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才能祛湿,清热,止痒

夏天常饮食不节,摄入太多寒凉食物,或者过食肥甘厚味,像烧烤、油腻食物等,使得湿热内蕴,损伤脾胃;另外,天气炎热,心情烦闷、暴躁或者思虑过度,也会劳伤心脾。《黄帝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可见,脾失健运,运化失常,湿热内聚,同时又受到暑湿的侵扰,内外合邪,不能疏泄于外,就只能熏蒸肌肤,当循经络流窜至手掌时,就表现出人们所看到的“蚂蚁窝”了。

那要如何调理才能祛湿清热止痒呢?给大家介绍几个穴位,不妨试—试。

(1)按摩劳宫穴。用左手大拇指指端顶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垂直向下按压,其余的手指则按压在手背上,力度由轻到重,一压一松,持续1~2分钟即可。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同时又是荥穴。中医认为,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经常按摩劳宫穴,可以强壮心脏功能。

合谷穴

鱼际穴

2)搭配按摩合谷穴和鱼际穴,可以清热利湿、活血护肤、止痒等。合谷穴是手阳明经之原穴,它可以疏通其所在局部气血的运行。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处,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的凹陷中。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同时,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故合谷穴还具有活血理气、清热利湿的作用。鱼际穴是肺经的荥穴,肺为水之上源,因此,鱼际穴也可以清湿热。

(0)

相关推荐

  • 中药山麻黄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中药大辞典》:山麻黄 拼音Shān Má Huánɡ 别名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植物分类学报》6(1):14…

    12-29
    22
  • 青光眼怎样预防

    想要预防青光眼要注意全面的进行,首先要注意保护好眼睛,另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愉快的情绪,平时要检查体育锻炼,要注意合理运动,不能过过劳累。最后要注意饮食方面进行调理,不能暴饮…

    11-26
    17
  • 中药樝子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中药大辞典》:樝子 拼音Zhā Zǐ 别名和圆子(《雷公炮炙论》),西南木瓜(《中药志》)。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果熟时采摘,纵剖为两半或数片,晒干或…

    12-10
    16
  • 什么是汗证

    所谓的,汗证属于一种不正常发汗的不良症状,会诱发很多不良症状的发生,首先是掌跖多汗症,会导致患儿受到轻微刺激就大汗淋漓;其次是腋窝多汗症,会导致患儿大量流汗;其次是腋窝多汗症;最后…

    11-03
    14
  • 面部湿疹怎么办

    面部出现湿疹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症状可能和患者饮食、或受细菌感染等因素而导致。面部出现湿疹会对患者影响很大,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健康出现异常,所以发现面部出现湿疹时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面…

    11-28
    20
  • 抑郁患者有什么表现

    抑郁患者有什么表现:   抑郁是负面情感增强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显著和持久的情绪低落、悲观,轻的患者会闷闷不乐,没有愉快感,高兴不起来;重的患者有痛不如生的感觉,有悲观厌世、度日如年…

    11-30
    86
  • 膝关节炎吃哪种药好

    膝关节炎吃哪种药好:   膝关节炎吃药是吃药的,主要是进行一些规范的一些预防,比方说减轻体重,加强肌肉锻炼,这是(在)这些基础之上再吃药。   第一个药物是一个非甾体的抗炎药,比方…

    12-20
    21
  • 小孩矫正牙齿注意事项

    小儿牙齿正畸首先注意是需要进行口腔清洁的工作,尤其在佩戴固定矫治器的情况下,因为固定矫治器需要在牙齿上粘带环、托槽,然后放置弓丝、结扎丝等正畸的装置,造成了清洁的不便,不便于清洁牙…

    11-17
    15
  • 心肌梗死怎么护理

    心肌梗死怎么护理:   心肌梗死护理很重要,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就分为心肌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护理。   急性期(的护理),首先是卧床、给氧、安抚情绪,必要的时候镇痛。另…

    12-04
    14
  • 体温计打碎了会中毒吗

    体温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当身体有发烧症状的时候,用体温计来测量就可以判断身体状况,如果体温计打碎了,那么就需要及时的清理干净,一般都不会造成中毒的情况出现,所以不必过于慌张。 大家…

    11-29
    22
  • 珍珠明目滴眼液注意事项

    使用珍珠明目滴眼液的注意事项包括:不可以长期使用,用药期间要清淡饮食,滴眼睛时避免滴眼液瓶口接触眼睛、眼睫毛,保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开口后保存期最长不超过一个月;过敏者禁用,用药出…

    12-03
    30
  • 艾灸是怎么回事

    艾灸就是把点燃的艾条或艾柱靠近穴位熏烤,利用温热、轻度灼痛刺激,达到局部刺激、调节免疫功能、温经通络、驱寒散结的作用。一般有寒凝血滞、外感风寒、脾肾阳虚、气虚下陷等问题时,都可以选…

    11-20
    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