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脾胃虚弱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虚弱含义比较笼统,包含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胃虚寒等中医症候。
其中脾气虚是脾胃虚弱的基本类型,脾气虚指脾气不足,失于健运所表现的证候,病程较长。比如泄泻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没有臭味,夹有不消化的食物,食后易泻,吃多了也会出现腹胀,大便多,食欲不振,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四肢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等。

女性脾胃虚弱的症状有哪些相关阅读

脾虚如何调理

脾虚如何调理:
  脾虚有很多症状,常见的症状有神疲乏力,少食懒言,便溏腹泻。脾虚患者可以通过服药的方法来治疗脾虚,常见的药物包括党参、黄芪、山药,这些药物都可以补益脾气,治疗脾虚症状。
  脾虚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来治疗脾虚,比如选用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进行针灸来治疗脾虚。脾虚患者还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来治疗脾虚,艾灸的穴位可以选取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总之,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脾虚非常有效。

脾虚饮食禁忌

脾虚饮食禁忌:
  脾虚的病人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餐后的饱胀不适以及大便的溏薄,甚至舌苔胖、舌苔厚。这时病人要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包括黄芪、党参,可以放在粥当中,或者熬制成药膳粥,都能够达到健脾的目的。脾胃最怕寒凉,病人要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以防对脾气虚造成影响。脾虚的病人不能吃一些辛辣煎烤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导致脾胃的功能逐渐的衰弱。脾气虚的人更要注意情绪的调节,脾虚是受肝气的影响,如果肝气越旺,脾气就会越虚,这样脾的运化功能会逐渐的减弱。
  所以,病人调整好的情绪,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情绪激动,以防对脾虚造成进一步的影响,而脾虚的病人还要注意生活的调理,包括睡眠。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的人,睡眠肯定不好;而睡眠不好的时候,脾胃功能会更弱。综上所述,脾虚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调理很重要,但是在生活以及情绪方面调理也尤其重要。

脸色暗黄如何调理

脸色暗黄如何调理:
面色暗说明人没有光泽,偏黄说明脾虚。临床调理主要分两部分:暗黄兼白是肺气、脾气都虚,要健脾补肺,同时服用健脾的药和补肺气的药;
另一种情况是部分患者面色黄而带黑,黑说明肾气不足,黄是脾气虚,暗也是人体的光泽不够,这时要用一些健脾益肾的药物。一般面色暗黄患者都比较郁闷,内心有忧愁思虑的事压抑人体的阳气不能通达,这类患者要多运动、性格要开朗、跟人多接触,人体变得豁达以后,阳气很容易通透,气色也可以很快的调整起来。但整体来讲,面色偏暗、偏黄的患者治疗的过程要长一些,因为这个病的病程较长,在体内积累的时间长,而人体阳气的振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疏透宣透的时效,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治疗作用。

(0)

相关推荐

  • 脾胃湿气重吃什么药

    中医不讲湿气只讲湿,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所以这个问题问脾胃湿重吃什么药更为合适。由于什么样的原因引起来的脾胃湿重,是用药的关键所在,根据辨证的不同,选用的药物也是不同的,因为脾胃虚重…

    12-10
    13
  • 脾胃虚寒怎么办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症状,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也有认为是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所致,多见纳呆腹胀、脘腹痛、喜温喜按、…

    11-27
    22
  • 脾胃虚寒怎么办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症状,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也有认为是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所致,多见纳呆腹胀、脘腹痛、喜温喜按、…

    12-10
    14
  • 脾胃虚寒症状

    脾胃虚寒症状: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湿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12-09
    12
  • 脾胃虚弱症状

    脾胃虚弱症状:   脾胃虚弱的常见的症状:病程较长,泄泻时,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

    11-12
    13
  • 调理脾胃中药

    调理脾胃中药:   调理脾胃的中药。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痛,重按痛增为辨…

    12-05
    21
  • 脾胃不好症状

    脾胃不好症状:   脾胃不好,可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 …

    12-09
    19
  • 脾胃湿热怎么办

    脾胃湿热总的治疗原则,从中医角度,就是健脾和胃,清热化湿。可以用清中汤,清热燥湿,和胃降腻,和胃止痛。可以吃一些清化中焦湿热,药食同源的食物,或者代茶饮,比如薏米、绿豆、赤小豆、白…

    12-10
    13
  • 脾胃不和的症状有什么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不和的症状表现为运化和受纳功能不协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营养精微物质需要清气上升,胃的通降功能够使浊气下降。如果脾胃不和,就会出现饮食不消化、胃脘胀满、大…

    12-10
    12
  • 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首先要通过辨证施治,脾胃虚弱,为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主要的方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的中药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焦山楂、焦神曲、…

    11-14
    15
  • 怎么养胃

    怎么养胃:   如何养胃?养胃的食物有很多,比如米类:粳米,又名大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消烦止渴,止泻止痢。菌类:蘑菇甘、平,入胃、肺经,有健脾开胃的功效。还有蔬菜类,同样具…

    11-12
    17
  •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的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许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或天气一变冷,气温下降,胃就痛,腹泻等。…

    12-09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