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转氨酶高多少是严重

丙肝患者的转氨酶数值一般不会太高,大概是正常值的2~5倍,也就是40~200之间。但是无论丙肝患者的转移酶高还是低,都表明肝功受损,肝脏有炎症,都要积极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长时间熬夜,经常大量的喝酒,身体过于劳累等都可能会导致转氨酶升高,这表明肝脏已经受损。肝病患者更是如此,当丙肝患者的转氨酶升高时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出现肝硬化、肝癌等,那么,丙肝转氨酶高多少是严重呢?
  一、丙肝转氨酶高多少是严重
  转氨酶的正常值是0~40,如果超过40就表明转氨酶升高,肝脏会有一些损伤。一般情况下丙肝的转氨酶不会太高,它会是正常值的2~5倍之间,也就40~200之间。即使丙肝患者的转氨酶不是特别高,也表明肝脏有炎症,必须积极治疗。
  二、丙肝转氨酶高的治疗方法
  1.应用长效干扰素
  丙肝患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应用长效干扰素。如果是急性丙肝,应用长效干扰素后,90%的患者能彻底治愈。
  2.应用利巴韦林
  在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丙肝的时候,最好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抗病毒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尤其是慢性丙肝患者需要长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
  三、丙肝转氨酶高的日常护理
  1.定期复查肝功能
  丙肝患者转氨酶升高时表明肝功能已经受损,在积极应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的时候,还要定期复查肝功能,根据肝功能的恢复情况相应的调整用药。
  2.隔离治疗
  因为这种疾病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即使是在家中治疗,也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给家中其他的人。
  3.清淡饮食
  如果患者处在急性发作期,要注意清淡饮食,适当的补充一些维生素和蛋白质,为身体起提供足够的热量。如果是慢性丙肝,患者可以适当的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但是不可以吃太多肥甘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得太饱,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丙肝转氨酶高多少是严重相关阅读

得了丙肝能否治愈

丙肝起病隐匿,初始症状不明显。人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长时间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着,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将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丙肝因此得名为“沉默的杀手”。

正是丙肝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要做到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复 发。感染了某些类型丙肝病毒的患者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及早进行治疗、规范用药,是可以被治愈的。

女性感染了丙肝,能否怀孕生子?如果已经怀孕后,发现感染了丙肝,会不会影响孩子?

丙肝通过母婴传播的几率较低,但是还是有通过怀孕和生产过程感染孩子的可能,因此建议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尽量避免怀孕。一旦怀孕后发现感染了丙肝建议咨询专科医生。

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约有5%-10%的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因此新生儿应在1岁时检测丙肝病毒,不宜过早,因为有可能存在假阳性。

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如何预防丙肝传染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肝是可防可治的。丙肝和甲肝、乙肝、丁肝、戊肝等都属于病毒性肝炎,但这几种肝炎的传播途径、病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都不尽相同。

丙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可导致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肝是可以预防的,经过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丙肝病毒在体外环境中抵抗力弱。一般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和煮沸都能够杀灭丙肝病毒。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

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等可导致经血传播。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纹身和穿耳孔等行为都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引起传播。有多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约有5%-10%的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丙肝病毒;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丙肝。

如何服用治疗丙肝的药物

最近,两种治疗丙型肝炎新药达卡他韦(Daclatasvir)和阿孙普韦(Asunaprevir)也要在我国进行临床试验。那么,这两种药物怎样服用?在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达卡他韦的推荐剂量是60 mg,每日1次口服;阿孙普韦的推荐剂量是200 mg,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可以用至600 mg,每日2次口服。空腹或进食对这两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无明显影响,因此不必与食物同服。

在达卡他韦单药Ⅰ期临床研究中,病人耐受性好,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头痛,没有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在达卡他韦与索菲布韦联合治疗的研究中,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头痛和恶心,少数患者可出现血磷降低和血糖升高。在达卡他韦与阿孙普韦联合治疗丙肝病毒感染者的Ⅱ期临床研究是,除头痛外,少数患者发生腹泻和轻度ALT异常。

目前的研究显示,达卡他韦与口服避孕药、依非韦伦、阿扎那韦/利托那韦、奥美拉唑、咪达唑仑等有相互作用。在使用达卡他韦治疗前应该咨询医生,避免与一些有相互作用的药物一起服用。美沙酮和丁丙诺啡与达卡他韦无明显相互作用,使用美沙酮和丁丙诺啡等药物的吸毒者在达卡他韦治疗时,无须调整药物剂量。

阿孙普韦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胆汁从粪便排出体外。在临床试验中,少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但没有肝衰竭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肝功能。在肝损害严重的患者中药物的代谢减慢,因此不推荐B级和C级的肝硬化患者使用;但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药物的消除不受影响,肾衰竭或需要肾透析的患者无须调整药物剂量。

目前的研究显示,阿孙普韦咖啡因、氯沙坦、奥美拉唑、右美沙芬、咪达唑仑(口服剂)、地高辛、瑞舒伐他汀、利福平、酮康唑等有相互作用。在使用阿孙普韦治疗前应该咨询医生,避免与一些有相互作用的药物一起服用。

没有丙肝抗体的丙型肝炎存在吗

今天,我收到一位妇产科同事的提问,说她的朋友检测丙肝抗体阴性,但丙肝病毒RNA却为阳性,高达10的6次方。她问我:可能吗?我告诉她,这种没有丙肝抗体的丙型肝炎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能发生。

第一种情况:丙肝病毒急性感染的“窗口期”。

一般来说,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抗体不会马上产生,需要经过4~32周才能从血清中检测到抗HCV(图1)。从病毒感染到能够从血中检测到抗HCV的这段时间,被医生称为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在这段“窗口期”时间内,尽管血清抗HCV阴性,但实际上血液内已经存在丙肝病毒的复制,并具有传染性。

第二种情况:隐匿性丙肝病毒感染。

丙肝病毒的隐匿性感染一般发生在免疫低下人群或两种以上病毒共感染的情况下。在一些免疫低下的人群中,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入侵的丙肝病毒不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较少,难以检测出来。或者在两种或多种病毒共感染时,病毒之间可能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一种病毒会抑制一种病毒的复制或干扰抗体的产生,出现丙肝病毒抗体或抗原的“假阴性”。

Castillo等在52例抗HCV阴性/HCV RNA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中检测HCV RNA,结果有21例(40%)肝组织标本中HCV RNA阳性,定义为隐匿性HCV感染。在印度,102例HBV感染的透析患者中,30例被诊断为HCV共感染,但只有3例抗HCV阳性,27例(90%)经HCV RNA检测阳性确诊为HCV感染,被认为是隐匿性HCV感染。在一些艾滋病与丙肝病毒共感染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建议去复查丙肝抗体和HCV RNA。如果HCV RNA持续阳性,且6个月内不阴转,建议按照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给予治疗。

丙肝新药的研究是怎样的

丹诺瑞韦(Danoprevir)是由中国研制的一种非共价结合大环羧肽类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研究中,丹诺瑞韦对基因1、4、5、6型丙肝病毒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临床研究中,丹诺瑞韦对基因1型和4型丙肝病毒感染者有良好的疗效。

在我国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中,69例基因1型、初治非肝硬化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使用丹诺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12周(MAKALU研究),停药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达到96%。安全性良好,与丹诺瑞韦相关的不良事件只有恶心和腹泻,丹诺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3联方案的不良反应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2联方案相似,少数病人有轻度ALT和AST异常。

3例病人(4%)停药后复发。在我国台湾的一项研究中,基因1型肝硬化患者使用丹诺瑞韦联合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24周,停药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达91%。少数病人可发生耐药,常见的耐药性变异位点位于NS3蛋白酶R155和D168部位。

丹诺瑞韦与利托那韦有相互作用,利托那韦可抑制丹诺瑞韦药物代谢的酶系统,使药物代谢减慢,提高丹诺瑞韦的疗效。丹诺瑞韦+干扰素+利巴韦林+利托那韦4联药物治疗初治丙肝患者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24可达96.6%,4型丙肝持续病毒学应答24高达100%。我国台湾基因1b型非肝硬化丙肝病毒感染者使用这种4联方案治疗12周,停药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达100%。

(0)

相关推荐

  • 丙肝疫苗打完后注意什么

    丙肝疫苗打完后是需要观察一下的,看是不是有不适应的反应,注射以免以后也需要做检查,检查是否注射失败,那么还需要重新接种的。有很多人不适合接种乙肝疫苗,所以注射之前也需要咨询医生,了…

    12-11
    18
  • 什么是丙肝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丙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肝炎,是RNA病毒。丙肝病毒可以经过血液途径传染,导致肝炎发作。丙肝感染之后可以导致慢性化,这种慢性化跟乙肝比起来会更多一些。有60%~…

    11-04
    13
  • 丙肝可以治疗好吗

    丙肝并不是一种绝症,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还是可以有效治愈的。但是这种病的治疗过程比较长,而且患者必须长时间服用药物,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有效治愈。否则治愈后也容易复…

    08-26
    14
  • 丙肝好治吗

    丙肝的病症一旦确认之后,进行治疗不是三天两天就能治愈的,这种治疗是一种长期的,需要患者坚持的治疗,患者要做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准备,只要患者不过度肥胖,对自己的不良嗜好进行戒除,然…

    11-10
    12
  • 治疗丙肝好的方法是什么

    治疗丙肝的方法是非常多的,一般会选择保守疗法药物疗法,还有抗病毒治疗,干扰素等,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建议配合医生做检查,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这样可…

    11-08
    7
  • 丙肝治疗方法

    对于丙肝的治疗,之前一直是使用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干扰素是需要注射的注射剂,之前是非常不方便的,患者需要使用干扰素超过半年,其副作用很多。这几年有了更好的治疗药物,目前,口服抗病…

    12-09
    11
  • 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丙肝的传播途径:   第一个途径也是最多见的途径就是输血、献血方面的这样的途径,比如说像过去比较多见的那种混用血浆,就是叫做单采血,很早以前的一种献血的方…

    11-05
    14
  • 丙肝抗体的正常值是多少

    丙肝抗体的正常值0~1。如低于3.8,这个时候在实际工作中就发现它有的是假阳性,丙肝这个抗体越高,就代表着感染了丙肝的病毒。但是它比较低的情况下,这时需要一个复测,就是看一下它是不…

    11-09
    31
  • 什么是丙型肝炎抗体

    丙型肝炎抗体,乃因为人体免疫细胞受到了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而诱发的一种反应。倘若感染了慢性丙型肝炎,那么可以采取药物来进行治疗。首先可以采取三氮唑核苷来进行治疗;其次,可以采用干扰素…

    11-26
    10
  • 丙肝抗体阴性是怎么回事

    丙肝抗体阴性就说明患者并没有患上丙肝,通常情况下,丙肝抗体是一种检测是否患上丙肝的依据,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做这个检查。如果呈现阴性,就说明没有患上丙肝病毒,反之则是患上了丙肝病毒…

    08-27
    22
  • 丙肝和乙肝有什么区别

    乙肝和丙肝虽然都同属于病毒性肝炎,但这两种疾病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不光在预防难度上面存在着较大区别,在感染难易程度上也存在着不同。另外,这两种途径的传播方式、具体的诊断方法以及患者…

    08-20
    11
  • 得了丙肝有什么症状

    得了丙肝有什么症状:   丙肝就是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相对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来讲,因为丙型肝炎是第三个被发现,所以是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发现的。最初认…

    11-06
    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