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脾阳虚:
脾阳虚,这是中医证候名,又称脾虚寒症,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症候。它的病因主要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者因过食生冷,外寒之重,过用苦寒,久之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脾阳虚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有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花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者四肢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等。
什么是脾阳虚相关阅读
脾虚肾虚吃什么食物
脾虚肾虚吃什么食物:
大家知道脾是人体后天之本,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虚患者经常表现是面色萎黄、无滑、感觉体倦乏力、没有力气,而且一般形体消瘦、厌食、偏食消化不良,大便经常有一些消化不了的食物残渣,或者是大便不成形。脾虚到一定程度往往会累积到先天之本,就是出现肾虚,不止出现消化问题,往往还会出现腰酸腿软,双下肢怕凉等等,还有生殖系统问题。对这一部分脾虚肾虚患者来说,平时应该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呢?
山药可以多吃一些,山药有健脾和胃功效,同时还能益肾。如果山药可以和莲子一起煮着吃效果会更好。现在研究发现,山药具有可溶性纤维,就推迟胃内食物排空作用,吃完之后还可以控制血糖升高,所以对脾虚、脾肾不足糖尿病病人也有一定疗效。脾虚肾虚患者平时还可以多吃点鱼、虾、韭菜这样助肾阳食物,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也是补肾上佳选择。对于脾虚肾虚患者,冬天时候可以多吃一些偏温热性补肾壮阳食物,但是在日常饮食中注意不要吃得过于油腻,不要因为要补脾健肾,就要吃高嘌呤含量的食物,注意要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尽量不要喝酒和饮用与酒精有关刺激性饮料,注意饮食均衡平等和营养充沛。
脾虚如何调理
脾虚如何调理:
脾虚有很多症状,常见的症状有神疲乏力,少食懒言,便溏腹泻。脾虚患者可以通过服药的方法来治疗脾虚,常见的药物包括党参、黄芪、山药,这些药物都可以补益脾气,治疗脾虚症状。
脾虚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来治疗脾虚,比如选用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进行针灸来治疗脾虚。脾虚患者还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来治疗脾虚,艾灸的穴位可以选取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总之,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脾虚非常有效。
冬天手脚冰凉怎么办
冬天手脚冰凉怎么办:
冬天手脚冰凉很常见,最典型、最常见的原因是脾肾阳虚,手脚在中医中叫“四末”,《伤寒论》有四逆汤症,就是手脚冰凉,主要是脾肾阳虚。四逆汤的主要成分是干姜、附子和甘草。在临床中,患者脾阳不足、肾阳不足容易拉肚子、怕冷、面色比较苍白,这些都是四逆汤的适应症,在临床中还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温胃舒等药物来治疗脾肾阳虚。
还有一些患者比较瘦弱、面色比较青黄、手脚冰凉、脾气比较大,这是中医讲的肝气淤,临床表现是爱生气、手脚凉,中医说阳气不达“四末”,肝气太旺会阻碍阳气通达,温暖人体的四肢末梢,就像暖气一样,不足以让手脚保持温暖的状态,这时用一些疏肝理气的药,如逍遥散、四逆散来疏通人体的肝气,让气血通达,手脚就温暖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内在有热,隔拒人体的阳气,导致的手脚冰凉,表现为冬天和夏天手脚都是凉的,这时用一些清火的药,反而患者手脚就不怕凉了。这是临床中几个常见的情况。
脾虚调理
脾虚的调理原则主要是健脾胃祛湿。因为脾脏比较忌生冷、寒凉,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及酒类和肉类。暴饮暴食也可以伤脾胃,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从而产生湿气。在饮食中平时可以多食用山药、大枣、小米、扁豆等具有健脾的食物。在药物方面可以服用四君子丸或者是六君子丸这样有健脾作用的药物。这也是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同时调整脾虚还可以选择按摩足三里穴位,足三里穴位有健运脾胃的作用,它的位置在外膝眼的下方四指的位置,每天按揉50次可以起到健运脾胃、调整体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