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闷胀满、恶心呕吐,生用外治疖肿。
【半夏的别名】
三步跳、三叶半夏、三叶老、麻玉果、燕子尾。
【半夏的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地下块茎球形。基生叶三出复叶,小叶椭圆状披针形,常在三片小叶联合处和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珠芽。初夏抽花茎,肉穗花序,为绿色佛焰苞包围,雌花位于花序下部,雄花在上部,花序先端附属物细长,伸出苞外。浆果卵圆形,顶端尖。夏、秋采块茎,放于筐内,浸入河中撞去外皮,洗净晒干,即为生半夏。将生半夏浸泡1?2天,沥干,用生姜汁拌匀,加明矾粉拌匀,放缸内腌3?4天后,加水再腌3?4天,然后洗净,切片晒干,即为制半夏。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潮湿肥沃的沙质土中。
【半夏的性味】
辛、温。有毒。
半夏的附方
附方1:慢性咽炎。
方药:制半夏5克,食醋250毫升。
用法:将半夏砸碎,加食醋浸泡24小时,加热三四沸,去渣,加苯甲醛0.25克,过滤,瓶装。每次10毫升,加开水稀释服,每日2?3次。
附方2:失眠。
方药:制半夏12克,秫米(小黄米)60克,胸膈胃脘满闷、舌红苔黄者加莱菔子120克。
用法:水煎,睡前服,每日1剂,重者可早、中、晚各服1剂。
附方3:病毒性心肌炎。
方药:制半夏18克,生姜24克,茯苓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方4:小儿口涎外流。
方药:生半夏、陈醋适量。
用法:将生半夏烘干,研细末,加陈醋调成稠糊,睡前贴于两足心,加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去掉,连用3?5次。
附方5:湿痰咳嗽。
方药:制半夏9克,黄荆子15克,生姜3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方6:扁平疣。
方药:生半夏、斑蝥各等份。
用法:共研末,用10稀盐酸调成糊备用。用时将疣体消毒,用梅花针刺出微量血,将药涂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