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一个出血的护理,术后一定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如果一旦出现了意识障碍加深,然后瞳孔不等大,视力视野出现了问题,尽早做ct检查,以排除颅内出血。第二个问题,就是脑脊液鼻漏的护理。比如做完垂体瘤的病人,部分患者会出现鼻腔里流清水,然后滴答滴答的如同自来水似的。这种病人,一定要警惕这种脑脊液漏的发生。如果情况比较轻,可以通过抬高床头,然后避免用力大便,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若出现了脑脊液漏,情况特别严重,可以尽早的手术干预。第三种情况就是尿崩水电解质紊乱,比如有的患者术后会出现多饮多尿,然后每小时的尿量超过200到300毫升,连续2到3个小时,出入量也不平衡,那这种情况通过患者口服药物,以及自身去进行调解,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第四种情况,就是一种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有的患者术后出现全身疲软乏力,低钠低钾等,这种情况,可以口服适量的激素,来保证整体的激素的水平。
脑垂体瘤手术应该如何护理相关阅读
脑垂体瘤会有什么症状
脑垂体瘤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头痛、呕吐以及视力障碍等症状,一经出现,应立即就诊,避免后续对身体产生更大的损害。由于脑垂体瘤的危害极大,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锻炼等,预防脑垂体瘤的出现。
脑垂体瘤是发生在脑部的肿瘤,它在女性人群中更为多见,它的出现对女性的生育功能、视力等都会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等其他疾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脑垂体瘤的症状一旦出现,患者应立即就诊。那么,脑垂体瘤会有什么症状?
一、脑垂体瘤会有什么症状
1、头痛
脑部的任何肿瘤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患者剧烈的头痛。脑垂体瘤引起的头痛往往在清晨发作,患者常在睡眠中被痛醒,在起床活动之后,头痛的症状会渐渐缓和并消失。
2、呕吐
由于肿瘤导致颅内压的增高,患者延髓的呼吸中枢受到刺激,出现呕吐的症状,它一般在头痛之后出现,通常呈喷射状。
3、视力障碍
脑压增高,导致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出现淤滞水肿,从而操作到视觉细胞,使视力下降。严重时患者的眼睛会有点状或片状、线状甚至火焰状出血,出现视物模糊、变形的现象,严重的话可导致失明。
二、脑垂体瘤如何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很大好处,平时应多参加运动,增强自身体质,促进排汗,可将体内的酸性物质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2、注意饮食
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不能吃过期、变质、过冷、过热的食物。年老体弱的人群或者是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的人群,如要预防垂体瘤,可适当吃一些防癌食品以及含碱量高的食品。
3、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医认为,压力过大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及内分泌失调,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引起酸性物质在体内的堆积,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态。
垂体瘤的症状有哪些
垂体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这种肿瘤的病发人群一般是育龄妇女。当患上垂体瘤的时候,患者会有激素分泌异常的症状。垂体瘤还会压迫到周围的组织,引起患者出现头痛的症状和视力、视线受到损害的症状。
遗传原因、物理原因或者化学原因都会导致我们患上垂体瘤。当患上垂体瘤之后,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多不适的症状,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健康。那么垂体瘤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垂体瘤激素分泌异常症状。垂体瘤的患者会出现激素分泌异常的症状。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时候,就会导致患者的肢端出现肥大的症状,患者的身体部位会出现突然变大的情况,比下巴变大、鼻子变大、脚变大的症状。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时候,还会导致有些患者直接发育成巨人。
当激素分泌过少的时候,患者没有功能的肿瘤就会出现变大的症状。当正常的垂体组织受到破坏的时候,患者性腺激素分泌就会变少。这时候女性朋友就会出现闭经、不育的症状。男性朋友会有阳痿和不育的症状。
垂体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状。垂体瘤的患者,他们的肿瘤还会压迫到周围的组织。当肿瘤慢慢的长大,就会压迫到患者的神经纤维,这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头痛的症状,这种头痛的症状是一种持续性的疼痛。当垂体瘤压迫到患者视神经、视交叉和视神经束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视力减弱、视线变窄等眼部症状。当病情严重之后,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只眼睛偏盲或者失明的症状,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通过上面对垂体瘤症状的介绍,我们对垂体瘤这个疾病一定有了初步的了解。一旦患上垂体瘤之后,我们一定要积极的采取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防止病情严重之后,压迫到我们垂体周围的组织导致失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吃一些芝麻、海带、牛奶等食物,来积极有效的预防垂体瘤。
垂体腺瘤,“过犹不及”的激素分泌
临床上,通常把垂体腺瘤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另一类则不分泌激素。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垂体腺瘤,好似一名勤勤恳恳的工人,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类人体所必需的激素。但是,如果过度“生产”会导致激素过多,反而给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1、「泌乳素」大量分泌
过量的泌乳素可能会给机体带来的影响有:
(1)造成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闭经;
(2)青年女性无法怀孕;
(3)非哺乳期的异常乳汁分泌等;
(4)老年女性患者常出现骨质疏松;
(5)男性患者出现性欲减退与性功能障碍。
2、「生长激素」大量分泌
如果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过于勤快”,产生大量生长激素,会导致患者骨骼、内脏和声门等部位异常生长,如:“肢端肥大症”(儿童期发病则为“巨人症”)。
3、「促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
由于垂体过量分泌促肾上腺激素作用于患者的肾上腺,继而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患者出现“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等症状。
医生提示: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了。一般来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目前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方式请听从主治医生意见。
垂体腺瘤虽然“个头”不大,但危害不小
临床上的垂体腺瘤通常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另一类则不分泌激素。前者凭借影响激素的分泌导致患者饱受其害,而后者则凭借自己的“硕大身躯”在人体的大脑中“横冲直撞”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战场”——垂体的所处位置。垂体位于颅内的“交通要道”,其周围遍着非常复杂而精细的重要结构,包括: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海绵窦(蓝色筛状结构)的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上颌支,以及位于海绵窦中心的外展神经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其中,外展神经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由于距离垂体更近,因此更容易被伤及。
由此可见,在垂体部位进行的任何一项操作尽可以形容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然而偏偏有一种垂体瘤会对垂体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挤压”。
我们把这种“挤压”周围组织的垂体腺瘤称之为“垂体无功能腺瘤”。它好似一个“懒汉”,只“变胖”不干活(不分泌激素)。但和真实懒汉不同的是,当“胖垂体”增肥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压迫正常的垂体以及周围其他组织,从而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
1、受到压迫的影响,正常的垂体组织会出现功能障碍,正常分泌激素减少,所以这类垂体可以处于低功能状态。
2、肿瘤继续增大也会压迫垂体周边的正常结构(占位效应),可导致头痛、视野缺损等症状。
医生提示:垂体腺瘤虽然“个头”不大,但危害不小,发现后需要尽早对它进行临床干预。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的肿瘤类型,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解除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
垂体瘤手术难免有危险
凡是手术,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垂体瘤手术也不例外,手术主要风险之一是垂体功能损伤。
损伤在所难免,激素可以替代
类比于美国反恐战争中“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即便军事实力强劲,仍不可避免会有士兵伤亡。同理,医生在做垂体瘤手术时都会尽力做到“完美”,但有些情况是很难完全避免损失一些正常的垂体组织,尤其是手术难度大、切除包绕海绵窦和主要血管的肿瘤。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垂体瘤手术专家,在切除垂体巨大腺瘤后,仍有约5-10%的患者出现术后垂体功能减低。
通常损伤一旦发生便无法修复,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包括甲状腺激素、皮质激素、生长激素、雌激素或者睾酮等。
功能可以部分恢复,不需终生替代治疗
术后,患者会有垂体“受伤”的反应。例如,损伤垂体后叶会造成尿崩症(发生率在1-2%之间),这是由于肾脏滤过的体液不能被重吸收,而大量排出体外的缘故。患者所产生的尿液如清水一般无色透明,还会出现尿频和烦渴。这些症状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即弥凝)进行替代治疗,效果较好。
多数患者在手术创伤和炎症消退后,垂体功能可以部分恢复,不需长期药物补充。另外,多数患者在垂体前叶组织大部分被切除后,剩余的垂体前叶组织仍然能够分泌足够的激素供人体正常活动,因此手术损伤并不代表需要终生替代治疗。
总之,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手术造成的垂体功能损伤的比例越来越少、程度越来越轻,多数患者术后垂体功能可逐渐恢复,不需要终身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