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护理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护理:
  对于大多数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一般情况下采取的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现在非常普及,而且创伤很小。病人实际上在麻醉恢复以后,就可以自由的下地活动、进食,术后并没有特别需要护理的事项。
  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感觉做完手术以后,会伤了一定的元气,可能需要注意休息几天。胆囊切除手术之后,三个月是饮食节控的时段,尽量以低脂饮食为主,比如奶制品应该以脱脂、低脂为宜,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而在国外很多病人,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上班。所以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无需特别护理。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护理相关阅读

胆囊息肉的症状有什么

绝大部分的胆囊息肉没有任何表现,几乎都是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少数因为有其他的腹部不适。息肉靠近胆囊管时,胆囊收缩,息肉可能会将胆囊管堵住,或者息肉数量较多时,影响胆囊正常收缩,都会引起隐隐约约的不适,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特征。

胆囊息肉是否能癌变

胆囊息肉是良性病变,会随时间的推移缓慢增长,增长过程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增长迅速,就有可能会继发癌变。所以,对胆囊息肉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胆固醇性息肉癌变的几率相对小,单发息肉的关注度会高一些,从影像学上不好区分。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注意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注意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手术前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因为现在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常规,非常普遍的一个手术。在很多的三甲医院,已经是列入移植手术的范畴。这些病人并不需要住院。实际上就是在门诊完成一些术前检查,手术当日到医院,做完手术。有的医院观察一晚上,有的医院可能上午做完手术,晚上就可以回家休息。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对于一些高龄的病人,可能还需要谨慎一些。对于青壮年的病人,实际上没有什么特别注意的事项。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预防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预防:
预防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病人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实际上是胆固醇结晶。这一部分病人,建议一定要吃早点。经过一天晚上的进食,胆囊里面充满了胆汁,而且浓度比较高。通过吃早点以后,胆囊一收缩,把胆汁排到肠道里面去,胆囊再接收新的胆汁,这个时候它存留或者浓缩的时间不会太长,就可以减少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发生。还有真正的胆囊息肉的这部分病人,实际上不可预防,但是它占的比例非常小。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区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真性息肉一般都是单发息肉,是发病率相对比较少的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长大可能会出现恶变倾向。在临床上更多的病人是息肉样变,这种息肉随着它的生长,有些就会形成胆囊结石,这种息肉也可以称为早期的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怎样治疗

胆囊息肉比较高发,而且呈现年轻化。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就开始出现胆囊息肉,这跟人们日常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发生胆囊息肉,建议病人一定要定期检查。如果息肉很小,也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先不管它;只要定期的做超声检查,就可以动态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是合并一些消化道症状,餐后出现腹胀、隐痛,都可以先用一些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最主要的是要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息肉逐渐增大,长到一公分左右,建议病人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要不要做手术

胆囊息肉要不要做手术:绝大部分胆囊息肉没有任何的症状,而且本身是良性疾病,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分为胆固醇性的、肿瘤性的以及少见的胆囊腺肌瘤,临床上一般都会建议病人观察,但是对于少数情况,还是会考虑要进行治疗,一就是息肉位置比较特殊,比如长在胆囊管附近,总是引起胆囊管的梗阻引起明显的胆绞痛,对于这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可能会更积极一些,要选择手术治疗,另外就是对于息肉生长比较迅速的,特别是个头比较大超过一个厘米以上以后,考虑以后继发癌变的可能性相对比较高,可能会考虑要早期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能自愈吗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自愈性比较小,如果是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主要需要关注生长快慢,有的很小的息肉每年复查没有太大变化,患者可以不用治疗;但如果是胆固醇性的息肉,一般生长后自动地消退比较难,有的人长得比较慢,几年可能也没太大变化,但是有的患者一旦出现可能会长得较快,几个月从B超上能看到有明显的增大的趋势,所以这种息肉一旦形成,不太可能自愈。部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在胆囊,在胆固醇性息肉早期应用,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帮助患者调节胆汁代谢后,可能会减小或者是逐渐消退。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是否恶化取决于息肉本身的性质,真性息肉,即腺瘤性的息肉是有这种恶变倾向的。一般在临床上认为息肉逐渐增大,超过八毫米甚至到一公分时,建议患者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一旦发生恶变,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而对于胆固醇性的息肉不存在恶变问题,因为它慢慢生长可能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结石。所以,一般腺瘤性的息肉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可能是单发为主的息肉,而胆固醇性的息肉大多是多发性的或者是游离的,胆固醇性息肉稍微常见。

胆囊息肉会复发吗

胆囊息肉会复发吗:
  如果是用药物进行治疗后,很小的息肉消失,患者痊愈,但在停药以后过一段时间有可能出现息肉的复发。因为药物会帮助胆汁的代谢,使得很小的胆固醇结晶慢慢消退,如果停药,患者自身的胆汁代谢可能又会恢复到原先状态,所以很可能会出现息肉复发。
  如果是做了手术以后,也就是做了保胆取石手术,这种息肉取出来以后,术后的复发率也是非常高,如果不进行一些药物的配合来进行干预,是非常容易复发的,所以一定要在术后要进行定期的随访,患者要做定期的复查。

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如果不超过5mm,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并按时复查。如果息肉较大,且患者年龄超过50岁,息肉的位置靠近肝脏或胆囊出口,患者应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规律、喜欢喝酒、喜欢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所引起的。因此,想要预防胆囊息肉,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控制。

胆囊息肉由于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它往往是在体检时才被检查出来。虽然它不会导致人体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但息肉存在人体中,总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患了胆囊息肉之后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那么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一、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小于5mm,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并3-6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即可,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并有增大的趋势,或者息肉的位置靠近肝脏或胆囊出口,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上,这些情况下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二、出现胆囊息肉的原因
  1、饮食不规律
  饮食、生活不规律的人群患胆囊息肉的风险较高,特别是不吃早餐的人群,更容易患胆囊息肉。如果不吃早餐,人体内的胆汁无法被有效利用,只能滞留在胆囊中,久而久之,对胆囊会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引起胆囊息肉。

2、喜欢喝酒
  酒精的代谢需要通过人体的肝脏,因此,酒精对肝功能有很大的损伤。酒精会造成人体的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在分泌时处于十分紊乱的状态,从而刺激到胆囊,最终形成胆囊息肉。酒精还会导致原有的胆囊息肉增大、并增加胆囊息肉癌变的风险。
  3、喜欢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
  平时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患胆囊息肉的风险也比较大。有些人特别喜欢吃蛋黄、动物内脏、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体内的胆固醇一旦增高,很容易在胆囊中形成胆固醇结石。在生活中应以植物油为主,它可以降低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并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防止胆石的形成。

胆囊息肉手术住院几天

胆囊息肉这种疾病一旦出现,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因为这种疾病对于患者的身体危害很大,而用药物治疗的话,是比较难控制疾病发展的,甚至还会让疾病错失治疗的好时机,但是手术治疗需要住院,那么胆囊息肉手术住院几天呢?

胆囊息肉手术住院几天
  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病,得了这种病的人一般需要做手术治疗,好多人就想知道,如果要做手术需要住院几天,接下来就和大家聊一下关于胆囊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几天的问题。
  在做手术之前,一般要给患者做一个全方位的检查来明确胆囊息肉的性质,因为胆囊息肉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如果息肉很小的话,手术切除后可能会有胆固醇结晶,但是如果体积较大的息肉,一般就会考虑手术切除胆囊,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住院的天数。
  如果息肉没有病变,而且非常好治,一般采用的都是微创手术,这种情况一般3到5天就能出院,但要根据医院的不同,手术方式的不同来决定。单纯的微创手术大概需要6000元左右。
  胆囊息肉微创手术创伤非常小,而且术后很快就能恢复,但是在这应该注意,尽量不要进食油腻的食物,应该采取多餐少食的方式进食,尽量减少胆囊的负担,这样对于术后的恢复有着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胆囊息肉患者在做微创手术之后需要调整好自己的饮食,应该从流质食物开始慢慢的过渡到正常的饮食,这种疾病恢复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时候更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能吸烟喝酒,也不能吃太过刺激性的食物,尤其是那种对肠道带来危害的食物,更是不能食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加的舒适,让病情更快的恢复。

多发性胆囊息肉怎么治

多发性胆囊息肉是胆囊息肉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因此针对于这种疾病治疗是刻不容缓的,但是很多病人没有这方面的医学常识,即便是知道自己患上了这种疾病,还是不了解该怎样进行治疗处理才好,那么到底患上了多发性胆囊息肉怎么治呢?

步骤/方法:
  1、医院的医生告诉我们,要治疗多发性胆囊息肉这个病首先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引起的,多发性胆囊息肉是由没有规律饮食、不爱吃早餐的人群,是引起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平时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也容易得胆囊息肉。
  2、药物治疗,医院的医生会开针对多发性胆囊息的中药,治疗首先能抑制息肉组织继续生长;第二,行气破除瘀血、散癥软坚,对息肉细胞组织形成包围杀除的作用,使息肉经收涩而逐渐缩小,直到全部消失;第三,益气养阴扶正、调理气机,修复胆囊内壁深层组织的细胞,增强抗病能力,抑制息肉复发,彻底治好的。
  3、还有就是有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的周期时间短,手术治疗的方法是直接切除病症,结合药物对病人进行巩固治疗,这种治疗的方法治疗周期短,病人在治疗后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是可以直接治疗康复的。
  饮食上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
  2.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多发性胆囊息肉的饮食中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胆囊息肉该怎么办

每年都有正常体检,在体检中B超发现了胆囊息肉怎么办?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去手术切除胆囊,有的可能建议你观察。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是一个有胆囊息肉的病人,不妨看看这篇文章,会对你的情绪有好的影响。

胆囊息肉目前在医学上归总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据国内健康查体统计,正常人群中有5%的PLG检出。也就是说在各个单位组织的例行身体检查中有5%的人能够查出胆囊息肉,临床统计资料又表明胆囊息肉病人中82%都属于非肿瘤性病变,但国内在1620例有病理证实的有胆囊息肉病例中有9%的是胆囊息肉状癌,而迄今胆囊癌的手术疗效较好的也局限于早期,胆囊癌总的手术疗效极差,它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所以胆囊癌在目前医学界仍是一个很棘手的疾病,唯一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切除胆囊。这就要求医生对如些众多的胆囊息肉病人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即可以早期发现胆囊癌,又可以避免大量的不必要的胆囊切除。

胆囊息肉样病变在临床上简化归为三大类,对不同类型的胆囊息肉给予区别对待。有助于病人及非专科医生进行判断。

第一类:胆固醇性息肉。占总人数中的1/2,迄今未发现有癌变的报导,所以医生又称它为假性息肉。它外观呈桑葚状,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极易脱落,多在1。0cm以内,以多发为主,位于胆囊体部。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病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胆囊功能良好,故可以每3-6月定期B超复查,观察大小变化。如果有明显症状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胆囊功能良好且胆囊没有急慢性炎症的可以首选胆道镜、腹腔镜联合胆囊内镜检查、活检及治疗(又称之为微创内镜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如果胆囊功能差,或伴有急慢性炎症者可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第二类: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总人数中的2/5,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手术切除胆囊或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第三类: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10%。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主要靠B超来侦别。必要时加作CT。B超特征为:大于10mm(88%);单发(82%);多位于胆囊颈部(70%);约有50%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一旦怀疑此类病变时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

以上三类病变各有特点并有相应的治疗方案,医生和病人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加以区别。总之,医生认为:胆囊息肉病变仍是一种癌前疾病,应定期B超复查,动态观察息肉大小形态的变化。

对以下情况者应考虑手术治疗:1单发息肉;2大于10mm;3广基或基底部宽大者;4病变有增大者;5合并有胆囊结石者;6年龄在50岁以上者。

手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切除胆囊,包括开腹切除及腹腔镜切除;二是胆道镜、腹腔镜联合胆囊内镜检查、活检及治疗(又称之为微创保胆息肉摘除术)。病人可根据上述文章及当地医生的建议做出相应的决定。希望能给病人帮助。

胆囊息肉的定性诊断与治疗

胆囊息肉的定性诊断一直困扰着普外科医生。虽然,当今医学高度发达,但是,外科医生和相关检查科室的医生仍然不能在手术前明确胆囊息肉到底属于哪种类型,而胆囊癌的治疗效果又是十分不乐观!因此,医生们为了防止这种疗效不佳的胆囊癌结局的出现,他们将大量的统计学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人为地制定一些医疗原则。这样,胆囊息肉中的部分病人,就会根据这些医疗原则而将胆囊切除。虽然病人不乐意接受这种治疗,但却也非常无奈。病人的超前要求和当前医疗水平是一对矛盾,目前无法得到满足。其实,确定胆囊息肉的性质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的,只不过不是在手术前确定,而是在手术中。

来讲述胆囊息肉的定性诊断与治疗

什么是胆囊息肉?息肉就是赘生物,也就是多余的不应该存在的东西。胆囊壁向腔内生长的多余的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我们就称之为胆囊息肉。胆囊息肉(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 PLG)又称之为胆囊隆起样病变,是一种常见病。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3%~6% ,由于患者常无症状,多数在体检中超声发现。胆囊息肉可分为非肿瘤性(假性)和肿瘤性(真性)两大类,胆固醇性息肉及炎性息肉属非肿瘤性息肉,占84%,而胆囊腺瘤属于肿瘤性息肉,占16%,说明大多数胆囊息肉表现为非肿瘤性息肉,且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文献报道非肿瘤性息肉无恶变倾向,而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可能。因此,对胆囊息肉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与胆囊癌 : 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

第一类:胆固醇性息肉(占50%)。

又称它为假性息肉。迄今未发现有癌变的报导。它外观呈桑葚状,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极易脱落,多在10mm以内,以多发为主,位于胆囊体部。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病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胆囊功能良好,故可以每3-6月定期B超复查,观察大小变化。如果有明显症状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胆囊功能良好且胆囊没有急慢性炎症的可以首选胆道镜、腹腔镜联合胆囊内镜检查、活检及治疗(又称之为微创内镜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如果胆囊功能差,或伴有急慢性炎症者可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第二类: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40%)。

又称为真性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第三类: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10%)。

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主要靠B超来侦别。必要时加作CT。B超特征为:大于10mm(88%);单发(82%);多位于胆囊颈部(70%);约有50%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一旦怀疑此类病变时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

外科教材的指导性建议:一 观察 胆囊内多发息肉,直径在1。0cm以下无症状者,应定期B超复查,动态观察息肉大小形态的变化。2预防性胆囊切除。二 预防性胆囊切除:1单发息肉;2大于1。0cm广基或基底部宽大者;4病变有增大者;5合并有胆囊结石者;6年龄在50岁以上者,伴有症状。以上均可以视为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

目前新观念:

一 观察。

二 假性息肉要保留胆囊,真性息肉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胆囊真假息肉术前诊断的困难性:

肿物的性质其最高诊断依据:组织学诊断。临床上经常有通过经皮刺或内镜活检等手段取得活体组织,然而,胆囊是一个空腔储存胆汁的器官,并没有最近有腔道供内镜进入,也无法经皮穿刺,故我们无法取到组织。而各种检查手段均只能对息肉外形进行描述,而这些外形描述仅只能作为参考,无法指导临床。如果外科建议切除胆囊的病人在术中取到活体组织,并进行快速冰冻活检,最后依据组织学结果,对假性息肉的胆囊给予保留,真性息肉的胆囊给予预防性切除。这样即能保留部分有功能的胆囊,切除有癌变倾向的胆囊,实为一种严谨的态度下获得的新的治疗方法以。目前医疗水平能否达到这种设想呢?答案是肯定的–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息肉活检术。

您的超声提示单发息肉且已超过1.0cm,因此医生会建议您切除胆囊。如果您有保留胆囊的意愿,您的情况完全可以试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息肉摘除:它是在术中通过胆道镜来观察胆囊内息肉的外观,对真假息肉进行初步判断。并可以将息肉取出做快速切片活检,最终根据病理结果来决定胆囊的去留。

(0)

相关推荐

  • 腰突手术后还会不会复发

    腰突手术复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同一节段又突出了,还有相邻节段突出,就是比如做腰四五、腰五骶一或者腰二三又突出了。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现在有很多方式,比如椎间孔镜,椎间盘镜,小开窗…

    12-11
    12
  • 胆囊息肉的并发症是什么

    胆囊息肉的并发症是什么:   胆囊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腔里面生长的息肉样的病变组织。它的病理类型主要是两种:一种我们叫胆固醇性息肉,另外一种叫腺瘤样息肉。但无论哪种息肉,它在B超上都很…

    12-10
    10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预防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预防:   胆囊息肉样病变预防包括:   1、养成饮食规律的好习惯,不吃早餐的人群易患有胆囊息肉。因为不吃早餐,容易导致胆汁在胆囊内浓缩,从而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生。 …

    09-23
    12
  • 胆囊息肉症状

    胆囊息肉指的是胆囊壁向胆囊内有肉状突起的病变,一般情况下胆囊息肉没有典型的症状,胆囊息肉的一般会在右边上腹部表现出轻微的疼痛,有些伴有消化不良,口苦,食欲不振或者长期胃病。这些症状…

    12-01
    32
  • 胆囊息肉术后并发症有什么

    胆囊息肉术后并发症有什么:   胆囊息肉是我们胆囊最常见的良性的疾病。胆囊息肉它的治疗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叫保守治疗,就是通过适当的药物改善胆汁循环代谢,然后减轻息肉生长的速度,这…

    12-23
    10
  • 做完腰椎手术后注意事项

    腰椎手术的顺利开展之后,患者需要积极地做好一些注意事项,家属也应该要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首先应该要安排清淡的食物,其次要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还应该要监督患者进行一些合适的功能训练,…

    10-26
    14
  • 子宫肌瘤术后注意事项

    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病人恢复较快,术后一个月就可以过性生活,可以在术后一年到一年半备孕,术后一个月要到医院做术后查体。若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三个月不能过性生活。术后要注意休息,加强…

    11-08
    10
  • 黄斑裂孔手术怎么做

    黄斑裂孔手术怎么做: 黄斑裂孔手术主要是把玻璃体切除,把视网膜即玻璃体的后皮质切、剥掉,特别是黄斑区后极部内界膜拨掉,或者是把内界膜做特殊的处理,包括填塞、覆盖,把裂孔补上,这就是…

    11-09
    33
  • 脑垂体瘤手术应该如何护理

    首先是一个出血的护理,术后一定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如果一旦出现了意识障碍加深,然后瞳孔不等大,视力视野出现了问题,尽早做ct检查,以排除颅内出血。第二个问题,就是脑脊液鼻漏…

    11-07
    11
  • 肾脏移植术后什么时间去复查

    肾移植术后的复查根据患者手术以后恢复的情况一般是做完肾移植半年以内每周查一次血常规、血生化、药物浓度、移植性的B超,手术半年以上建议患者两周查一次,术后一年以上或两年以上调整为三周…

    11-15
    124
  • 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

    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要根据结节性质和大小判定。恶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良性甲状腺结节,可以选择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如果是结节性甲状腺肿,1.5厘米以内不需要手术,1.5厘米到4…

    11-08
    10
  •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风险大吗

    对于脑动静脉畸形,一定要看它当时具体的表现形式以及它所在的位置。如果它所在的位置是位于表浅,在大脑的表面,或者是有单一的供血动脉,有单一的引流静脉,或者是第一次发病,平常人没有什么…

    12-08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