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猝死

一、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二、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是房颤作祟;如果房颤伴发心脏传导疾病;也很容易进展为室颤。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死亡。因此;频繁心慌发作也应及时就诊。

三、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起搏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差。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这部分群体的起搏细胞功能会逐渐变差;心率日益减慢。老年人活动量通常较小;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四、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五、不明原因的疲乏

在无激烈运动、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诱因的情况下;连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出现极度疲劳感;伴有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等症状;此时应考虑心脏出现问题。

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发生。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出现疲劳;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据统计;超过70%的女性在确认患有心脏疾病之前的几周会感到极度疲劳。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心肌病多是遗传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觉;出现症状时多已发生心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如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发猝死。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胸闷时;应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发生。

六、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

有些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患者若及时就诊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脑卒中起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及时就诊。做到早期识别;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七、疼痛

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若心脏病患者经常感到肩膀、颈部、下巴、手臂疼痛;这是心肌缺血的信号;因为心肌缺血疼痛在传递至大脑中枢神经时;会同时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因此;出现这些疼痛的转移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就诊。

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八、反复胃肠道症状

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死亡前都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不少人生前并没有胃病病史;这是心脏病发作的信号之一;肠胃不适是因为心血管出现异常。动脉由于脂肪沉积物堵塞将会减少甚至阻断血液传输给心脏;而这会引起心绞痛。

当出现了上述症状时;及时休息可以缓解不适;且如果是心脏病的发病征兆;上述症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会一直反反复复。因此;一旦出现反复发作的肠胃不适的话;需要将心脏的问题考虑在内。

九、出汗

心脏病发作前;身体上部位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者脚掌都会大量出汗;此时应提高警惕;当心猝死发生;最好停止活动休息;及时服用药物;必要时应立即拨打120。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性突然出汗的话;这常常是心脏疾病发作的信号。对女性而言;感觉更像是更年期里的潮热或是盗汗;但过度出汗同样应警惕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信号。

如何预防猝死相关阅读

(0)

相关推荐

  • 脑垂体瘤如何预防

    脑垂体瘤很难预防,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还是没法进行完全的预防。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首先就是有家族性肿瘤的病史,或者是垂体瘤病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心…

    12-01
    11
  • 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猝死是一个临床综合征,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人为死亡。造成 猝死原因有很多,如猝死家族史病、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抽烟酗酒熬夜等生活不规律、高血压…

    11-27
    19
  •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在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情况很普遍。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骨质疏松最…

    12-01
    14
  • 如何预防脑溢血复发

    想要预防脑出血复发,首先要随时的监控血压,并且要长期的坚持下去。引起脑出血的复发,多数都是因为病人血压的持续升高或者是急剧的波动,所以控制血压对于预防脑出血复发非常的重要。为了防止…

    12-14
    11
  • 怎么预防肝昏迷

    肝硬化病人预防肝昏迷的主要措施有:一、饮食方面,肝硬化病人每天都要进食蛋白类食物,但是食用量不能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诱发肝昏迷;二、排便方面,肝硬化病人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

    09-16
    13
  • 脑垂体瘤如何预防

    脑垂体瘤很难预防,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还是没法进行完全的预防。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首先就是有家族性肿瘤的病史,或者是垂体瘤病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心…

    11-25
    10
  • 怎么预防胃食管反流

    怎么预防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疾病的特点是随着年龄增高发病率在增高,预防胃食管反流应该从几个基础做起,   第一,体重肥胖的患者反流发病肯定会高,因此肥胖患者应尽量控制饮食,…

    11-19
    10
  • 怎么预防黄疸

    预防新生儿黄疸,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以防损伤脾胃;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按时服用中药。婴儿出生后要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

    11-13
    14
  • 肠肿瘤如何预防?

    肠肿瘤的预防要根据结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来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第一个是遗传性的结直肠癌,如果说家里有结肠癌的病人,或者是属于家族性的结直肠癌,那一定要及早的去医院做肠镜,去找医生做咨询…

    12-04
    15
  • 胆囊癌该怎么预防

    癌症的预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仅仅是胆囊癌,对其他癌也存在这样的困惑。如果单纯从预防的角度来说,在目前的现有证据来讲,胆囊癌的发生,相当部分病人是和胆囊结石相关的,所以如果胆囊结石…

    09-16
    15
  • 肝癌该如何预防

    肝癌的预防,根据人群不同,做的内容也不太一样。对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长期饮酒的患者,主要针对这些致病因素进行预防,定期检查进行抗病毒治疗,戒酒,适当做一些保肝的处理。针对普通人…

    09-18
    13
  • 如何预防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预防,第一要注意胆源性,如果有胆总管结石或者胆囊结石,应该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让大夫去判断。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容易得急性胰腺炎,有一部分胆囊管比较宽的病人,在胆囊排…

    09-21
    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