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是怎么回事

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是怎么回事: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其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DNA。HBV感染人体后,通过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进入肝细胞。
  侵入肝细胞后,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在细胞核内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以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即cccDNA。HBV以cccDNA为模板,转录成几种不同长度的mRNA。其中,二点一KB 、二点四KB大小的前基因组RNA可转录翻译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原是HBV包膜蛋白,是HBV黏附肝细胞的重要蛋白。机体免疫能力识别HBV后,HBV特异性B淋巴细胞针对HBsAg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可以中和外周血中的HBV包膜上的HBsAg,减少HBV感染人体后进入肝细胞内。

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是怎么回事相关阅读

如何预防乙肝病毒对核苷(酸)类药物发生耐药

乙肝病毒对核苷(酸)类药物产生耐药的原因与患者的感染状态、病毒复制水平及其抵抗力、药物的选择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关。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自幼感染,乙肝病毒在人们免疫功能还不能认识它们时“乘虚而入”,与免疫系统“和平共处”。

在没有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深深隐藏在肝细胞核内的乙肝病毒cccDNA很难清除,抗病毒药物疗效较差,容易发生耐药。因此,目前对于肝功能正常,无明显肝纤维化证据的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感染者暂不建议治疗,以免长期治疗后的病毒耐药。

在乙肝病毒复制中起重要作用的聚合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缺乏校正能力,且错配率较高,发生变异。病毒复制水平越高的患者药物很难将它们“一网打尽”,没有被药物彻底抑制的病毒在药物的“压力”下更容易发生氨基酸配置错误,导致病毒耐药性变异。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复制水平往往较高,容易发生耐药。

乙肝病毒的抵抗力与乙肝病毒的“准种”相关。乙肝病毒也和人一样,形态各异,“秉性”不同。医生们把一些“长得”相似的病毒称为一个“准种”,其中一些“准种”先天性就对药物的抵抗力较强。医生们的研究发现,这些抵抗力较强的病毒“准种”在治疗前就“预存”在感染者体内。好在这样的病毒“准种”较少,不占“优势”,因此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大多数病人是有效的。

但是,在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那些抵抗力较弱的病毒“准种”被抑制住了,而少数抵抗力较强的病毒“准种”不仅没有被抑制住,反而因长期与药物接触,发生了变异,锻炼得不怕药物攻击了,就成了“耐药株”。医生们的研究还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体内“预存”的病毒“准种”最复杂。所以,肝硬化患者也更容易发生耐药。

医生们把抗病毒药物比喻成为乙肝病毒设置的“屏障”。尽管药物不能清除乙肝病毒,但在这个“屏障”的阻碍下,病毒难以越过“屏障”复制后代。如果病毒发生了变异,“长了本事”,“跨越”过药物“屏障”,即是发生了耐药。因此,医生们也把这种“屏障”称为“耐药基因屏障”。不同的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屏障”有高有低。

拉米夫定的“耐药基因屏障”最低,病毒很容易“跨越”,耐药的发生率较高。治疗第1年,24%的患者发生耐药,第4年的耐药发生率高达67%,5年以后70%以上的患者都发生了耐药。其次是替比夫定,治疗2年的耐药发生率与拉米夫定治疗1年的耐药率相差无几,3年后其耐药率紧紧追上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的耐药率算中等的,在临床试验中5年的耐药率大约29%。

但一些国产仿制品耐药率可能高于原研产品。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为乙肝病毒设置的“耐药基因屏障”最高。这两种药物不仅对乙肝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很少发生耐药。恩替卡韦对于核苷(酸)类药物初治的患者,3年的耐药发生率仅1.7%;替诺福韦酯在国外的临床试验中,8年未检测出耐药相关的病毒变异。因此,被医生们称为“高效/低耐药”的药物,在我国2015年版《乙肝指南》中被推荐为初治患者的首选药物。

我们在治疗的开始就应该注意预防耐药的发生,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高效/低耐药的药物,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定期监测,发现耐药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成功。

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性生活应注意什么

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性生活主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采用安全的性生活方式,二是选择适当的生育时机,三是避免过度劳累的性生活。

所谓安全的性生活方式并不是提倡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性生活时都使用安全套。一是因为正常的夫妻生活传播乙肝的几率很低,而且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二是乙肝感染者是可以生育的,如果使用安全套,怎么能生小孩呢?但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避免婚外多个性伙伴及两种危险的性接触方式:肛交和月经期性生活。

肛交一般发生在同性恋中,肛交时常常会导致肛门严重损伤,容易传播乙肝病毒,尤其是肛交的被动者。如果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月经期阴道血液中含有病毒量较多,如果男性的阴部有损伤,容易被感染;如果男性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女性月经期免疫力下降,子宫内膜有损伤,也容易被感染。

乙肝病毒感染者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应注意避孕:

①无乙肝感染的一方尚未注射乙肝疫苗,或注射疫苗后尚未产生抗体应避免无保护的性生活,防止乙肝病毒的性传播;

②慢性乙肝活动期,肝功能异常时应推迟生育时间,尤其是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防止肝病加重;

③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应注意避孕,尤其是使用干扰素治疗期间,防止药物对生育产生影响。

乙肝病毒感染者应注意避免过频的性生活。过频的性生活无论对男性或女性都要花费很大的体力,还常常会影响睡眠。过度疲劳很可能导致肝病活动,肝功能异常。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性生活要有节制,保证晚上充足的睡眠,以免诱发肝病活动。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有什么区别

一位乙肝妈妈的孩子出生后患病住院,住院期间医生给孩子使用了丙种球蛋白。今天,这位妈妈来信问我,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有什么区别?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根据这种蛋白质在电泳中游动的速度,科学家们把球蛋白分为α球蛋白(甲种球蛋白)、β球蛋白(乙种球蛋白)和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三大类,其中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都属于丙种球蛋白,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

健康人的血液中含有各种抗体,如:麻疹抗体、水痘抗体、流感抗体、甲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抗体等。把健康人血液中的这些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提取出来,就可以制作成“人血丙种球蛋白”,把健康产妇胎盘血中的这些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提取出来,就可以制成“胎盘丙种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和“胎盘丙种球蛋白”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免疫缺陷疾病,提高人体抵抗力。

但是,“人血丙种球蛋白”和“胎盘丙种球蛋白”中的抗体是非特异性的,即没有针对性。其中包括着对许多疾病的抗体,但对每种疾病抗体的含量都很少;而且,所含抗体的种类也因不同来源的人体而有差异。因此,丙种球蛋白中可能含有乙型肝炎抗体,也可以不含乙型肝炎抗体;即使含有乙型肝炎抗体,但量也很少。所以,丙种球蛋白只能用于提高人体普遍的免疫力,而不能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全称应该是“高效价特异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这种球蛋白是从具有较高乙肝抗体水平的人血液中提取的,不含或很少含有其他抗体成分。它只针对乙型肝炎,能够提高人体对乙型肝炎的抵抗力,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用于乙型肝炎的母婴阻断。

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仅可以清除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污染到胎儿血中的乙肝病毒,还能抵御出生后新生儿和乙肝妈妈密切接触导致的感染。但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能治疗其他疾病,不能提高新生儿对其他疾病的免疫力。

这就是丙种球蛋白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所以,乙肝妈妈所生宝宝会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但如果孩子得了其他疾病,医生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可能会给孩子使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可能含有部分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可以起到补充部分乙肝抗体的作用。

乙肝治愈的新概念是什么

许多疾病在医学是上不可能或者是很难完全治愈的,乙型肝炎就是这样一种疾病。因此,医学上就出现了一个词:临床治愈(Clinical cure)。在上个世纪,还没有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时候,对于因乙型肝炎而住院的患者,只要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在出院的病历首页上我们医生就会在“临床治愈”的选项上打个“√”。这例病人就算“临床治愈”了,不管他体内的病毒是否消失。

现在,随着干扰素及核苷(酸)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乙肝病毒终于可以在药物的抑制下无法猖狂复制,甚至还可能从血液中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定义乙型肝炎的治愈呢?

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义: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是指“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或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肝组织学病变轻微或无病变。”这种临床治愈比上个世纪的临床治愈更进了一步,不仅要求肝功能恢复正常,而且还要求持续的HBV DNA检测不到。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专家提出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的一些新概念:完全治愈、功能性治愈和部分治愈。

①完全治愈(Complete sterilizing cure或Absolute cure):是指患者在治疗后HBsAg检测不到,HBV DNA清除,包括cccDNA及整合DNA的清除。

但是,就目前现有治疗手段而言,HBV感染完全治愈尚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有研究显示,HBsAg消失10年后,约14%的患者肝脏中仍可检测出cccDNA。因此,可以解释一些HBsAg阴性、抗HBs阴性或阳性、抗HBc阳性的者(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发生的乙型肝炎再激活现象。

 ②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是指有限疗程停药后HBsAg消失,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血清中HBVDNA检测不到。

这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功能性治愈和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义的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是一致的。研究显示,经干扰素类药物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获得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的乙肝患者停药后疾病复发的风险低,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显著降低。而且,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发生早的患者预后更好。

尽管目前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这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功能性治愈”的比例都没有超过10%,但近几年各国指南都把这种“功能性治愈”作为一种最满意的乙型肝炎治疗目标。经过医生和病人的共同努力,确有一些病人达到了这一目标。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努力研制的一些新药,也是希望帮助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达到这一目标的。

③部分治愈(Partial cure):是指停药后血清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但血清HBsAg仍可检出。

这种“部分治愈”就是属于那些经过治疗后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和持续HBV DNA检测不到几年以上,但HBsAg没有被清除,停药后没有复发的那些患者。这也是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之一。

慢性乙肝患者要多吃糖吗

建议慢性肝炎患者适量多吃糖,甚至葡萄糖,这是非常错误的。过去生活条件不好时,特别是六十年代,国家对肝炎患者多供应白糖,那时强调高糖饮食,以供给机体充足的热量。现在粮食充足、食物丰富,已没有必要高糖饮食。我们吃的粮食,不论大米还是面粉或是其他,经消化吸收后都是以葡萄糖的形式进入血液的,再额外吃糖,不论葡萄糖还是白糖(蔗糖)、果糖,对慢性肝炎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好处。而有意识地、经常地或大量地摄入白糖或葡萄糖,这些简单糖类很容易转化为脂肪,会使人发胖并患脂肪肝(《临床营养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反而对肝细胞不利。

一般认为,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减少脂肪摄入量、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并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既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又可使正常肝细胞免受脂肪损害。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粮食中的淀粉和甜食中的糖)在一些专业教材(如《生物化学》)上又被称为“糖”,于是有了慢性乙肝患者要适当多吃糖的说法,但此糖非彼糖,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增加粮食的摄入量,而不仅仅是多吃甜食或白糖(蔗糖)。

总之,慢性乙肝患者要多吃糖的说法完全是一个低级错误造成的:把碳水化合物(粮食中的淀粉和甜食中的糖)理解成了白糖。关于慢性乙肝患者要适当增加粮食的摄入量。

(0)

相关推荐

  • 怎么阻止乙肝传染给宝宝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所以对于孕期感染有乙肝病毒的患者,若是在怀孕后期肝功能比较差,要及时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则要注射乙肝疫苗。另外,乙肝产妇在…

    08-29
    11
  • 乙肝可以治愈吗

    很多人患上乙肝以后都觉得非常痛苦,心理受到的打击也非常大,患上乙肝是没有办法把病毒全部清除掉的,只能抑制病毒复合制,想要完全治愈非常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应该注意正确饮食,做好身…

    08-21
    14
  • 乙肝患者如何正确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

    治疗乙肝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主要以抗病毒类的药物为主。治疗乙肝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核苷类药物以及一些中成药,不同类型的药物都有其优点和弊端,患者在服用时要根…

    08-19
    12
  • 乙肝身上痒怎么办

    乙肝患者身上发痒,这种情况首先需要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来进行治疗,需要进行抗病毒、保肝自己消炎利胆等等方面的治疗,比如消炎利胆片等等药物治疗。其次,还可以借助一些抗过敏的药物治疗,包…

    08-20
    12
  • 性接触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性接触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

    11-15
    13
  • 乙肝是怎么得的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乙肝主要有四种传播方式,第一种是母婴垂直传播,得了乙肝的母亲可能把乙肝遗传给孩子,这种传播极少…

    09-19
    14
  • 乙肝怎么治

    乙肝怎么治:   一般情况下,治疗乙型肝炎,在没有发生肝硬化之前或者没有出现其它更严重的肝病之前,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肝损伤。就是患者有无明确的肝损伤。另外一方面是病毒有无…

    09-13
    13
  • 脂肪肝是乙肝吗

    脂肪肝并不属于乙肝,这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病症。不光这两种的病因完全不一样,同时发病机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治疗这两种病症的时候要针对性选择治疗方法。而个人如果想要针对这两种…

    11-01
    9
  • 成年乙肝疫苗怎么打

    在我国未成年人接种乙肝基本上是免费的,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会使得在未成年阶段没有这种乙肝疫苗或者是疫苗接种失败,因此就需要在成年之后再进行接种乙肝疫苗,成年之后的乙肝疫苗接种与未成年阶…

    12-16
    11
  • 乙肝怎么转阴

    想要让乙肝转阴,首先就得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就是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再就是可以使用抗炎保肝的药物以及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的药物。除此之外,乙肝患者也可以应用…

    08-21
    11
  • 乙肝传染途径

    乙肝传染途径:   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血液传播,是在占大多数的一个途径,血液传播并不是接触患者的血液,一定会被感染,如果本身接触者打过乙肝疫苗或者乙肝抗体的…

    09-08
    13
  • 乙肝一定都有症状吗

    并不是所有的乙肝患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都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在乙肝发病早期、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比较轻或者是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乙肝的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多…

    08-20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