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穴的位置在哪里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是人体督脉上的一个穴位。上星穴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个穴位,主要可以治疗头面部的一些疾病。上星穴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还有额神经分支。头痛、头晕、眼睛干涩不适,以及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塞不通的时候,上星穴治疗效果非常好。在医院主要是用针灸的方法,或者是按摩的方法来治疗;在家里如果有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自我按摩,这些症状也能够得到缓解。

上星穴的位置在哪里相关阅读

风府穴

风府穴,别名舌本、上椎、惺惺、鬼枕穴,在开始长头发的地方。

【定位归经】
  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属人体督脉。
  取此穴时通常采用俯伏、俯卧或正坐的取穴姿势,风府穴位于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疏风通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伤肌肤经络。
  (2)足不仁:风府穴配腰俞穴治足不仁。
  (3)癫狂、多言:配昆仑穴治癫狂、多言。
  (4)鼽衄:配二间穴、迎香穴治鼽衄。
  (5)舌强难言: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治舌强难言。
  (6)风寒感冒:配风门穴、风池穴、列缺穴、合谷穴、复溜穴治风寒感冒。
  (7)后头痛:配后溪穴治后头痛。
  (8)目妄视、狂走:配阳谷穴治目妄视、狂走。
  【保健方法】
  风府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几种保健方法:
  (1)针刺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一般针尖向下颌方向斜刺0.5~1.0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2)按摩法:可以用食指点着揉;用双手中指点按或者拇指点按,每天点按2次,每次3-5分钟。用食指和拇指按摩风府穴30~40下可治疗感冒。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腰腿疼痛
  中医认为腰腿痛多为风寒湿邪,邪客经脉;气滞血瘀导致经脉不通所致。根据针灸疾病的远治法,常取风府穴采用针刺疗法,在治疗的同时主动或者被动活动患处,可以达到疏散风寒,痛经活络,达到止痛的目的。
  (2)头晕头痛
  风府穴有微内外风的结聚之所,经常按摩刺激风府穴可以用来自我保健,祛风散寒,防止头晕、头痛,达到养生的目的。
  【注意事项】
  (1)在按摩风府穴的时候,可以低下头,女性用左手将头发向前揽起,用右手拇指按摩,其余四指在头上部固定住。这样大拇指可以得力,稍微用点劲,每次按摩30~5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头痛症状。
  (2)这个穴是禁灸的,也就是说一定不能艾灸。火借风势,会更加猖狂,在体内乱窜。
  (3)按揉风府穴之前需要端坐在椅子上面,然后再用食指或者中指的指腹来按揉风府穴,点揉的时候动作一定要均匀,力度也应该均衡要有渗透性,让力度能够达到局部。组织深处。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点揉时切忌摩擦头皮或头发。

承浆穴

承,承受也。浆,水与土的混和物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承浆穴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

【定位归经】
  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口眼歪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消渴嗜饮,小便不禁,癫痫。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承浆穴配委中穴治衄血不止。
  (2)承浆穴配风府穴治头项强痛、牙痛。
  (3)承浆穴配禾髎穴、牵正穴、风池穴治面瘫。
  (4)承浆穴配廉泉穴治流涎。
  (5)承浆穴配劳宫穴,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作用,主治口舌生疮,口臭口干。
  (6)承浆穴配风府穴,有疏风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感冒,头项强痛,牙痛。
  (7)承浆穴配委中穴,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不止,牙齿出血。
  【保健方法】
  承浆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几种保健方法:
  (1)刺灸法: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针刺方法:一般直刺0.3~0.5寸。斜刺0.2~0.3寸。
  (3)艾灸方法:艾条灸5~10分钟。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皮肤松弛
  承浆穴位于下唇和下颚正中间的凹陷处位置,它对体内荷尔蒙的分泌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为该穴位进行按摩,可以保持面部肌肤的紧致度,对预防面部肌肤松弛很有好处们,所以尤其是我们女性朋友们,为了自己的皮肤的健康,更是可以经常性的按揉承浆穴这个穴位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防一些皮肤疾病,更是可以促进皮肤的紧致的。
  (2)肠胃病症
  承浆穴的主要功效就是帮助我们促进肠胃的健康,所以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肠胃疾病是可以通过按揉承浆穴来缓解的,当然,日常按揉承浆穴,还能够预防肠胃病症。承浆穴主治输通帮助大肠协调、帮助膀胱排出多余水分。
  【注意事项】
  (1)从年龄上来说,艾灸承浆只适合用于中老年人。
  (2)艾灸承浆的时间可以稍长,一般15-20分钟都可以,以颈部感到温热或颈部感觉舒适即可。

百会穴

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属督脉。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位于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定位归经】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功能主治及配伍】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中风失音:配天窗穴治中风失音不能言语。
  (2)小二脱肛:配百会、长强穴、大肠俞穴治小儿脱肛。
  (3)尸厥、卒中、气脱:配百会、人中穴、合谷穴、间使穴、气海穴、关元穴治尸厥、卒中、气脱。
  (4)癫痫:配百会、水沟穴、京骨穴治癫痫大发作。
  【保健方法】
  百会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几种保健方法:
  (1)按摩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高血压的朋友用此方法,每天坚持,可以使血压稳定并降下来。对于低血压患者,刺激百会穴可以起到升提血压的作用。
  (2)艾灸法:百会之所以叫百会,就有一穴开百穴开的功能。艾灸的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时间一般是30分钟左右,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准。
  (3)针刺法:一般沿皮刺0.3~0.5寸。若小儿囟门不合及脑积水患者慎用。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头痛
  按压头顶的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能让全身气血通畅。
  (2)鼻炎
  左手食指和中指分开,放在百会穴两侧,右手拿点燃的艾条,距离百会穴10cm~15cm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天一次。同时配合揉迎香穴,口禾髎,揉耳后高骨,掐合谷穴。
  【注意事项】
  (1)艾灸之后我们不要立即冷水洗手或者洗澡,最好半小时之后再进行,即使是现在比较热的夏天也是不可以的,艾灸之后还需要多温开水,不能和冷水或者冰水,这样才能有利于器官排毒。
  (2)在施灸之前我们需要注意体位,找一个自然的舒适的位置,并且保证穴位的准确性,并且在施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力集中一些,避免分神,艾条移开穴位,这样才能保证效果。

肩髃穴

肩髃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灵枢·经别》。此腧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有疏经通络,理气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瘾疹等病症。肩髃:髃,髃骨,为肩端之骨。此穴在肩端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故名。

【定位归经】
  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此穴;或者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功效主治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保健方法】
  肩髃穴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了,相信我们很多的朋友们生活中都是见过肩髃穴的,适当的按揉肩髃穴还可以促进大家的身体的健康。
  (1)按摩法:按摩时可以取仰卧位,放松肩膀,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揉本穴或者以中指指腹点揉本穴,每次3-5分钟。自我按摩时先将对侧手搭于肩上,四指尽量展开抓牢肩部,掌心贴紧肌肉,用大拇指在肩髃穴的位置作旋转按摩。按摩结束后,可以对肩髃穴周围的肌肉做适当的揉捏以消除不适之感。
  (2)拔罐法:刺激肩髃穴可以选择拔火罐,每次拔火罐的10-15分钟即可,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局部皮肤的损伤。
  (3)针刺法:透极泉穴,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2~3寸。治岗上肌腱炎时,垂臂,针与穴位下外侧皮肤呈50度夹角,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水平方向针刺1.0~1.5寸,针刺2寸时,可刺入冈上肌。
  斜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向肩内陵、肩、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
  横刺,上肢外展牵制时,可向三角肌方向透刺2~3寸,臂部酸胀。
  (4)艾灸法:将点燃的艾灸一端悬于肩髃穴之上,垂直对着皮肤,距离皮肤表面约两到三厘米,以皮肤感觉温和但无灼痛感为度。每次艾灸10-20分钟,至局部皮肤有红晕即可停止。
  (5)温针灸法: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在针刺肩髃穴得气后的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导致的肩关节痹痛等。
  【主治病证】
  (1)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2)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配伍应用】
  (1)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2)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3)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4)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5)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6) 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日常保健,尤其适用于以下体质的人群:
  (1)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怕冷,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出现痉挛。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合用肩髃穴针灸法。
  (2)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骤发骤停,疼痛部位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 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存在扳机点,周期性发作,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合用肩髃穴温针灸法。
  (3)肩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色改变。其早期常表现为患手出现肿胀,产生明显的运动受限,手指变粗,皮纹消失,皮肤呈粉红色或紫红色,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手被动旋后,腕背伸受限,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合用肩髃穴针刺法。
  【注意事项】
  (1)按摩肩髃穴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皱纹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与皱纹呈直角运动,也就是顺着肌肉的走向。
  (2)按摩肩髃穴时使用的手指:按摩时以中指和无名指在皮肤上轻轻画圈,轻到再轻就无法触摸的程度,手指移动要有韵律感,切忌过分摩擦表皮
  (3)按摩肩髃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毛孔张开时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洁面后按摩。

云门穴

云门,经穴名。出自《素问·水热穴论》。属手太阴肺经。。云,云雾。门,门户也。云出天气,天气通于肺。穴为手太阴脉气所发,位于胸膺部内应上焦肺气,为肺气出入之门户,故名云门。

【定位归经】
  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功能主治及配伍】
  功能:宣肺止咳,化痰散结,泻四肢热。此腧穴位于胸部,为肺脏脉气所发之处,内应肺脏。可调畅肺脏气机,调理肺脏功能,故有宣肺止咳,化痰散结之功效。此穴可疏调肺经经气,通经活络,故可泻四肢热。
  主治:咳嗽、气短、喘不得息、胸满、胸中烦热、胸痛、引缺盆痛、伤寒四肢热不已、瘿气、疝气上冲心、暴心腹痛、胁痛引背、肩痛不举、四肢逆冷、脉代不至。
  【保健方法】
  (1)针刺云门穴法:云门穴直刺0.5-1寸,局部酸胀,可向前胸及腋下放散。针刺时不可向内深刺,以防刺破肺脏,造成气胸。
  (2)艾灸云门穴法:云门穴艾条灸5-10分钟,云门穴艾炷灸3-5壮。
  (3)按摩云门穴法:按摩时可以用大拇指按住云门穴,如果你感觉穴位局部酸胀疼痛,即是按准了穴位,手指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深按,保持十秒然后松开,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一次按摩云门穴100下,也可采用按揉的方法,将穴位一侧的手臂抬起,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放在云门穴的位置,然后做环状运动,轻柔的旋转按压,每一次按压可以先顺时针转100下,然后再逆时针转100下。
  (4)日常保健:用一个手的三指轻轻搭在中府、云门附近,轻轻地按揉,同时这一侧的手做一个扩胸运动就可以了。
  【穴位配伍】
  (1)咳逆、喘不得息:云门、人迎、神藏(《针灸资生经》)。
  (2)短气:云门、风门、热府、肺募、巨阙、期门(《针灸资生经》)。
  (3)胸中痛: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备急千金要方》)。
  (4)四肢热:云门、髃骨、委中、髓空(《素问·水热穴论》)。
  (5)肩痛不能举:云门、秉风(《针灸资生经》)。
  (6)胸肌风湿症:云门、中府、天池、支沟、极泉(《针灸学手册》)。
  【适用人群】
  常用于青年和老年人日常保健,尤其适用于以下体质的人群:
  (1)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多在急性期发作,发热、头痛、不适。持续3~5天。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合用按摩云门穴的手法。
  (2)肩背痛:背部有隐约麻痛不适,肩背部筋脉、肌肉作痛。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合用艾灸云门穴的方法。
  (3)胸痛:压榨性胸痛、肩部(单侧或双侧)、下颌部或背部疼痛、气急、皮肤湿冷、恶心、头晕等。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合用针刺云门穴法。
  【注意事项】
  (1)【云门穴的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2)【云门穴的针刺方法】:云门穴,直刺0.5-1寸,局部酸胀,可向前胸及腋下放散。针刺时不可向内深刺,以防刺破肺脏,造成气胸)。《针灸甲乙经》:“刺太深,令人逆息,不能食。
  (3)【云门穴的艾灸方法】:云门穴,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4)【云门穴的日常保健】:用一个手的三指轻轻搭在中府、云门附近,轻轻地按揉,同时这一侧的手做一个扩胸运动就可以了。注意:此穴是不能随便拍打的,容易伤到肺。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攒竹穴

    攒竹穴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面的一个穴位,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

    11-21
    15
  • 什么是列缺穴

    列缺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列缺在腕部,腕部有一小骨缝,手臂平放时裂缝打开,有一个缺陷,称为列缺穴。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者自…

    12-18
    35
  • 什么是合谷穴

    合谷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是在手的背侧,第二掌骨的中点下缘位置,就是合谷穴。在按压合谷穴的时候,有明显的酸胀感觉。合谷穴在临床上非常常用,治疗的疾病范围也很广。…

    11-21
    10
  • 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外关穴在临床上用的非常多,它的作用主要是疏风清热、活血止痛、通经活络。外关穴主要治疗感冒、发热等一些热病,还有头痛、耳鸣、耳聋等这些头面和五官科的病症;还可以用于肋间神经痛和颈肩部…

    11-21
    12
  • 合谷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合谷穴平时在家里做保健的时候,可以经常的揉按、按压它。比如感冒引起的头痛,上火时候引起的牙痛,还有咽喉疼痛,都可以揉按合谷穴来进行治疗。揉按的方法是用大拇指的指尖,放在合谷穴部位上…

    12-14
    25
  • 合谷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合谷穴平时在家里做保健的时候,可以经常的揉按、按压它。比如感冒引起的头痛,上火时候引起的牙痛,还有咽喉疼痛,都可以揉按合谷穴来进行治疗。揉按的方法是用大拇指的指尖,放在合谷穴部位上…

    12-17
    23
  • 气海穴在什么位置

    气海穴是人体养生保健的一个常用穴位,在医院里主要是用针灸和艾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患者在家里也可以用按摩或者是艾灸的方法进行自我保健。气海穴的位置在人体下腹部的中线,下腹部中线脐下1…

    11-15
    13
  • 合谷穴在什么位置在哪里

    合谷穴的位置在手的背侧,就是在第二掌骨的中点下缘的位置。用手按合谷穴,可以有明显的酸胀感觉,简便的取穴方法可以有:用手的大拇指,然后放在这两个拇指和食指之间,拇指指尖到的这个位置,…

    11-16
    19
  • 三阴交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阴交是人体最常用的保健养生的穴位之一,它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三阴交穴对肝、脾、肾三经,都有一个调理的作用。所以,患者平时在家里自己作为保健,也可以按摩三阴交穴位。经常按摩三阴交,…

    11-21
    16
  • 迎香穴的位置是什么

    迎香穴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个穴位,它主要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还有感冒引起的鼻塞不通等一些鼻病,它还可以治疗面瘫。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两旁的鼻唇沟处,如果用手摁着迎香穴,就会有明显酸…

    11-20
    6
  • 迎香穴的作用与好处有什么

    迎香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穴上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在鼻翼两旁的鼻唇沟处。迎香穴的作用主要是能够通鼻窍和活血通络,所以在临上主要用它来治疗鼻塞、鼻出血和急慢性鼻炎这些鼻病。另外,它还可…

    11-20
    10
  • 攒竹穴有什么作用与好处

    攒竹穴在临床上也非常的常用,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明目、清脑、活血止痛。攒竹穴是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为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

    11-15
    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