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的术后护理跟椎间盘突出术后护理有点类似,但是它有自己比较特有的特点。因为老年病人比较多,老年人往往合并骨质疏松,对术后跟椎间盘突出基本上一样,老年人往往得多加抗骨质疏松治疗,这样可能术后恢复会更好一些。老年人锻炼要适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别人的保护下,帮助他腰背肌锻炼,包括一些其他的锻炼。
腰椎狭窄术后如何护理相关阅读
腰椎管狭窄怎么治疗
腰椎管狭窄怎么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年人或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居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如扶他林或者芬必得片等;活血止痛、通络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丹,同时配合用一些活血止痛的膏药,比如狗皮膏或者活血止痛膏等。
对于急性期的病人,由于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采用液体治疗配合小剂量的激素,如甘露醇或者甘油果糖,来配合地塞米松或者甲强龙,可以消除神经根的水肿及神经根的炎症反应。还可以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腺苷钴胺或者甲钴胺片。除此之外还可应用针炙、理疗、推拿等治疗方法,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建议手术治疗。
腰椎管狭窄术后恢复
腰椎管狭窄手术后,无论是微创手术还是开放手术,患者的卧床时间都非常短。早期的恢复训练主要是以肢体的功能恢复为主,以便恢复日常的生活,如下地行走、坐着吃饭、站着洗漱等。实际上活动的越多,越有助于全身肌肉骨骼的恢复,增加食欲,恢复体力。植骨融合手术在骨的融合以后,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腰背肌的锻炼,如游泳、平板支撑这种腰背肌的力量锻炼,或者在康复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增加锻炼,进行肢体和腰背部肌肉功能的恢复。
腰椎管狭窄好治吗
腰椎管狭窄是由关节突增生、韧带增厚合并引起。腰椎管狭窄需要重视,否则会发展到严重的地步,比如大便不能自控、肌肉萎缩麻木等不正常反应。所以积极的进行治疗很关键。如果目前情况不严重,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牵引、推拿、按摩以及口服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间盘突出是骨性增生,比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更顽固,因此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如下肢的间歇性跛行,用药以后能缓解一段时间,但随着运动的恢复会出现症状的反复,发作频率的增加,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
腰椎管狭窄检查方法
腰椎管狭窄通过临床的客观查体,如查不出神经受压后的感觉障碍,往往要结合病人症状、影像学检查。X片检查,可看到骨关节增生曲度的情况。如果患者只是腰部的酸胀、疼痛,可以拍X光片看骨质增生情况。如果合并有下肢的根性症状,例如下肢有麻木、酸胀疼痛,走路不能太远。有间歇性跛行,这种情况提示神经根受压比较明显,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即CT和核磁的检查。腰椎的核磁或ct可以判断椎管内是否存在狭窄、狭窄的部位及狭窄的程度;也可以做椎管内造影、肌电图诱发电位进行判断。
腰椎管狭窄的危害
腰椎管狭窄主要危害的是下肢的运动感觉和大小便的功能。腰椎管狭窄的危害跟椎间盘突出有点类似,主要因为椎管的狭窄压迫马尾神经、脊神经,这些神经管下肢的运动感觉和大小便,轻度压迫会感到腰腿疼,不能走路;严重的时候,不走路也会有疼痛和麻木,肌肉运动功能受限,腿的活动、力量会受到影响。大小便出现障碍的时候是最严重的一种状态。腰椎椎管狭窄症常见于中年人以上者,男多于女,患者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