染,母婴垂直感染,性生活感染等,少数的来,也可以通过密切的接触,包括拥抱,打喷嚏,咳嗽,食物,共用水杯,接吻等情况下存在传播风险。主要的是通过抽血化验丙肝病毒和抗体,肝功能和肝胆的彩超等来进行确诊。
  丙肝病毒引起肝脏的病变,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丙肝病毒感染大多数的能在半年内把丙肝病毒清除掉,出现丙肝抗体阳性。感染丙肝病毒没有及时的清除,病毒会造成慢性的感染,成为慢性的丙型肝炎,甚至出现肝硬化,肝腹水等。丙肝的治疗主要的是一般性的治疗和抗病毒的治疗,保肝的治疗。患者不能喝酒,不能熬夜,少吃辛辣的食物,清淡饮食。

丙肝是怎么回事相关阅读

得了丙肝能活多久

患有丙肝的患者内心中,可能都存在着一份恐慌,认为自己已经命不久矣,都认为丙肝属于不可自愈类的疾病,毕竟丙肝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其实说到底,还是大家对丙肝这类疾病的认知太少了,那么到底得了丙肝能活多久呢?

一、得了丙肝能活多久
  丙肝虽然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但是在患有丙肝的早期,如果发现及时,那么便不会导致丙肝后期恶化。丙肝也并非是绝症,它的治愈率极高,只要患者积极的及时的接受有效的治疗,它的治愈几率是非常高的,也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

二、丙肝治疗误区
  1.盲目使用偏方
  病急乱投医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很多患者在患有丙肝后,都会盲目使用偏方治疗,认为偏方可以治疗大病。这么做不但加重了丙肝的病情,还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
  2.依赖干扰素治疗
  治疗丙肝效果最好的药物便是干扰素,干扰素有着非常强的抗病毒作用,对控制丙肝的病情有着一定的效果,不过干扰素这类药物只可以起到抑制的作用,并不能够完全治疗,药物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干扰素还留有多种副作用反应。

3.治疗拖拉
  丙肝不论急性还是慢性,都是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需要长久的药物治疗,才能够控制丙肝的病情,很多性情急躁的患者可能长久以来就会排斥吃药,选择拖拉治疗,往往导致病情逐渐加重。
  4.盲目进行保肝治疗
  治疗丙肝疾病,并没有所谓的保肝药物治疗,所有治疗丙肝的药物中都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反而那些号称是保肝类的药物,还会在体内堆积毒素,增大肝脏压力。

丙肝能喝酒吗

丙肝相信大家也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是肝炎的一种,它的传染途径是输血、吸毒等,目前中国患有丙肝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个疾病十分的广泛,但是其治愈率却是很小的。因此,丙肝患者一定要积极的医治,另外生活习惯方面也要注意,那么得了丙肝还能喝酒吗?

1、丙肝不能喝酒
  丙肝患者是不可以喝酒的,因为酒中有让大脑兴奋的物质,若是长期饮用,则会导致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到了最后大脑的神经会遭到麻痹。慢慢的丙肝疾病会越来越严重,因此一旦检查出患有丙肝,患者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看见酒最好躲得远远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大意,而促使疾病进一步的发展,到时候后悔莫及。

2、检查肝功时也不能喝酒
  通常人们不会单单查丙肝,多是与其它肝功能一起进行检查,在检查之前注意不能喝酒,做抽血检查,需要空腹,吃饭、喝水都是不可以的,同时注意不能喝药。
  3、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
  若是检查出丙肝病毒后,一定要找到病因,避免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可能许多人并不了解丙肝,原因是这种疾病的隐匿性,让许多人感染了丙肝还不自知。而且长期的丙肝得不到医治,还会出现肝硬化,随之病情会慢慢加重,因此人们对于丙肝一定要引起重视。

最后需要告诫大家的是,即便没有肝病的朋友也应该少喝酒,亦或是不喝酒,喝酒伤肝的道理众人皆知,但是能够做到的相信没有几个,对于丙肝患者患者也是一样,刚开始想要戒酒很难,所以此时需要家人的帮助,要让患者习惯不喝酒,同时也要向其不断的述说喝酒对于肝脏的损害,同时也要提醒患者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丙型肝炎患者延误治疗的原因

丙型肝炎患者为什么没有及时治疗呢?其原因很多。从病人的角度来讲,首先是病人对丙型肝炎的知识了解较少,不知道丙型肝炎应该如何治疗,甚至不知道自己感染了。

有些患者知道丙型肝炎的治疗,但是害怕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敢治疗,或者在治疗期间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治疗;还有些患者有其他疾病,不适合治疗,或者迫于经济及社会的压力,不能承担治疗费用等。

根据台湾的一项调查,在台湾,丙型肝炎的感染率大约为3.3%。但是,只有26%的抗HCV阳性者知道自己存在丙型肝炎的感染,其中只有39%的患者看过医生并接受了医院的诊断与治疗。在台湾,只有7.1%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

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37%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有17.6%因为身体的疾病不适合抗病毒治疗,还有17.6%是没有合格的医疗保险,另外还有11.3%的患者对治疗不了解。

为什么丙肝患者容易得糖尿病

肝脏在血糖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导致慢性肝实质损害的慢性肝病均可影响正常的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约有80%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

近年来有很多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病患者,慢性丙型肝炎及其导致的肝硬化患者较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合并2型糖尿病。

美国的一项多中心9千多人的调查显示,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较无丙型肝炎者增加3.77倍。巴基斯坦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13.7%,而对照人群为4.9%。

为什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更容易得糖尿病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许多研究证实,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的作用下降,被医生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抗性”。

胰岛素不起作用或者作用降低了,当然就会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有医生发现,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一种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的物质增多。大家不要以为这种因子只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近年来发现,这种因子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人们发现,肿瘤坏死因子在体内可以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另外,丙肝病毒常在肝脏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肝和肝脏铁代谢异常。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肝本身就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肝脏铁代谢异常不仅可以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功能,多余的铁沉积在胰岛细胞,也可以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丙肝病毒对糖代谢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有许多研究者发现,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可以阻碍胰岛素对细胞发出糖代谢的信号,使胰岛素作用下降。还有医生发现,丙肝病毒包膜蛋白与胰岛细胞上的一种抗原非常相像,免疫系统与丙肝病毒作战的同时可能也“误伤”了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丙肝病毒还可以在胰腺组织中复制,破坏胰腺中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另外,丙型肝炎患者常需要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糖尿病是干扰素的常见副反应之一;利巴韦林可以导致溶血,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元素,红细胞破坏后常引起血清铁升高,影响糖代谢。多种因素影响了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因此,丙型肝炎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也要从多方位入手。

如何使用达拉他韦治疗丙肝

由于达拉他韦在美国获批较晚,因此2015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和美国感染病学会发布的丙型肝炎管理指南(简称:美国丙肝指南)中尚未对该药的治疗进行推荐。而阿舒瑞韦目前仅在日本上市,因此,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的方案均未出现在欧美的丙型肝炎治疗指南中。达拉他韦和阿舒瑞韦即将在我国上市,并已被我国2015年版《丙肝指南》推荐。

达拉他韦的推荐剂量是60 mg,每日1次口服,空腹或进食对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无明显影响,餐前或餐后服用都可以。达拉他韦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肝损害或肾病患者对达拉他韦代谢的影响不大,因此肝硬化及严重肝损害患者、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均不用调整药物剂量。

在达拉他韦单药Ⅰ期临床研究中,病人耐受性好,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头痛,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在达拉他韦与索菲布韦联合治疗的研究中,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头痛和恶心,少数患者可出现血磷降低和血糖升高。在达拉他韦与阿舒瑞韦联合治疗丙肝病毒感染者的Ⅱ期临床研究中,除头痛外,少数患者发生腹泻和轻度ALT异常。

目前的研究显示,一些抗艾滋病药物与达拉他韦有相互作用,一起服用可以使达拉他韦的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例如:依法韦伦(efavirenz)可能降低达拉他韦的血药浓度,而替诺福韦酯可以使达拉他韦血药浓度升高。替诺福韦酯也是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共感染的患者应避免这两种药物一起使用。

克拉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达比加群酯与达拉他韦一起服用时,也可以升高达拉他韦的血药浓度;但地塞米松、莫达非尼、乙氧萘青霉素和利福喷丁可以降低达拉他韦的血药浓度。

达拉他韦也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血药浓度,影响其他药物的疗效或使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增加。例如:达拉他韦可以增加地高辛和一些他汀类降酯药的血药浓度,使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增加。达拉他韦还与苯妥英、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巴比妥、利福平、利福布汀中草药贯叶连翘有可能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达拉他韦治疗前应该咨询医生,避免与这些有相互作用的药物一起服用。美沙酮和丁丙诺啡与达拉他韦无明显相互作用,使用美沙酮和丁丙诺啡等药物的吸毒者在达拉他韦治疗时,无须调整药物剂量。

(0)

相关推荐

  • 丙肝抗体是怎么回事

    丙肝这种疾病的出现,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伤害,是非常大的。患上丙肝的话,患者首先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已确定丙肝抗体是否属于阳性。如果属于阳性的话,那么就需要进行科学的治疗了,千万不…

    08-15
    12
  • 丙肝是什么

    丙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因为它具备着一定的隐藏性,所以说症状并不明显,这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所引发的传染疾病,在生活中需要做好预防,尽量减少抽烟喝酒,另外也应该避免辛辣的饮食…

    08-26
    16
  • 定期检查丙肝的原因

    丙肝病人定期检查与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相关,丙肝病毒的感染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感染,它是一个慢性侵蚀肝脏的过程,它不像乙肝、甲肝或戊肝病毒,肝功的改变非常明显,转氨酶升得很高,病人也会感…

    11-27
    14
  • 丙肝怎么治疗最好

    丙肝怎么治疗最好: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来的传染病。丙肝分为急性的丙型肝炎和慢性的丙型肝炎,急性的丙肝是有治愈的可能性。丙肝的治疗是需要到医院里抽血化验肝功能,丙肝病毒的含…

    09-09
    15
  • 丙肝为什么会自愈

    大概有15%~40%的急性丙肝患者可以自愈,这和自身的免疫状态有关系。如果能避免其他损伤肝脏的疾病、小心药物和酒精、学会放松、合理饮食等,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自动清除入侵身体的病毒、…

    08-15
    13
  • 丙肝会传染吗

    丙肝会传染吗:   丙肝会传染。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丙肝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第一种传播途径是血行传播。比如过去不规范的献血可能会造成感染。在80年代前,很多人并不认识丙型肝炎…

    11-05
    8
  • 病毒性肝炎怎么传染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根据肝炎类型的不同,传染方式也不相同。甲肝与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染,而乙肝则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血液及性接触传播。丙肝则主要是通过血液、性行为及母…

    08-27
    11
  • 治疗丙肝要多少钱

    丙肝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炎疾病,这种疾病对健康得危害很大,病情进一步加重后,有可能会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所以需要及时治疗。一般患有丙肝后,患者会对治疗的费用比较关…

    12-21
    13
  • 丙型肝炎最终“走向何方”

    丙型肝炎最终“走向何方”与许多因素有关,感染的年龄和性别可影响丙型肝炎的预后。40岁以下人群及女性感染丙肝病毒后自发性病毒清除率较高;40岁以上人群和男性感染者病毒不容易消除,并易…

    08-19
    14
  • 丙肝是怎么传染的

    丙肝多数是由于血液的接触而被传染上的,这种病毒基本上都是血液所传染,丙肝的传播途径是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及黏膜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其他途径传播。共用剃须刀,牙刷,纹…

    11-08
    9
  • 丙肝患者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丙肝如不及时医治,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及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所以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以清淡为主,小心药物和病毒,注意低糖低脂饮食,戒烟酒,保证…

    12-01
    12
  • 丙肝是什么回事

    首先,丙型肝炎可以通过输血以及血制品来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比较常见;其次,丙型肝炎可以通过注射针刺、器官移植以及血液透析等等方式进行传播;再者,生活密切接触以及性传播也是一种方式…

    11-26
    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