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本身也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是比较严重的,也会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危险因素,比如可能和高血压有关,也可能和脂代谢紊乱,又或者是糖尿病,以及经常性的喝酒抽烟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必须要做好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脑卒中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而这种疾病在出现之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还可能会造成生命的危险,所以也必须要引起生活的重视,只是有不少的人可能并不了解这种疾病在出现之后,到底有哪一些比较常见的危险因素,那如何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呢?首先也应该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
  一、高血压
  脑卒中危险因素也有很多,比如高血压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高血压在出现之后没有选择服用药物,一旦在出现暴露又或者是失眠等情况时,自然也会导致脑出血出现,更加可能会造成脑梗死。
  二、脂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也同样会导致脑卒中,这是因为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自然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形成,也可能会导致急性胰腺炎,甚至可能会危及到生命。
  三、糖尿病
  糖尿病的出现也有着很多不同的原因,一旦再出现糖尿病之后,自然就会导致人体代谢异常,更容易会形成动脉硬化,也同样会发生脑出血。再进入到晚期糖尿病时,也同样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尿毒症,有一些年轻人可能会发现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但是后期就会出现肢体麻木,还有周围神经病变。
  四、饮酒
  我国本身就有着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基本上很多的成年男子都曾经很喜欢喝酒,但是如果长时间的喝酒自然就会产生影响,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的出现,而且也会导致心律失常,这也很容易会导致脑出血的出现。
  五、吸烟
  我国本身就会有很多的人都在抽烟,但是抽烟不仅仅会引起癌症,而且对于人体的脑血管也会出现毒性反应,所以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抽烟,自然就会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出现,甚至有可能会导致脑卒中的出现。

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相关阅读

脑卒中症状有哪些

脑卒中症状有哪些: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受到斑块的阻塞或者由于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主要类型,脑卒中的症状有比较多的现象,有的患者表现为一侧的肢体不能活动或者活动不灵活;有的表现为一侧肢体的麻木疼痛;有的表现为看东西出现一侧看不清楚的现象,或者完全失明现象;有的表现为不能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滔滔不绝,但是答非所问的现象;有的表现为记忆力的不清楚,有的是完全的记忆力丧失或者一过性的遗忘;有的表现为周围性的面瘫,眼球活动不灵活,看东西成双影等等,甚至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这都是脑卒中的表现。

脑卒中发作时的表现

脑卒中发作时的表现主要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不同的表现。出血性中风,来势快,病情重,甚至会有昏迷,这种病人发作很凶险,24小时之内有可能死亡,最长不超过72小时,但在度过了72小时以后,基本上能够控制;缺血性中风通常表现为患者突然身体不能动但是他没有昏迷,或者进食表情淡漠,但还能够进行应答,这种症状随着缺血性中风时间的延长越来越轻,但是他半边身子不能动。总体临床表现来看,凡是神志昏迷、半身不遂,一般都是出血性中风;凡是神智没有明显异常,有半身瘫痪者,一般都是缺血性中风。

脑卒中后遗症有哪些

脑卒中后遗症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第一个是运动功能异常,就是本身瘫痪,不能运动。第二个是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到半肢麻木、僵硬。第三个就是形态学障碍,口角歪斜 、吞咽坚苦、患侧眼皮闭合不全、口角耷拉、流涎、不能鼓腮、皱额等。另外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心理情感学的异常,患者会烦躁易怒,甚至自控能力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一部分病人还会变成血管性的痴呆。因此中风病人临床表现主要三大表现,运动异常、感觉异常、形态异常。

脑卒中偏瘫患者如何预防褥疮

褥疮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长期卧床患者更容易发生。褥疮的病因有多种因素,目前公认的有几种,及压迫、剪切力、摩擦力、潮湿、感觉和运动障碍、营养不良和医源性等。而褥疮的预防就在于减小或去除机械外力对皮肤的损害作用,消除与褥疮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具体的措施包括:减少局部组织的持续受压,观察皮肤并保持清洁卫生,选择良好的床垫和坐垫,加强营养,保护肢体,避免外伤。总之,避免褥疮一定要避免压,要注意2到3个小时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

脑卒中恢复期如何康复锻炼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锻炼目的是加强肢体运动功能的协调性,加强身体耐力,加强身体平衡功能的稳定性。双侧肢体的协调性训练:恢复期是身体已经脱离基本的协同运动,出现了分离运动,这时要训练患者的协调功能,训练协调功能的前提是平衡功能已经基本完善,训练协调功能的方法有轮替试验,指指试验等。运动协调性训练:当患者可以走步时,可以开始训练运动的协调性,可以做锻炼协调性的体操,效果也很好。提高运动速度的训练:运动速度主要是提高步行的运动速度,训练原则应由慢到快。

(0)

相关推荐

  • 出血性卒中的预后

    脑出血后30天内的死亡率波动在35~52%之间。一半左右的死亡发生于出血后前两天。而且仅仅有一小部分病人在脑出血后能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在一个166例前瞻性的来自大都市脑出血病人的…

    11-28
    12
  • 脑卒中能治愈吗

    脑卒中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而这种疾病其实也同样可以治疗好,首先就应该选择一般治疗,也可以选择介入治疗,除此之外也同样可以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如果所选择的方法比较正确,自然也并不容易…

    11-28
    11
  • 脑卒中治疗期间康复锻炼的方法

    脑卒中分为脑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这两种。脑出血性中风在急性期的时候,患者要静静地卧床休息,防止情绪的激动、防止血管再破裂、再出血。而对于一些功能,刚开始就会进行有关针灸治疗,同时…

    11-14
    9
  • 脑卒中有哪些危害

    脑卒中也是当前医学上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一旦在出现之后就会有着许多的危害,比如可能会出现脑水肿,也同样会出现排泄异常,另外就是因为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就会导致褥疮的出现,也会造成严重的…

    11-20
    13
  • 脑卒中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危害吗

    脑卒中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危害吗:   脑卒中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疾病,有85%的患者,或多或少遗留有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包括一侧肢体不能活动,也就是偏瘫、一侧肢体…

    12-09
    17
  • 脑卒中的好发人群

    脑卒中的好发人群:   脑卒中的好发人群有哪些?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动脉硬化了以后,由于斑块的形成而出现了缺血卒中,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破裂出血而出现出血性卒中。脑卒中的好发人群一…

    11-22
    18
  • 脑卒中的症状有哪些

    在生活中脑处中的出现几率非常的高,首先就会出现明显的头痛,呕吐,也同样会出现视网膜动脉硬化,伴有运动障碍,还有脑部出血等等,脑部出血是比较严重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自然也…

    12-01
    10
  • 脑卒中的症状是什么

    脑卒中脑部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也被称之为中风。发生这种疾病对病人影响非常大,严重也会导致病人瘫痪。当患有脑卒中这种疾病时,病人也会出现一些症状表现如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感觉异常、运动…

    12-25
    16
  •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重点是预防复发,又称为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就是得病之后进行预防,避免再次复发。出院之后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的预防,一般医生会开出…

    11-18
    22
  • 脑卒中急性期卧床期间怎么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卧床期间的护理分为两种情况:意识模糊患者和意识清楚患者的护理。急性期意识模糊患者的护理要注意各种监护的情况,如心电图等,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要保持平卧位,头要偏向一侧…

    12-02
    16
  • 脑卒中会有哪些并发症

    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因为咳痰不畅会引起肺部感染。上消化道会出现应激性溃疡,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还会出现尿路感染以及心脏的损害和肾功能的损害,尤其是要注意下肢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脑卒…

    11-06
    14
  • 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即使患病后能积极治疗,也会或轻或重的留下一些后遗症。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肢体麻木、失语、智力障碍、口歪眼斜、吞咽困难等后遗症,对正常的…

    11-21
    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