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疼痛感是非常剧烈的,很多患者都无法承受,所以在患有胆囊炎的时候就特别担心,其实患有胆囊炎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果了解其原因平时加以预防,那么是可以降低患病几率的,发生的时候也可以对症下药,那么胆囊炎的原因都有哪些?
1、胆囊炎的原因
细菌从胆道到达胆囊,或者是通过血液循环,淋巴管等途径进入胆囊,然后出现感染,造成胆囊炎的病菌有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粪肠球菌等等。化学刺激、胆囊管梗阻也是重要的原因,导致高浓度的胆汁酸盐损伤细胞,加重炎症。
现在人们都喜欢睡懒觉,所以经常不吃早餐,空腹的时间太长就容易使胆汁分泌减少,这样胆酸也会减少,胆固醇因为饱和状态就会在胆囊中不断的沉积,形成结石,所以平时一定要吃早餐,对胃部有好处,还可以预防胆囊炎的发生。
2、胆囊炎的预防
胆囊炎患者不可以吃的太饱,如果暴饮暴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早餐胆汁分泌过多,胆囊就会因为强烈的收缩而发生疼痛,出现炎症,所以平时饮食要有规律和节制,不可以暴饮暴食,还要均衡的摄取营养。
不建议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脂肪类的食物会将胆汁的成分进行改变,这样胆固醇和胆色素也会增加,容易形成结石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减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胆囊炎患者除了预防之外,还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一般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建议去医院检查以后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药物一定要按时按量的去吃,否则会达不到药效。
胆囊炎的原因都有哪些相关阅读
胆囊炎吃什么消炎药好
胆囊炎吃什么消炎药好:
胆囊炎的治疗可以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种,保守治疗有两个原则:一是要先暂时的禁食水;二是抗生素的使用,一般来说对于胆道系统的感染,推荐头孢类的抗生素,这个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不同类的抗生素,如果病情相对较轻,可以选择二代的头孢,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选择三代的头孢,对于头孢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喹诺酮类的药物,急性胆囊炎的病情早期可以根据经验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如果病人病情比较重,在早期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之后,根据培养的结果选择相应的敏感药物。
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保胆手术
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保胆手术:
对于胆囊的良性或者是恶性疾病,建议要做根治性的胆囊切除手术,而不是任何形式的保胆手术。原因是保胆手术之后,复发率较高,胆囊功能受损,患者不得不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对于某些恶性的潜在疾病,保胆手术更是大大的增加了患者的风险。
但是在某些情况之下,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胆囊切除,比如患者高龄或者急性炎症而导致明显的胆囊淤胆,出现急性胆囊炎,胆囊有穿孔风险时,可以采取胆囊造瘘,胆囊穿刺引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胆囊内压力过高,控制炎症,缓解病人的症状。炎症消退之后,一般过2到3个月可以采取二次手术来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炎有什么症状
胆囊炎有什么症状: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又包括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者由于胆囊穿孔,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由于胆囊结石刺激胆囊或者是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胆囊功能异常,称为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胆囊形态、胆囊结石的时间、具体的诱发因素以及胆囊炎症的程度。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突然发作的右上腹疼痛,同时伴有发热,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升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可能出现胆囊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发热继续出现,腹痛症状持续加重。急性胆囊炎缓解之后,进入到慢性期,主要以右上腹的隐痛,消化不良,进食后腹胀,特别是进高脂肪食物容易出现腹泻。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目的为使胆囊休息,利于疼痛缓解。为保证机体营养,应由静脉补充营养,多饮水。待疼痛缓解后,可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可选用清淡流质、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米汤、藕粉、蔬菜汁、米汤加蜂蜜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选择低脂半流质食物。
慢性胆囊炎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建议每天在20克到40克之间,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可适当选用植物性脂肪,但应均匀分布在三餐膳食中,避免一餐内食用过多脂肪。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胆囊切除后有什么影响吗
胆囊切除后有什么影响吗:
在临床观察中胆囊对消化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对油脂类的食物消化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切除后是不是一定会有影响,也是因人而异,有的患者本身胆囊功能较差或者是无功能型的胆囊,切除胆囊后对患者可能没有影响;
但是另一部分病人本身胆囊功能正常又必须切除,术后可能对消化功能会有影响,例如切除后胆道压力的改变、胆道下端括约肌功能的改变或者是乳头肌括约肌失调,患者可能会有腹部的不适如胀或者是饭后的不适感,常见的还会有腹泻、大便次数多、稀便,个别患者还会出现便秘,患者可能会有适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