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说出身体的病

心理疾病未必都表现在情绪上,身体的一些不适很有可能就是心理原因引起的。

我接诊过的几个案例,一些以“抑郁状态”前来就诊的患者有一部分就不是单纯性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多数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一些经过诊断是由于患有颈椎病,从而引起“失眠”,以至于影响情绪被自己和家人误以为是抑郁症。

颈椎对于人们的身体结构来说是很重要的部位,颈椎上托头颅,下连躯体,脊髓在这里穿过,大脑发出的种种神经支配信息,都是从这里输送到全身各躯干,全身也通过这里向大脑发送神经信息。

在颈椎前部,还有血管、呼吸道、食管等复杂的生理器官,是人体劳动强度最大的枢纽关节部位。如果颈椎错位压迫通向大脑的血管,人的身体是很聪明的,血供减少造成大脑缺氧会使人产生嗜睡感,但大脑出于自我保护又发出信号阻止人嗜睡,于是表现出来“失眠”的症状。

长期以往,进而影响情绪,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表现。所以,这类以“失眠”为突出症状表现的患者未必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颈椎的问题一样可以导致类似“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所以,我认为不但身体可以说出“心理”的病,“心理”一样能够反应出身体的一些问题。

“心理”说出身体的病相关阅读

(0)

相关推荐

  • 如何检查确诊情绪性疲劳

    心理性疲劳的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人体的各个部位,从中枢大脑皮层细胞到骨骼肌基本收缩单位都能产生疲劳。可以根据以下特点来诊断。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情如何检查确诊情绪性疲劳,希望能帮助…

    11-14
    16
  • 走出消极情绪的心理自我疗法

    研究证实,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当你情绪低落时,不妨劝慰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

    11-16
    17
  • 思维中断的预防方法

    思维中断(blocking of thought) 又称思维阻滞。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

    12-14
    17
  • 灾难反应的预防措施

    个体经历、目睹或者遭遇到一个或者多个涉及自身又或者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会很容易出现灾难反应,那么介绍一下在遇到不好的事情之后我们…

    12-30
    11
  • 思维中断患者的饮食

    思维中断是患者感觉到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如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饮食不加限制的话,有可能让患者的病情出现转化,可能会…

    11-15
    13
  •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的饮食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属于精神类疾病,患者诉述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为此感到痛苦,但医学检查不能发现躯体疾病和任何器质性病变证据。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的饮食,以下食…

    12-04
    26
  • 如何检查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或多种躯体不适,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有显着的社会功能障碍,出现疲乏无力、食欲缺乏、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医学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那么如何检查未…

    11-22
    14
  • 怎样有效预防情感高涨

    情感高涨患者的情感活动异常增强,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表情丰富生动,显得没有忧愁与烦恼,自负自信,甚至夸大。患者情感变化与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其乐观情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2-20
    12
  • 病理性赘述需要与哪些症状进行鉴别

    病理性赘述是指病人思维过程中的联想极易脱离中心话题,出现节外生枝的联想,通常说明讲话人的抽象概括和理解能力低下,表现为说话啰嗦,抓不住重点,思维进程给人以举步艰难的印象,迂回曲折,…

    11-05
    19
  • 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

    一般而言,心理咨询会进行8-10次。通常是每周固定时间咨询1-2次,每次40min-60min,通常整个周期在1-2个月。 当然也有只进行一次的短期咨询,或者每周准点报道的长期咨询…

    12-05
    16
  • 走出消极情绪的心理自我疗法

    研究证实,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当你情绪低落时,不妨劝慰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

    12-03
    19
  • 心理上怎么预防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从心理层面上分成两个大的方向:1.外在原因:多参加一些社会的积极性群体活动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对于自己的心理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内部因素: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的…

    11-16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