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赘)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骨赘形成的促进因素主要包括力学因素、生化因素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

(一)力学因素

软骨的退行性变作为OA的一个特征性病理变化,其引起的关节力学失衡将促进骨赘的形成。软骨的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度下降,软骨厚度变薄,关节软骨失去原有生物力学特性,关节失衡,关节边缘非承重区受力不断增加,反复刺激关节边缘骨膜,最终导致关节边缘骨赘形成。这种变化是机体对关节力学失衡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此外,韧带损伤作为OA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其引起的关节力学失衡也将促进骨赘的形成。Hsia等通过非侵入方式断裂小鼠前十字韧带来构建外伤性OA模型,2周后发现韧带损伤的关节内有软骨性骨赘形成,而在8周时有骨性骨赘形成。

关于力学因素促进骨赘形成的机制,目前较为一致的理解是:维持关节力学平衡的重要结构发生退化或损伤使得关节失衡,引起关节内局部受到反复的力学刺激,从而促进关节边缘骨赘形成。这种机制也在骨赘动物模型的构建中得以证实和运用

(二)生化因素

除力学因素外,生化因素可引起关节微环境的变化,从而促进骨赘形成。

软骨退行性变主要由软骨细胞的代谢失调引起,主要表现为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相关细胞因子的失调,而这些细胞因子的失调引起的关节内微环境的变化将促进骨赘形成。在软骨退变过程中,软骨细胞表达修复相关的细胞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 ),增加将促进骨赘的形成。另外,滑膜炎引起的关节内微环境的改变也会促进骨赘形成。

 (三)力学与生化因素共同作用

在关节退变过程中,力学因素和生化因素常同时存在,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可促进骨赘形成。软骨退变及韧带损伤引起的关节力学失衡,导致非承重区关节软骨、滑膜以及关节边缘骨膜受到过度的力学刺激,引起细胞所表达细胞因子变化,这将作为生化因素诱导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增加关节面积。

骨刺(赘)形成的因素是什么相关阅读

哪些部位容易长骨刺

骨刺比较好发于人体的颈椎、腰椎、膝关节、脚跟,另外手指和手肘也是骨刺容易发生的部位。这是由于这些部位活动多,活动的幅度比较大,我们都知道机器用久了容易坏掉,同样的人体的关节活动久了,也容易发生病变。骨刺一般好发于这些活动比较频繁,活动度比较大的关节。由于这些关节长时间的反复使用,因此很容易出现磨损与退化,而身体本身也有一定的自我的修复和代偿能力,发生了磨损与退化的关节部位就容易导致钙质沉积,骨质增生,从而出现骨刺。骨刺是一种骨质增生的表现。我们通过X线光片,一般可以很明显的在关节的有些部位看到类似于长出鱼刺一样的尖状的、突出的骨质,这些突出的骨质就是骨刺。骨刺还可以引起一些并发症,主要是看它长到哪些地方。膝关节的骨刺可以引起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有些骨刺长在腰椎间盘、腰椎、神经根走行的部位,可以压迫神经,出现下肢放射性的疼痛等等很多的症状。

脚后跟长了骨刺怎么办

在进行X光片检查的时候,发现足跟部有骨刺长出,但是平时如果没有任何的不适,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我们平时只要注意减轻久站的时间。平时行走的时候,注意穿上厚底、软底的鞋子即可。但是当出现了由于足根部的骨刺导致的疼痛,那么就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治疗,这些治疗包括药物,自我康复的治疗。首先是足后跟的一些运动,具体的方法是面朝墙,挺直身体,双手扶住墙壁,将一只脚的脚趾贴在墙面,两脚距离大约一步。这样不停的练习,为直角一次连续三次,一天进行大约十次。另外一种运动,就下蹲运动,我们可以距离墙壁一步的地方,双手要伸直,服贴于墙面上,然后缓缓的下蹲,保持这种姿势30秒,然后回到起始的位置。每次练习三组,还有一种运动办法叫做足底伸展运动。我们可以坐在床边或者椅子上,两只脚向前生长,弯曲膝盖,同时用手掌将脚趾朝膝盖的方向进行伸张,每只脚可以练习三次。当这些自我运动的办法不能缓解疼痛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局部痛点药物注射,用的成分主要包括利多卡因局麻药物,还有曲安奈德固醇类激素。一般通过这样的治疗以后,疼痛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缓解。还可以进行各种物理治疗,也有助于足跟骨刺导致的疼痛的治疗。

长了骨刺不治疗会怎么样

并不是所有的骨刺都需要治疗的,有些骨刺并没有产生任何的症状。骨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骨质增生所导致的骨赘形成。可以对骨质增生进行治疗,治疗骨质增生的主要办法是补钙,多增加运动,增加日晒的时间,然后可以进行一些药物治疗,包括比较常用的骨松宝、骨化醇等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缓解骨质增生引起的骨刺,并且可以减少骨刺引起的并发症,骨质增生如果很好地得到治疗可以让骨刺的进展并不会那么快,也不会形成很多的并发症,骨刺给人体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来源于它的并发症,如果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相反如果不进行治疗,并发症可能会发生的比较严重。例如膝关节,这个地方如果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骨刺,可以引起骨性关节炎。腰椎颈椎这些地方如果发生了骨刺,引起了神经根的压迫,或者神经出口的地方,这个地方叫神经根管,也可以造成骨质增生引起的骨刺引起的神经根管狭窄,导致神经根出口变得很小,引起神经根的压迫,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疼痛或者麻木这些症状,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对骨质增生进行及时的治疗。

如何治疗颈椎骨刺

颈椎骨刺的治疗主要是针对骨质增生、压迫的治疗,单纯的骨刺不需特殊治疗。骨质增生会导致颈椎部神经出现症状,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减轻症状。也可采用理疗、烤电、热敷、牵引等方法缓解症状。当症状无法缓解时需通过手术治疗。

足跟骨刺指的是什么

足跟骨刺是常见的骨刺之一,跟痛是最主要的症状,它是由于身体的慢性的积累的损伤导致,多数的情况不需要处理,日常预防可以穿合适的鞋子,用软鞋垫、晚上多泡脚等,如果出现疼痛可以选择中药泡洗、烤电理疗、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

(0)

相关推荐

  • 脚后跟长骨刺怎么治疗

    脚后跟长骨刺怎么治疗:   脚跟骨刺主要是跟骨退变所引发的,从而就会在跟骨部位有明显的骨质增生出现,从而刺激跟骨周围的软组织,引发足跟部位有明显的疼痛、压痛。特别是在休息后以及晨起…

    09-25
    14
  • 骨刺是不是病

    关于骨刺到底是不是病,这个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当人体产生骨刺以后,如果出现了症状,并且症状让人难以忍受,那么这就是疾病的情况。很多人长了骨刺,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及不疼痛,也没有肢体的…

    12-11
    12
  • 小针刀的副作用

    很多人对于小针刀手术不是特别了解,其实这种手术属于一种刺入性的手术,是在一种看不到的情况下进行的,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那么这些副作用通常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边做一个大概的介绍。 首…

    12-01
    43
  • 骨刺是怎么形成的

    骨刺是骨科疾病里面的一种,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问题,患者会出现疼痛以及行动方面不方便的症状,骨刺的形成和年龄因素有关,可能是长时间劳损,姿势不正确或者个人身体体质原因导致的,想要治疗…

    12-20
    14
  • 脚后跟长了骨刺怎么办

    在进行X光片检查的时候,发现足跟部有骨刺长出,但是平时如果没有任何的不适,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我们平时只要注意减轻久站的时间。平时行走的时候,注意穿上厚底、软底的鞋子即可。但是当出现…

    12-12
    10
  • 长了骨刺不治疗会怎么样

    并不是所有的骨刺都需要治疗的,有些骨刺并没有产生任何的症状。骨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骨质增生所导致的骨赘形成。可以对骨质增生进行治疗,治疗骨质增生的主要办法是补钙,多增加运动,增加日晒…

    12-13
    19
  • 足跟痛就是骨刺导致的?out了

    在骨科门诊经常遇到一些中老年人,会有 “足跟痛”。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脚跟第一次着地,就感到针刺样疼痛,多数人在步行一段时间后,疼痛的症状会自行缓解,但继续活动后,疼痛症状又会出现甚…

    11-26
    10
  • 骨刺的治疗方法

    骨刺属于退行性病变,主要病因是因为患者的软骨出现破坏而导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龄也会逐渐增长,过于老化的骨头会诱发多种骨质疾病,其中骨刺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一旦患有骨刺,患者…

    10-26
    11
  • 脚板痛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经常性出现脚板疼痛现象,其实这类疼痛的现象本来就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骨刺引起,也有可能是因为脚部神经而导致,当然也有一些人可能是因为脚部出现了…

    10-25
    11
  • 骨刺平片指的是什么

    骨刺平片就是骨刺在普通X线光片上能够看得到的,特别是年轻人,在第一次拍片的时候,医生就会告诉你片子上有骨质增生或骨刺的部位。做CT检查或者核磁也能够发现骨刺增生或骨刺的存在,而普通…

    12-14
    18
  • 从哪些症状可以看出患有骨刺

    骨刺是人体退行性疾病的表现,慢性积累的自我损伤修复的结果。骨刺的症状表现与骨刺发生的部分密切相关,足跟部的骨刺会导致足底疼痛,膝关节附近骨刺会导致上下楼困难,蹲起活动障碍等,严重影…

    12-14
    12
  • 骨刺要做什么检查

    骨折的诊断可以说是非常容易。对无症状的骨刺,X光片既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骨刺的大小及位置,在X型光片上,一般骨刺会呈现在光滑关节部位的间隙内,出现突出的刺一样的骨质增生突起,这时就可…

    11-17
    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