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如何传染

慢性乙肝如何传染:
  慢性乙肝是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简称,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超过六个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危害全世界健康问题之一。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通过以下途径:母婴垂直传播,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慢性HBV感染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将HBV传播给新生儿;血液传播:有注射毒品史、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既往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HCV/HIV感染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等均有较高的通过血液途径感染HBV风险;性接触传播: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男男同性恋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高。预防HBV传染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

慢性乙肝如何传染相关阅读

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否可以接种甲型肝炎疫苗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重叠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可使原有的肝病加重。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者重叠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肝病的严重程度,比单纯乙肝病毒感染者明显加重,且比单纯急性甲型肝炎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

乙肝/甲肝重叠感染与单纯乙肝病毒感染比较

因此,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乙肝病毒感染者预防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预防、关爱和治疗指南》中推荐乙肝病毒感染者接种甲型肝炎疫苗。

我国使用的甲型肝炎疫苗分为三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和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乙肝病毒感染者不能使用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只能使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接种程序不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仅接种1剂,接种时间为≥18月龄,儿童与成人的接种剂量相同。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接种2剂,在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两剂间隔应≥6个月。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儿童和成人的接种剂量不一样,成人剂量较大,1~15岁使用儿童剂型疫苗,15岁以上使用成人剂型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几乎100%的接种者都可以获得有效的免疫力,而且免疫效果持久,可保护至少10年以上。少数人在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红肿,全身性反应包括头痛、疲劳、发热、恶心和食欲下降,偶有皮疹出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3天内自行缓解。

乙肝病毒感染者接种甲型肝炎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与非乙肝病毒感染者相同。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接种甲型肝炎疫苗预防甲型肝炎。

服药的乙肝妈妈能否母乳喂养

综合研究和各国指南的意见,对服药妈妈哺乳期母乳喂养有以下建议:

①需要长期治疗的乙肝母亲不建议冒着停药导致肝病加重的风险而停药喂奶。对于非常需要母乳喂养的母亲宁肯服药喂奶也不要放弃自己的治疗停药喂奶。因为正像美国指南中所说,“这些抗病毒药物很少经母乳排出,不大可能导致显著毒性。”而停药后造成的肝病加重不仅危害母亲的健康,也使得母亲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更多的药物治疗,更加难以喂养婴儿。

②尽管拉米夫定在哺乳期比较安全,但它的耐药性将可能给母亲今后的治疗造成更大麻烦,不建议服用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的母亲为了给孩子母乳,自行换用抗病毒作用偏弱的拉米夫定治疗。在更换治疗前应请有经验的医生评估后决定。

③孕晚期服药的免疫耐受期母亲产后可停药母乳喂养,但需要严密监测肝功能,ALT异常的母亲不建议哺乳。

④替诺福韦对骨骼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血磷降低,服用替诺福韦的母亲的哺乳期需要注意监测血磷和血钙,并可通过适当补磷,防止药物对婴儿骨骼发育的影响。

⑤混合喂养虽然不如纯母乳喂养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母亲的乳房按时受到婴儿吸吮的刺激,从而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婴儿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对婴儿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处。对于需要服药治疗的乙肝妈妈,混合喂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婴儿通过哺乳摄取母亲的治疗药物,从而减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⑥这些药物可能对婴儿的影响不大,但长期婴儿药物暴露的风险尚不明确,尤其是母婴阻断失败的婴儿长期母乳中低水平药物暴露可能对今后的治疗产生影响,服药母亲母乳喂养需确保母婴阻断成功,并权衡利弊后决定。

乙肝男性不要因为生育放弃抗病毒治疗

乙肝男性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不影响妻子怀孕,但许多患者仍然误认为服药期间不能生育,延误了自己的治疗,导致肝病进展或者病毒耐药。现在,我国2015年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新的乙肝指南是这样说的:“男性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育问题:应用干扰素α治疗的男性患者,应在停药后6个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男性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精子的不良影响,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

目前被批准用于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中,只有干扰素有明确的抗生殖作用,不建议男性患者治疗期间妻子怀孕。而且,干扰素的副作用较多,在治疗期间也会影响男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性功能。所以,男性患者在停用干扰素后,最好恢复6个月以上再考虑生育问题。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在研发期间都做过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的试验,均没有发现遗传毒性,也未发现对雄性动物生育力的影响和其他生殖毒性。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未检索到抗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对精子和男性生育造成影响的证据。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物在妊娠期间的安全程度分级只针对妊娠女性,大多数药物对男性生育的影响较小。因此,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男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育期间不要中断治疗,也不必换用女性妊娠期间安全程度的B级药物。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有可能消失吗

乙肝病毒是一种特别“做衣服”的病毒。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病毒颗粒可高达10的13次方拷贝/毫升,其中完整的(成熟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仅占万分之一,只有少数是具有全基因的,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

每个乙肝病毒只需要约100个HBsAg分子作为它的外膜蛋白,但是在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HBsAg的量比病毒装配所需要的大约多出了10万~100万倍,有数百万HBsAg分子在血液中循环。

那么,这么多的HBsAg在乙肝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HBsAg不仅只有做病毒“外衣”的作用,它会作用于人体的免疫细胞,保护乙肝病毒,不让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乙肝病毒。HBsAg能作用于T细胞,使其失去杀伤HBV感染的肝细胞的能力;还能作用于B细胞,使其不能对乙肝病毒产生抗体。HBsAg的持续存在使HBV感染慢性化。”因此,HBsAg水平越低,病毒在体内的根基越不牢靠,越容易被清除。

肝细胞的生命周期大约为100天,每天约有1%的肝细胞凋亡,新的肝细胞再生。新的肝细胞往往是没有被乙肝病毒所感染的“干净”细胞。如果持续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旧的肝细胞(包括整合了HBV DNA的肝细胞)逐渐凋亡,新的未被病毒感染的“干净”肝细胞不断再生。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HBsAg是有可能消失的。

我国台湾的医生曾对2121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进行了长期的随访,这些患者中50.4%在28~75岁HBsAg自然消失。作者分析了这些患者HBsAg的有利因素,发现乙肝病毒的C基因型比B基因型更容易自发性HBsAg消失。另外,男性、HBV DNA<2000 IU/ml和HBsAg<100 IU/ml的患者自发性HBsAg消失的比率较高。

在台湾的另一项研究中,1991-1992年登记纳入长期随访且HBsAg等数据完整的2946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随访48149.1人-年期间,累积18%的患者HBsAg消失。

我国香港的医生对775例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于HBeAg消失后随访1年、5年、10年、15后、20年和25年,HBsAg消失率分别为0.3%、1.3%、3.0%、8.9%、15.7%和23.6%。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要达到HBsAg消失,首先要达到e抗原的消失和血清学转换和HBV DNA复制的长期抑制。

乙肝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脾肿大

乙肝病毒感染者脾脏肿大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乙肝病毒活动所致,二是肝硬化所致。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当乙肝病毒活动时,在病毒的刺激下,免疫系统则要发动一切可能与感染的病毒作斗争。为了和入侵的敌人斗争,脾脏则要通过增生来补充免疫细胞,导致脾脏肿大。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做超声波检查时常有脾脏肿大的表现。

脾脏也是非常大的储血器官。当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升高,一些本来要流向肝脏里的血液,反流至脾脏,导致脾脏充血肿大。

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发现脾脏肿大后,应进一步检查超声波、肝脏弹性,进一步确定是否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脏纤维化程度。脾脏肿大常会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因此,脾肿大的患者还应该进行血常规检测。

脾脏肿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HBV DNA阳性,一般提示肝病活动或肝纤维化进展,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抗病毒治疗。过度脾大并伴有门静脉高压者,应到肝胆外科就诊,权衡是否做脾切除手术。

(0)

相关推荐

  • 乙肝一定都有症状吗

    并不是所有的乙肝患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都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在乙肝发病早期、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比较轻或者是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乙肝的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多…

    11-07
    20
  • 飞沫会传染乙肝吗

    飞沫会传染乙肝吗:   飞沫会传染乙肝吗飞沫不会传染乙肝,因为乙肝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一般不通过飞沫来传播。乙…

    09-08
    20
  • 乙肝容易疲倦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乙肝患者容易发生疲倦,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首先就是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倘若肝功能正常,腹部彩超正常就不需要治疗;其次,倘若患者的肝功能不正常,就需要借助药物治疗;最后,患者还…

    10-08
    16
  • 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有哪些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来说,是需要及时服用药物来进行处理和治疗的,一般现在常用的就是干扰素和核苷类的药物,都是比较有帮助的,而干扰素主要是通过注射的方式来进行,而核苷类的药物是通过口服的…

    08-20
    17
  • 乙肝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疑是乙肝时,首先要抽血进行肝功能常规检查,判断肝功是否有损伤;其次要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判断是否出现了乙肝;还可以进行B超、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判断乙肝病情的轻重;也…

    10-09
    14
  • 乙肝怎么治疗

    乙肝怎么治疗:   乙肝病毒的存在可以导致肝脏的炎症的持续存在。肝脏的炎症,会损伤肝脏功能,导致肝功能障碍,出现慢性乙肝的症状。比如乏力、肝区疼、腹胀、纳呆、不想吃饭等。长期炎症也…

    09-12
    12
  • 乙肝能治好吗

    乙肝是否能治好要从两个方向来看,如果想要达到表面抗原阴转,把乙肝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现有的医学手段还很难达到。可以通过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控制乙肝,21世纪初出现了核苷类似物的药物,…

    11-05
    15
  • 乙肝五项是什么

    乙肝五项最早用来评测乙肝病毒在体内感染状态的标志物,乙肝五项包括病毒的两项,即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的e抗原,以及身体对病毒反应的三项,即表面抗体、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乙肝的…

    09-17
    14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慢性HPV携带状态与非活动表面抗原携带状态,前者系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肝功能正常一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肝组织无明显,…

    12-21
    14
  •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新生儿在刚出生24小时内就要注射乙肝疫苗,越早接种越好。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

    08-17
    10
  •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乙肝抗体

    想要确定自己体内是否存在着乙肝抗体,就必须要及时去医院接受相关的检测,目前比较常见的乙肝抗体检测的方法就是定性检测法和定量检测法。相对来说,定量检测法会更好一些。而进行乙肝抗体检测…

    08-21
    14
  • 乙肝两对半阳性好治吗

    患者在肝两对半检查之中,检查结果阳性,倘若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时候,倘若患者港功能以及腹部彩超都正常,就不用治疗。倘若肝功能异常,就需要接受一些抗病毒方…

    12-15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