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消极情绪的心理自我疗法

研究证实,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当你情绪低落时,不妨劝慰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行为反应,它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是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内驱力,可以使人积极向上。消极的情绪(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等)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引起人行动迟钝、精神疲惫或进取心丧失,严重时会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下降、意识范围变窄及正常行为瓦解,从而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危害。那么,应如何走出消极情绪的泥沼呢?

1.自我暗示法:研究证实,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当你情绪低落时,不妨劝慰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自我暗示法对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口吃、厌食、心动过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积极正确的自我暗示法,通过调节人的神经和内分泌,可以促进大脑中有益激素的分泌,增强人的身体健康。而不良的自我暗示法,不仅不能医治疾病,反而会使受暗示者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出现幻听、幻觉和幻视。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运用积极、恰当的心理暗示,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良性改变,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转移法:所谓转移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思想和行为转移到其它方面。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忆喜忘忧:把令你高兴的事一条条地列在一张纸上,并且边写边尽力地反复想像,让自己沉醉于当时的愉快情景之中。这样便会使你乐而忘忧,感到前途依然是光明的。

听音乐:当消极情绪出现时,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在美妙的旋律中让心情得以放松,变得舒畅起来。

投己所好:当某件事一直萦绕在头脑里而影响情绪时,不妨先暂时把它放下,做一些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以忘掉那些烦心事。

积极工作:压抑会产生厌倦、懒惰的行为。越是懒于做事的人,越容易出现心理危机。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序,勤奋地工作或学习,就不会有时间再去考虑那些令人心烦的事了。而且,当你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后,心里也会踏实许多。

睡觉:有些人心烦时,往往以“一醉解千愁”的方式来应对,其结果非但不能解愁,而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其实,醉酒只会伤身,别无它益。在心烦的时候,倒不如“一睡解千愁”,因为充足的睡眠可令人精神振奋。

3.控制愤怒的情绪:为了消除或缓冲愤怒对人体的危害,应当控制愤怒情绪的发生:

躲避刺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都可以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假如能想方设法地躲开各种不良的刺激,便可以避免矛盾激化,消除愤怒的情绪。

转移刺激:人在发怒时,大脑皮层有一个较强烈的兴奋灶在起作用,使怒火越烧越旺。如果这时能转移一下目标,即在大脑皮层建立另一个兴奋灶,则可减弱或抵消原兴奋灶的作用。

疏泄怒气:一旦感到愤怒,可将心中的不满或意见坦率地讲出来,以宣泄内心的愤怒。

自我解脱:当怒火焚烧时,可采取制怒术,使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在发怒前,最好先扪心自问:发怒有无道理?发怒后有何后果?有无其它方式可以替代发怒?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变得冷静起来。

4.冷静分析法:遇到挫折后要进行冷静的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各方面找出自己受挫的原因,然后再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要正确面对社会现实: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要正确看待自己:遇到挫折,应先从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应该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只有这样,人的心理才不会出现失衡的现象,也不会产生那种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自我鼓励:要有辨证的挫折观,要学会激励自己。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自古雄才多磨难”,重要的是如何战胜挫折,并勇敢地从逆境中走出来。

5.自我发泄: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发泄,切忌把不良的情绪隐藏于心底。当受到挫折或心中郁闷时,你可以到野外或在不妨害社会和他人的场所尽情地大喊大叫或大哭大笑,还可以找一些事物作为自己发泄的对象,如:把布人当成自己不满的对象来拳打脚踢等。其它的宣泄方式还包括谈心、写日记等。

6.自我美化:自我美化是指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自我美化往往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向下的社会比较:当你为了弄清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位置,而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又落空时,如果与比自己强的(向上的)人做比较就可能会极大地挫伤自己的自尊心。而如果你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就可以避免自己的自信心降低和妒忌心增强。

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己的自尊心时,你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如:当比赛失败时,你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一次不公平的竞争。”

缺陷补偿:人们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便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的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如:一个恋爱不成功者可以这样认为:“工作对我来说比恋爱更重要。”缺陷补偿可以增强人们在困境中的信心和“优势”,有助于人们顺利地度过困境。

自我照顾归因:归因是指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这种方法是通过强调人们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推卸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如:可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等。

走出消极情绪的心理自我疗法相关阅读

(0)

相关推荐

  • 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

    一般而言,心理咨询会进行8-10次。通常是每周固定时间咨询1-2次,每次40min-60min,通常整个周期在1-2个月。 当然也有只进行一次的短期咨询,或者每周准点报道的长期咨询…

    11-15
    13
  • 信息成瘾检查方法有哪些

    从事与信息关联密切的人员最容易患“信息成瘾”。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

    11-13
    12
  • 偏执状态患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对于偏执状态患者的预防,我们要及时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偏执状态患者的复发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一般都能防止复发,常见的复发先兆为:病人无原因出现睡眠不…

    12-05
    18
  • 病理性赘述治疗期间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病理性赘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主要见于癫痫及其他器质性脑损害患者,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该症状的出现不但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侵害,同时还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对于病理性赘…

    12-04
    11
  • 身体变形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BDD(躯体变形障碍)相当常见且往往很严重,它是一种公认的关于体象的心理障碍。BDD患者会产生一种痛苦的、具有损害性的过分关注观念,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外貌存在着知觉缺陷。BDD患者…

    11-15
    19
  • 断毛癖的食疗方法

    断毛癖是一种心理疾病,因此,它的关键且主要疗法则要以心理疗法为主,但是注意平常的饮食调节则会帮助您更快的恢复健康,并且食疗法没有任何副作用,是最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希望广大强迫症患…

    11-14
    12
  • 心理不正常才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不断地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心理咨询是针对有问题的人,是治病,所以总是聚焦在问题和疾病上。”其实做心理咨询就像感冒了去看医生一样那么普通。人感冒了发烧、头痛、咽喉痛,“心理”同样也会“…

    12-03
    16
  • 偏执状态是如何引起的

    偏执状态和偏执性精神病(paranoid;psychosis)有学者认为是同义语。但也有学者认为偏执状态以突出偏执妄想而无幻觉为特点,其临床表现与偏执狂有近似之处,但妄想结构没有偏…

    12-20
    8
  • 思维破裂的预防

    思维联想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其具体表现又是多种多样的,具有思维联想障碍的病人,恪守荒谬离奇的思维联想障碍症状支配而做出各种与环境不配合的动作、行为,有时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11-14
    15
  • 走出消极情绪的心理自我疗法

    研究证实,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当你情绪低落时,不妨劝慰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

    11-15
    12
  • 情感高涨患者的自我检查

    躁狂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特别是兴奋、情感高涨、言语动作增多。轻躁狂时精神活动较完整和统一,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大方、有礼貌、能力增强,甚至因此而被重用。躁狂较重时,将出现行为紊乱、无法…

    12-04
    12
  • 喃喃重复自语的检查方法

    词语性自动症为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一种。喃喃自语、背诵或伴叫声或笑声,常见重复词组或语句。疾病原因可能是颞叶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痫性放电通常起源于努叶或也叶内侧,额可起源于其他部位,…

    12-08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