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有哪些症状

乙肝有哪些症状:
  乙肝是一个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乙肝可以分为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还有就是肝炎的发病状态,通常术语叫免疫耐受期,还有叫免疫激活期。这种免疫耐受期的人群,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也有的人群比较敏感,稍微会有一些比如容易疲劳等这样的改变。但是一旦乙肝病毒感染造成免疫清除阶段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肝炎急性发作的改变,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上消化道的一些反应,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不适、尿黄、面黄等的这些临床症状,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应的体征,比如当出现黄疸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巩膜发黄、皮肤发黄、尿色发黄等这样的表现。
  对于慢性肝炎人群当中还有一些典型的临床体征,比如肝掌、蜘蛛痣,这些都是反映慢性的乙肝病毒感染之后的相应的体征改变。如果疾病再继续进展,到了肝硬化阶段,患者可能就会出现肝硬化相应并发症的一些改变。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状况的下降,出现明显的消瘦、营养不良,会出现消化道出血,以后可能会引起贫血,肝性脑病可能会引起神志障碍,肝如果出现腹水以后,可能会出现腿肿,腹胀,根据患者乙肝病毒感染以后所导致的不同疾病状态,也表现为不同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临床表现来判断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针对这些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乙肝有哪些症状相关阅读

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的宝宝能治疗吗

如果宝宝母婴阻断失败,乙肝病毒已经在宝宝肝细胞内“扎根”,注射再多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无济于事,反而有可能导致副作用,甚至造成宝宝体内的乙肝病毒发生突变。

自幼感染乙肝病毒的宝宝常常处于免疫耐受期,肝功能正常,宝宝也没有临床症状。此时不属于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的乙肝治疗适应证,如果乱投医、滥用药,不仅不能治好宝宝的乙肝,很有可能导致宝宝体内免疫紊乱,造成乙肝发病,或者因药物导致不良反应。

父母要对宝宝的乙肝病毒感染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父母对乙肝病毒感染的错误认识不仅对乙肝的治疗无益,而且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在宝宝逐渐懂事后,他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乙肝病毒感染的自责或恐惧心理。

我常常在门诊遇到一些因母婴传播感染的乙肝患者在母亲的带领下来看病。母亲的忧郁常常也导致孩子性格内向,对乙肝产生过多恐惧。我曾遇到过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位乙肝男孩因母婴传播感染了乙型肝炎。母亲非常内疚,不停地找医生给孩子治病。后来又听说乙肝病毒不能清除是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有缺陷,父亲不惜花高价四处买营养品,希望孩子的免疫力增强,结果造成孩子过于肥胖,形成脂肪肝。

孩子上学后,母亲害怕孩子因劳累发“病”,到医院给他开来证明,说是要免体育课和军训课。同学和老师都知道他有“病”,他也觉得自己从小和别人不一样,有“病”。后来,父母又不断地担心他将来的工作问题和结婚生育问题。孩子看到家中父母整天发愁,最终推开窗子,从高高的五楼跳了下去。

乙肝不是一种可怕的疾病。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参加各种活动以及结婚和生育。如果乙肝发病,只要积极治疗,都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肝的疾病进展。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开发新的药物,总有一天人类会找到完全治愈乙肝的方法。而且,有些自幼感染乙肝病毒的宝宝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发育健全,有可能自发性清除乙肝病毒。

因此,如果孩子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确实很不幸。做父母的尽管着急,也不能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和思想负担,以至带来更多的不幸。父母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乙肝,给孩子“减负”,别被肝炎病毒吓倒,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乙肝五项指标都有什么意义

乙肝病毒颗粒由外膜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是直径42 nm (纳米)的球形,病毒的外膜厚7 nm,由蛋白质和膜脂质组成,称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病毒的中心部分直径约28 nm,为病毒的核心,其中包括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内核中心含有病毒基因(DNA)和DNA聚合酶,病毒基因组中的核酸长度约3200个碱基对(3.2kb)。

乙肝病毒有三种抗原成分: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这三种抗原在人体内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三种抗体,即抗-HBs、抗-HBc和抗-HBe。这些抗原和抗体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志。但由于用一般的方法在血清中很难检测到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只能检测出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抗-HBc五项指标(即:乙肝五项或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表面抗体——抗-HBs属于“中和抗体”,能“中和”并清除乙肝病毒,是机体免疫功能战胜乙肝病毒的主要“武器”。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构中的某一片段为抗原可制出乙肝疫苗,预防人类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e抗原有促进病毒成熟的作用,常表示体内有完整的病毒颗粒(Dane颗粒)存在,具有传染性。同时,e抗原又是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因此,血清中有e抗原存在也是病毒复制的标志。

乙肝病毒的繁殖就是我们常说的病毒“复制”,这一过程是在肝细胞内进行的。乙肝病毒感染了肝细胞后,在肝细胞内利用肝细胞的能量和物质,将病毒的各个部件分别复制,然后再进行装配。它的复制过程有一个特点,就是产生过多的病毒外膜(HBsAg)。因此,我们说它是一种爱做“衣服”的病毒。

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病毒颗粒可高达1013拷贝/毫升,其中完整的(成熟的)乙肝病毒颗粒仅占万分之一,只有少数是具有全基因并有传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有时,病毒也会发生一些变异,只产生表面抗原和病毒的其他物质,不产生e抗原。所以,有些病人的血清中仅可检测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而e抗原和病毒DNA为阴性。

在这五项指标中,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大三阳”感染者;如果HBsAg、抗-HBe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小三阳”感染者。

这就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五项指标。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病毒,感染了全世界近20亿人口,并使得2.4亿人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孕晚期抗病毒停药后病毒反弹是耐药吗

刚刚收到几位乙肝妈妈的来信,反映看病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忍不住又想写两篇博客给予澄清。另一位乙肝妈妈刚刚生完宝宝。由于孕期她的HBV DNA较高,但肝功能正常。

为了加强乙肝的母婴阻断,她选择了妊娠晚期服用拉米夫定抑制病毒复制。服用拉米夫定后,她的HBV DNA下降。生完宝宝1个月后,她停用拉米夫定。停药后一段时间,她到医院复查,HBV DNA反弹到服药前的水平。她有些害怕,问医生。一位医生告诉她,病毒反弹就是耐药。今天晚上,她来信问我:停用拉米夫定后病毒反弹算不算耐药?

我想,问答她问题的医生很可能心不在焉。这位乙肝妈妈在服药时,病毒下降,停药后,病毒当然会反弹。这种情况不是病毒耐药,而是病毒失去了药物的抑制重新疯狂复制。

那么,耐药是什么情况呢?

耐药是在每天按时服药,没有停药的情况下乙肝病毒的DNA出现反弹,HBV DNA水平比治疗期间最低值升高了10的1次方以上,不能被医生称为“病毒学突破”。也就是说,吃着药也不能抑制病毒复制了,这才能算耐药。

乙肝病毒耐药后不及时改变治疗方案有什么坏处

有一位乙肝患者来信说自己以前曾用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后改用阿德福韦治疗,现在阿德福韦也耐药了,问我怎么办?我建议他选择阿德福韦与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或者改用替诺福韦治疗。但他今天来信问,如果继续服阿德福韦会怎样?

病毒耐药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为了准确地反映这种病毒变异到临床耐药的过程,医生们把病毒变异后的耐药分为基因耐药、病毒学耐药和临床耐药三个阶段。

在病毒耐药的初期HBV DNA,只有部分病毒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病毒复制量较低,改变治疗后很容易抑制住病毒的复制,而且以后也不容易再次发生耐药。但如果体内的大多数病毒都耐药了,HBV DNA反弹到治疗前的水平,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就困难多了,很可能导致病毒再次耐药。

不仅如此,当HBV DNA反弹到一定水平时,肝病可再次加重,导致肝病进展,肝脏再次遭受病毒的破坏,加重肝脏纤维化。

因此,耐药后的“挽救治疗”的时机最好在HBV DNA刚刚开始反弹,ALT尚未升高时就开始实施,“挽救”得越早,效果越好,将来的耐药率越低。药物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单药序贯治疗,避免与耐药位点相同的药物联合治疗。

儿童乙肝用哪种药治疗更好

到目前为止,被批准用于治疗2岁以上儿童乙型肝炎的药物有普通干扰素、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普通干扰素批准的时间较早,但因为干扰素的副作用和需要频繁注射的缺点,许多医生开始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儿童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2岁以上儿童乙型肝炎的药物。虽然拉米夫定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很好,但由于拉米夫定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在恩替卡韦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得到证实,被批准用于2岁以上儿童乙型肝炎后,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3月12日发布的《预防、关护和治疗慢性乙肝感染者指南》中推荐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选择恩替卡韦治疗。

因此,选择恩替卡韦治疗更好。因为,恩替卡韦的抗病毒作用更强,耐药的发生率很低。近些年来,我也曾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过一些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都获得较好的疗效,e抗原血清转换率较高,病毒应答也很好。

以前,我国没有提供给儿童治疗的恩替卡韦口服液。高兴是的,在最近恩替卡韦口服液也要在我国上市了。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儿童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母亲也需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帮助孩子服药,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提高孩子治疗的依从性。二是,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体重增加,要根据孩子的体重调整药物剂量。

(0)

相关推荐

  • 乙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乙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乙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乙肝一般指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原因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传播。   乙肝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

    10-24
    13
  • 乙肝大三阳需要定期做什么检查

    乙肝大三阳对身体的危害较大,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需要详细的进行血液生化检查,查明体内的病毒水平和转氨酶的水平。然后要检查自己的肝功能,看看有没有出现肝脏损伤的情况。有些情况比较严重…

    11-01
    11
  • 单位体检能查出乙肝吗

    单位体检可以让员工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但不能够明确了解自己是否携带乙肝病毒。乙肝病毒需要进行系统的检测来可以进行了解。同时通过肝功能的检查和彩超检查,可以更好地了解肝脏的情况,…

    08-20
    28
  • 有乙肝的人吃什么菜好

    如果患有乙肝,建议平时可以多吃芹菜、胡萝卜、蘑菇、荠菜、菠菜和豆腐的食物,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尤其是芹菜和菠菜中的叶绿素,可以使乙肝患者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同时具有很好的…

    08-20
    15
  • 乙肝早期症状和前兆

    乙肝早期症状和前兆: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通过性生活,通过血液,还可以通过母婴垂直等传播的传染病,是乙肝病毒损坏肝脏炎性疾病。乙肝早期症状和前兆的症状非常多,也有的人感染乙肝病毒没…

    11-26
    22
  • 乙肝是如何传染的

    乙肝的传染与乙肝的传播方式密切相关。第一种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新生儿可能会被乙肝母亲传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免疫接种以及明确的围产期控制,乙肝的传播几率会非常小。第二种是在应用血液…

    09-19
    13
  • 乙肝是什么

    乙肝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病毒所致的肝炎,乙肝可以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肝炎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血液、直接接触以及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在急性…

    08-19
    33
  • 乙肝患者可以喝酒吗

    乙肝患者可以喝酒吗:   乙肝患者如果想让疾病不发展,酒精的摄入建议是0。现有很多研究发现,即使在正常人群中,酒精的摄入也会导致多种脏器的损伤,比如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肝脏功能的损害,…

    08-31
    10
  • 有哪些乙肝感染指标

    乙肝感染指标主要分为五种: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这些感染性指标可以确诊患者是否已经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的活性以及是否需要及时的进行抗病毒治疗。 乙…

    08-14
    20
  •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有什么区别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有什么区别: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有什么区别?乙肝是指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的携带者和乙肝患者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但两者的…

    10-08
    11
  • 乙肝疫苗怎么打

    乙肝疫苗作为预防乙肝的主要方法,还是很有必要注射的,注射方法一般是常见的0、1、6方案。即从注射第一针的时间开始,1个月后打第二针,6个月之后打第三针,在三针完成之后,如果乙肝五项…

    01-11
    11
  • 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

    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不过乙肝疫苗的注射也有许多注意事项,比如有发热症状、患有急慢性严重疾病、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应推迟注射疫苗。此外,如果本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

    08-20
    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