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吃什么好:
心脏病涵盖的范围很广,有很多种的心脏疾病,比如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肌缺血性心脏病、各种类型心律失常、还有先天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等。不管是哪一类型心脏病,在饮食上注意不能增加心脏负荷,也不能有引起心脏病不利影响因素。总的来说,所有心脏病患者都应该清淡饮食,尤其是应该限制盐摄入量。如果食盐摄入量增加,就会引起血容量增加,会增加心脏负荷,有可能会诱发心衰。
心脏病患者还应该注意水摄入量,即便在患有某些疾病情况下,输液时候应该控制液体数量,以防止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者加重心力衰竭。心脏病患者在饮食上饮食量也是需要控制,避免暴饮暴食,而且进餐要有规律,毕竟暴饮暴食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对于心肌病还应该多吃一些优质蛋白食物,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还要避免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干扰脂质代谢,导致胆固醇升高,引起或者加重动脉硬化。应该杜绝烟酒,在现代研究已经证明烟酒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有益地方,而且即使少量烟酒都会造成心肌损伤。
心脏病人吃什么好相关阅读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一定不能忽视——关注女性心脏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心血管病扔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众所周知,男性和女性均会患心脏病,但二者的表现可能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女性出现哪些症状的时候不能忽视呢,哪些症状是心脏病发作的表现呢?
1、疲劳感和全身乏力
疲劳、全身乏力,出现像流感一样的症状,是女性患有心脏病前几周内会出现的现象。在心脏病发作的前几天中,会有更疲惫、乏力的感觉出现。
2、疼痛
背部、肩膀、脖颈以及下巴位置出现轻微疼痛。
3、出汗
有出汗,往往是汗流浃背的现象,同时脸色苍白或是灰色。
4、恶心、想吐
女性在心脏病发作的时候,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并且感觉自己快要昏倒了。
5、上气不接下气
有超过一半的女性心脏病患者表示,在心脏病发病的时候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并且想要说话也非常困难。
6、失眠
在心脏病发作前1个月,有将近一半的女性出现了失眠的情况,特别是冠心病患者更是如此。
7、焦虑
在心脏病发作之前,许多的女性朋友都会感到大难临头,甚至会感觉自己要死掉了,非常焦虑不安,非常难受。
上述这些症状都是身体对自己发出的一种警告意识,所以千万不能够忽视这种感觉。如几天之内反复出现这些行为,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损害。
吃出“心”健康
所谓“民以食为天”,“吃”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不健康的吃”则潜藏着心血管危机。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与饮食不均衡有密切关系,如饮食过于油腻导致血脂升高,维生素不全面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损伤,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大大增加。
那么,如何调配营养均衡能吃出心脏健康?
豆类富含叶酸和维生素,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辅助保护血管。每天将50g豆类代替部分主食,能显著降低血压、控制餐后血糖,调节三高,降低坏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燕麦红豆三宝粥的制作方法:准备糙米、燕麦、红豆各100g;完全浸泡洗净的红豆,在冰箱里泡一夜,取出后连同浸泡红豆的水一起倒入锅中;将燕麦放入冰箱浸泡一夜,连水加入锅中,再放入洗过的糙米;将水量补充到1200毫升,煮到粘稠状就可以了;食用前,撒上少许炒香的熟芝麻和葡萄干即可。可以每天食用。
临床上血脂升高,最主要的是强调坏胆固醇,它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第一个最大的元凶,但甘油三酯是助纣为虐的帮凶。甘油三酯漂浮在血管中,很容易促进形成新的动脉粥样硬化。
绝大多数植物油、动物油都是三酰甘油,进入人体后即为甘油三酯,和身上的肥肉是同一类化合物!吃多了都有升高甘油三酯的风险。馒头等精白淀粉类食物,在餐后血糖升高时,都会有机合成甘油三酯。营养学家做了试验,在血糖升得高时,甘油三酯也会升高,损伤心血管,特别是肚子比较大的人,血糖控制能力差,餐后血脂的升高更为明显。特别酥的食物一般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很多中老年人喜欢购买高纤维无糖饼干等食物,虽然口感不错,也没有糖,但是油很多,隐藏了大量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亚麻籽油是一种特殊的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用油”,有“液体黄金”之称,且不宜高温烹调。国际医学界、营养学界公认亚麻籽油有预防心脑血管病、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
其Ω-3含量高达56%以上,能降低25%的高胆固醇及65%的三酸甘油脂,并将多余的坏胆固醇排出体外,从根本上预防血管病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25-30g油。选油壶时,尽量选用油壶嘴细,壶身有刻度的油壶,以控制倒油量。同时,也可以更换烹调方法,如:蒸煮+凉拌+炒菜。
苜蓿又名草头、金花菜,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矿物质,又富含苜蓿皂甙,可以辅助调节血脂。它的嫩尖可以吃,是江浙地区春季必吃的食材,但有个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方法,就是自己种。先用清水浸泡种子4个小时,在花盆里铺好泥土,用少许水浸湿土壤;用手划出种植的位置,均匀撒上种子,覆盖浅浅的一层细土;土壤干燥时,适当浇水,两周左右的时间,苜蓿菜就长高了。
鸡蛋不仅营养丰富,还富含卵磷脂,辅助调节血脂,其蛋黄又含有叶黄素、玉米黄素,也能辅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每天吃一个煮鸡蛋,可以辅助调节血脂。人体实验证明,一天吃3个全鸡蛋,并不会增加坏胆固醇,也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一般煮3分钟,焖2分钟即可。鸡蛋以蛋黄成固体,没有流汤,也没有出现硫化物为好。
与心相关的经络受寒受湿,也会连累心脏
我们知道心为身体的君主之官,统领全局,心与各个脏腑之间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心有病,其他脏腑不能安然无恙、各司其职。同样,其他脏腑因为某些原因机能变差,也会危及心脏,身体其他脏腑对应的经络也是如此,都与心息息相关。
我曾给大家说过,人生病主要有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风、寒、暑、湿、燥,其中,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现代人普遍是身体寒和湿比较严重。如小肠经的受寒会引起心慌,胸闷;膀胱经受寒受湿会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心包经受寒湿会引起心悸和早搏。
我的师傅曾经给我讲过这样的一个医案,三十多年前一个患者找到我师父,他经常心脏不舒服,动不动就心悸、失眠,总是感觉胸口堵着一块大石头,去别处求医都当做心脏病来治,吃了很多强心补心,活血化瘀的药,效果一直不太好,病情总是经常反复,后来找到我师父,我师父看他面色发青,舌头胖大,齿痕很严重,就问他是不是夏天病会好点,冬天更重,前胸后背都像被勒住似得,经常透不过气。
病人很奇怪我师父是怎么知道这样具体的,他说他一着凉、身体稍微累点病情就更严重,有的时候必须用手按着才会感觉舒服点。到夏天的时候是会好很多。我师父告诉他,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心脏的问题,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受了寒,没有驱寒,寒邪进入经络,再加上他本身湿气也比较重,寒湿从经络窜到心脏,就出现了这样的症状。久病为虚,所以他现在胸背部才会按压胸背才会更舒服。
他回想起一年冬天出门遇到风雪天,衣服少又没带帽子,回来后就大病一场,当时由于一些原因,没有休息好就下床干活,从那以后身体就开始虚弱,慢慢的就有了心脏问题。后来我师父给他艾灸了两周,以培补他身体的元气,祛除寒湿,让阳气升起来,然后看到身体状况稍好的时候,就开始在他的背部和手臂内侧刮痧,当时刮出了一层一层特别重的黑紫痧,然后给他开了一些驱寒祛湿的药,后来他的身体就慢慢好了。
职场压力对心脏的杀伤力有多大
众所周知,身在职场的人们,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承受着来自生活以及工作的巨大压力,而调查发现,男性作为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所承受的压力比女性更甚,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很好的释放,会对心脏造成严重伤害。
每当我接诊到那些满脸倦容的中青年男士时,都会给他们看一张心脏血管的检查片,那是我之前一位病人的病理报告,我常常拿它来警示其他患者。
那张片子上的心脏上,很明显有一条血管已经被完全堵塞了,它下面的分支也就自然而然地干涸了。至于其他血管,我们可能看到血管壁上有很多斑块沉积。有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颗刚刚经历过心肌梗塞的心脏。
这颗看上去疲惫不堪的心脏,大家猜猜它的主人年龄有多大?可能大家会以为这是一颗老人的心脏,但是实际上,拥有这颗心脏的人当时年仅32岁。“这么年轻,心脏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当初当拿到片子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想的。
事实上,早在这个年轻人28岁时,就已经出现了人生中第一次心梗。他中学毕业就自己出去做生意了,白手起家,一切都要靠自己,每天喝酒应酬,熬夜,那都是家常便饭。他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结果,虽然生意上小有成就,心脏却不堪重负了。
他出现第一次心梗之后,去医院做了支架,疏通血管,到我这里我也叮嘱他:“你以后绝对不能再这样透支健康了,心脏的损失是不可逆的。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都要自己想办法化解,也不要思虑过重了,身体垮了要多少钱都没用。”按说这些话都是老生常谈了,道理谁都明白,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啰嗦,虽然知道很多人根本听不进去。
果不其然,几年之后,他在一场饭局中再一次突然心绞痛,朋友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这一次,他的心脏有一支大血管因为血栓脱落堵塞,造成了心肌梗塞,就是一开始我提到的那张片子中的情形。
该怎么说这个年轻人呢?我也知道打拼事业的男人不容易,可是有什么比性命更重要呢?他两次突然心梗都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样频繁地出现心梗,谁能保证以后他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呢?给他装上支架,也只能是暂时救命。谁也不想靠支架活着吧?我们医生只能治病,真正能够救命的,只有你们自己。
所有正在遭遇中年危机的男性朋友、正在为了出人头地拼命打拼的男性朋友,我们必须要给自己的压力寻找合适的宣泄途径了。否则,早晚要有“心病”。
孩子的心在成长,减少声光电刺激
心脏最喜欢的环境是宁静。所以跟古时候的农业社会相比,我们这个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甚嚣尘上的时代,本来就不利于养心。假如我们放任各种现代文明对身心进行刺激,恐怕心脏会不堪重负的。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上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很多需要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的人常常会感到眼睛干涩,这是因为过度用眼,消耗了肝血。看电视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当情节紧张、引人入胜的时候,正如《灵枢》中所说“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动神摇,都会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心脏负担。所以,不管是电视、电脑还是手机、平板,现代人应该有意识地让自己远离这些声光电的刺激。至少,不要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它们的刺激下。
那么,孩子呢?很多家长都知道不要让孩子总看电视、玩电脑,主要是怕影响他们的视力。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电子设施也会给孩子的心脏带来不良影响。和成年人相比,孩子的心脏更加柔软健康,似乎抗击打能力更强。
可是大家别忘了,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他们幼小的心脏还不那么强壮,所以和成人相比,更不应该过多暴露在声光电的刺激之下。假如拗不过孩子要给他们看电视,也尽量避开那些剧情很刺激的片子,比如恐怖片、枪战片等。
很多家长由于不了解这些知识,对于孩子的心脏问题没有加以关注,会让孩子长大以后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而更为可怕的是,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如果母亲所处的环境对心脏不利,那么宝宝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是会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