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病情,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小细胞肺癌在作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而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脑转移发生率高达80%。肺癌脑转移的患者认为癌症到了晚期,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办法治疗,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继续锻炼,通过辩证治疗,也有长期存活的患者。
肺癌脑转移怎么处理相关阅读
全面认识,诊断肺癌
肺癌分四期
准确的临床分期有助于医生为肺癌病人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使那些已有远处转移、不应该做手术的肺癌病人避免承受开胸手术之苦,使那些原本并没有转移的肺癌病人得到及时科学的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我们把肺癌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而I-III期肺癌又分别再分为Ia期、Ib期、IIa期、IIb期、IIIa期和IIIb期。
TNM分期
肺癌最常用的临床分期方法是采用国际通用的TNM分期(T:代表原发肿瘤大小,N:代表淋巴结转移,M:代表远处转移):
肺癌临床分期检查包括了胸部CT扫描和纤维支气管镜,是作为肿瘤T分期最常用的手段,对于未能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肺内结节,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非常必要的手段;电视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有独特优势。颅脑核磁共振、腹部超声或CT和全身骨扫描检查是排除肺外转移最常用的手段。
目前这些肺癌临床分期检查已经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华医学会编制的肺癌临床诊疗常规检查项目,并且进入国家和各省市医保报销目录。如果你的主管医生没有安排这些分期检查直接就计划安排手术,我建议您立即转院治疗!因为如果这位医生连手术前的分期检查都不规范,手术是否清扫纵隔淋巴结和术后的辅助治疗可能也不规范!
电视纵隔镜
近年来开展的电视纵隔镜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有接近30%~50%的胸部CT提示纵隔淋巴结转移都是假阳性,随着PET、PET-CT和SPECT的应用,电视纵隔镜的开展和肺癌手术常规进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我们也发现有接近50%的胸部CT报告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假阳性,根本就没有转移。国外肺癌手术前都是常规行电视纵隔镜检查,我国只是在一些大的大学肺癌中心和少数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展。
分期检查新技术
近年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PET-CT)检查、超声内镜引导下食管镜细针穿刺活检(EUS-FNA)、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镜活检(EBUS-TBNA)和磁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使肺癌治疗前纵隔淋巴结临床分期更加趋于准确。特别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PET-CT)检查,可以改变传统的临床分期,使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使患者更加受益。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将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早期肺癌的蛛丝马迹
肺癌早期常常因病灶小(约有1.5%的病人在X线胸片或胸部CT片上找不到病灶),或肿瘤所在部位对周围肺组织影响不大,约有6%的病人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有时X线胸片上发现病变,或痰细胞学检查阳性时,仍然没有什么症状。肺癌的症状和体征与肿块发生的部位、大小和病理类型及肺癌产生的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包括激素、抗原、酶等的不同,以及病人对癌肿的反应程度。
什么是肺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技术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肺癌微创物理靶向治疗新技术。
射频消融技术是应用消融电极,在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或在术中将射频电极放入实体肿瘤组织,在消融电极针前端伸展出9个锚形细电极丝,插入到肿瘤组织中,通过射频输出,使病变区组织细胞离子震荡摩擦产生热量,局部温度达90℃以上,通过加热的温度来杀灭肿瘤组织病变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组织,同时实时调节监控温度,从而达到局部消除肿瘤组织的目的,最后将穿刺针道加热消融,以防肿瘤种植。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适应症为:
1、有外科手术指征,但病人拒绝手术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患者;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和高龄肺癌患者;
2、肺癌开胸手术探查的补救治疗措施。
3、局部晚期和肺转移癌患者的减瘤治疗,为综合治疗提供条件。
实施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的途径有开胸手术、经胸腔镜以及CT引导下穿刺等几种。开胸手术时发现肿瘤不能切除部分病例可于手术中进行肿瘤射频消融作为补救措施。另外射频消融还可以在胸腔镜观察下通过胸壁穿刺置入射频针进行。最精确、最微创的方法为CT引导下局麻穿刺进行射频消融。在肺膨胀的情况下置入射频针,将射频电极打开后进行CT计算机扫描可精确观察电极在肿瘤内的分布、位置,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再进行消融治疗,能保证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射频消融治疗作为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之一的射频消融手术应与分子靶向药物、化疗药物和放疗等治疗手段和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疗。
肺炎性假瘤-肺癌
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IP),又称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或增生(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proliferation, IMT/IMP)是一种病因不清的良性病变,常在肺内形成包块。临床上炎性假瘤男女均可发生,但多见于中年男性,而支气管的IP则多见于青少年和小于30岁年轻人。近一半的病人无症状。通常右肺多见。X线表现为孤立的、界限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或分叶状结节,部分结节周围有“毛刺”,而误诊为肺癌。较大者肿块界限不清,偶见钙化或空洞形成。
大体表现:肺内境界不清的肿块,实性结节状,位于肺周边实质内,也可见于气管或大支气管内,有的可占据整个肺叶,有时可扩展至纵隔、胸内筋膜或横膈。类似病变也有发生在叶间裂者。切面灰白色。
镜下表现:基本病理改变是多种细胞成分形成的肉芽肿性病变。实性包块,肺之基本结构消失,在包块的边缘部分见病变向邻近的肺实质的间质扩展,使有些肺泡或细支气管散在其中;肺泡上皮增生明显,肺泡间隔内由成团成片的来源不明的肿瘤细胞(梭形细胞为主)占据,导致肺泡间隔增厚。瘤细胞可有异型性、分裂像。可见泡沫细胞聚集。间质可见增生、透明性变,其中的肿瘤细胞表现呈“浸润性”生长。病灶中有程度不等的炎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泡沫细胞等。
IP是反应性病变还是瘤性病变尚无确切定论。国外对IP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时发现有基因的移位和缺失,提示IP可能是肿瘤性病变,但因研究例数有限,有待进一步工作。此瘤的生物学行为为良性,一般预后良好,手术切除即治愈,如切除不完全亦可继续增大。有报道病史长者可以恶变。
鉴别诊断:炎性假瘤不论临床还是病理都容易误诊为肺癌。组织学上需要与细支气管肺泡癌鉴别,主要鉴别点如下:(1)炎性假瘤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局部显著,后者肺泡上皮细胞增生比较弥漫;(2)而且肺泡癌的细胞的异型性较炎性假瘤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3)炎性假瘤中常见大量泡沫细胞聚集,而细支气管肺泡癌中少见。(4)若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细胞丰富并且明显异型,核分裂像>3/50HP,出现凝固性坏死及异型巨细胞或有明确的局部病灶血管的侵犯,则考虑为炎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治疗肺癌的中药有哪些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然后到达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
树舌是根能舔掉肿瘤的“舌头”,长于杨树、桦树、柳树等阔叶树之上,是灵芝的近亲,药用价值却比灵芝更为尊贵,在医学界奉为珍宝!它不但具有抗癌、止痛、清热、化积、止血、化痰、消炎解毒等功效,还具有保肝、提高免疫力、抗菌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可用于治疗食道癌、肺癌等,对多种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个药用价值较高的真菌!
张文彭主任为大家调配了一种茶饮,它可以在预防肿瘤的同时,助你改善睡眠,而且中医文献记载这几种药材搭配使用还可以美容养颜、延年益寿!
主要成分:树舌清热解毒、化积化痰、止痛止血;马勃清热、利咽;灵芝补气安神。
在三种妇科癌症卵巢癌、子宫癌、乳腺癌中,生存期最短的是卵巢癌!卵巢癌中以上皮癌最多见,死亡率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多发于35岁以上女性。
针对这种纠缠着女性生命安全的死亡之手,桑黄是药用真菌中抗击效果最好的!桑黄的抗癌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免疫力,诱导癌细胞自行死亡,以及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桑黄对于预防癌症复发也有一定的效果。
“木蹄层孔菌”,外表酷似马蹄。它有很强的抑制肿瘤功效,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高达80%!可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它是一味可药用、有消积化瘀作用的药用真菌。
有关研究工作证明:木蹄层孔菌不仅仅是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它还有着很好的抗炎作用,而且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三管齐下!
对于胃癌患者,中医治疗的原则是: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化痰软坚、散结、健脾益气。早期患者以祛邪为主,同时兼以扶正;中期患者祛邪扶正兼顾;晚期患者身体极度虚弱,就要以扶正为主。早期患者用木蹄配以疏肝理气中药来调理,可以缩小肿瘤;中晚期患者则可以延长生命。
肺部结节是肺癌征兆吗
约有1/3以上的肺癌患者无任何明显的早期症状,只有胸部CT才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查出肺部有小结节,那么面对检查报告单上的“结节”到底应该怎么办?它离肿瘤到底有多远?
肺部结节和肺癌的关系
最近这些年,随着大家在健康体检当中,应用CT拍胸片越来越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它了,实际上,我们说的这个肺部的结节,它是影像学上,一个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阴影,这个阴影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
对于这样一个阴影,在还不能明确诊断它是某一种疾病的时候,大家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叫结节,当然它有一个界限,一般我们说它的直径小于3公分的我们把它称为结节,如果直径大于3公分的话,那我们就把它称为肿块了,就不叫结节了,那就叫肺部肿块了,现在我们做CT片子检查的时候,大约会有6%左右的人发现在肺部有一个单发的,或者有多发的结节,那么即使是一个普通的X线的胸片或者胸透,这种肺部结节的检出率,也会达到200分之1左右。
对于结节,中西医的认知有什么不同
当肺部结节较小的时候,西医一般都很难确定直接切除掉,因为最开始毕竟没有定性,也不确定,而要是直接手术,万一是良性的,对身体就造成了破坏,一般会选择先观察。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对肺部结节与肺癌这种肺部有形结块类疾病称其为“肺积”。
肺结节的分类
根据结节的密度分为三类: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
? 纯磨玻璃结节:通俗的讲就是在薄层CT扫描上结节像磨砂玻璃一样,云雾状影子。
?混合磨玻璃结节:就像一个荷包蛋,其中实性的成分是蛋黄,磨玻璃的部分是蛋清。
?实性结节:就像是去掉蛋清后的蛋黄,是一个密度较高的结节。
磨玻璃结节从最初的“纯”发展到后来的“实”,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当纯的磨玻璃结节小于1cm时,密度很低、很纯、边界比较清楚,这个时候多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大多数为腺瘤样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极个别可能是微浸润腺癌,转移的风险较小。
当纯的磨玻璃结节逐渐长大,大于1cm,实性成分增加,变的不那么纯了就成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就可能变成为恶性,尤其是当它出现了分叶、毛刺、中间有空泡、胸膜凹陷、血管聚集等征象时就更可能是恶性了。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大多为浸润性腺癌,转移的可能性很大。这三种肺内小结节,恶性程度概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混合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