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诊断联想松弛与思维破裂

思维破裂与联想松驰的区别在于,前者较之于后者更严重,前者是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而且后者则句与句之间存在着联系,只是通篇缺乏主题思想。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鉴别诊断联想松弛与思维破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想松驰(loosenessofassociations):又称思维散漫(asyndetinthinking)或思维松散(desultorythinking)。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用一组多少有些联系的思维去取代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思维,思维活动缺乏主题思想,内容和结构都散漫无序,不能把联想集中于他所要解释的问题上。尽管每句话都完整通顺,意思可以理解,但上下文前后语句缺乏联系。有时谈话中夹杂的一些突发的与现实无关的内隐性观念,使人难以理解其究竟是想表达什么。这种叙述的混乱虽经检查者提出要求予以澄清,病人仍然不能说清楚。
  思维破裂(splittingofthought):在没有智力损害、意识障碍、情绪激动和精神运动兴奋等情况时,病人的言语表现为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各句本身是完整的,若孤立地看每个句子,意思完全可以理解,在语法上和措词小没有重大错误,甚至无可挑剔,但在思维联想的结构上却十分明显地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句与句之间缺乏可以理解的联系。

如何鉴别诊断联想松弛与思维破裂相关阅读

(0)

相关推荐

  • 预防小便恐惧的心理疏导

    小便恐惧症,医学上称为紧张性闭尿症。小便恐惧症就是上厕所时,平时自己没有事,只要旁边有人就会立刻紧张起来,以为别人是在笑话自己是的,小便就会尿不出来。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精神过于紧…

    12-04
    74
  • 要不得的“从众心理”

    在工作中医生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病人明明是专门找医生来看病,他开始很信任医生,但一旦住院接触动其他病人,就马上会改变原来的主意,对医生的建议产生疑问,甚至自作主张改变治疗方案和…

    12-02
    11
  • 心境不良的预防工作有哪

    心境不良首先影响到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继而再影响到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中介,最后使内脏器官发生病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心境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可能与…

    12-20
    21
  • 偏执状态是如何引起的

    偏执状态和偏执性精神病(paranoid;psychosis)有学者认为是同义语。但也有学者认为偏执状态以突出偏执妄想而无幻觉为特点,其临床表现与偏执狂有近似之处,但妄想结构没有偏…

    12-20
    8
  • 偏执状态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对偏执状态的鉴别诊断,常常要除外器质性精神障碍(如内分泌疾病、脑退行性病变和药源性引起的精神症状)、情感性障碍(如躁狂症的夸大妄想)等。偏执的基本含义:过分的偏重于一边的执着。指自…

    12-20
    8
  • 依赖公式化怎么检查

    依赖公式化是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典型症状之一。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行为反应强烈地依赖公式化和刻板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规则而不能以直觉和自发的形式理解别人的意图因此往往表现出反应脱节。 那…

    12-04
    14
  • 思维中断的鉴别诊断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下面介绍一下临床中应如何注意与其他症状的鉴…

    12-13
    15
  • 如何预防喃喃重复自语

    均衡饮食,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g以下。适度运动,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避免过度饮酒、抽烟。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

    11-15
    12
  • 分离性身份障碍预防措施有哪些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以往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MPD),在某些出版物种也称之为解离性人格疾患。是心理疾病的一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

    11-13
    16
  • 如何检查癫痫引起的病理性赘述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认为1岁以内患病率最…

    12-04
    16
  • 患上断毛癖吃什么好

    有些病人用双手将毛发撕断或用剪刀将毛发剪断,谓之断毛癖。断毛癖是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可能是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或家庭因素所致。其特征是冲动性的拔毛导致毛发丢失,这不是对妄想或幻觉的…

    12-13
    22
  • 地震后心理援助应该分五个阶段

    四川地震,来势汹汹,突发危难面前,人的心理更是急需救护与重建。面对房屋坍塌、供给紧张,余震不断的现实。灾区人民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军队的援助,志愿者的慰问;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救护,…

    12-03
    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