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心绞痛是怎么回事: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的病变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缺氧导致的。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可以是在劳累、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也可在喝酒、吃饭、喝茶、排便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安静或者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的发作都具有突然性,没有任何的前兆。心绞痛发作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狭窄或者痉挛等引起。而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是粥样斑块的形成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因素,在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绞痛在发作时以胸痛或者胸部不适为主。
特别是心前区或者胸骨后呈阵发性、压榨性疼痛,有时可伴有心慌、胸闷、心悸、出汗等症状,疼痛的主要部位,胸骨后的心前区可以放射到心前区、左上肢,或者咽喉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3~5分钟,可以数日1次也可以1日数次。在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之类会得到缓解。对于经常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可以暂时用硝酸酯类药物缓解症状,同时应该针对引起心绞痛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必要时候可以放支架,或者冠脉搭桥手术治疗。
突然心绞痛是怎么回事相关阅读
心绞痛的早期症状
心绞痛的早期症状: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内出现了血管的狭窄,当血管狭窄超过70%,也就是中重度狭窄的时候,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出现的一些临床症状。疼痛一般是位于我们前胸的部位,或者心前区或者在胸骨后,往往被描述为一种绞痛、闷痛或者压榨性的疼痛,可以达到中度和重度,当心绞痛发作时,还会伴有像出汗、心慌,甚至濒死感等不适。疼痛还可以向肩部、背部和下颌进行放射。
所以当出现心绞痛的时候,必须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防止进一步的发展为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心绞痛中医认识
心绞痛中医认识:
心绞痛发作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发生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由冠心病引起。中医对心绞痛的认识,即不同的病人会有不同的认识。比如有的病人会表现为气虚,也有的病人会表现为淤血,或者气虚和淤血同时存在;有些病人表现为痰湿症状,也有的病人会表现为阴寒凝滞。
所以,病人觉得气短、乏力,即气虚表现;病人表现为怕冷,遇到寒冷就心绞痛发作,是阴寒凝滞;病人舌质比较暗、脉涩,表明有淤血;病人表现为胸部的窒闷感,是痰湿的表现;还有其他症状,比如气机不畅等。
心绞痛中医辨证治疗
心绞痛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治疗心绞痛,主要根据辨证的结果。因为根据心绞痛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析、辨证施治,这样会有更好的疗效。心绞痛病人表现为气虚、活动后发作,这种情况补气就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常用的补气药有党参、黄芪,方剂里有补中益气汤;还有些病人表现为淤血症状,这种情况就要用活血化瘀药,比如丹参、丹皮、赤芍、桃仁、红花,这类活血化瘀药物;有些心绞痛病人有痰湿的表现,就可以用瓜蒌、薤白等药;还有些病人表现为寒噤,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桂枝、高良姜等温热的药物。
心绞痛的原因
心绞痛的原因:
心绞痛的原因有几个:
第一,90%以上的心绞痛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堵塞,又称为冠心病。
第二,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本身没有阻塞,但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了心绞痛。
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和心绞痛有关。比如主动瓣狭窄的病人,在运动过程中,因为心排量下降可以产生心绞痛,或者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因为心肌的需氧量加大,也可以产生劳力性心绞痛。还有一些疾病,比如严重的甲亢,导致心脏耗氧量特别大,也可以产生心绞痛。所以心绞痛的原因是多因素,不一定全是由冠心病导致。
心绞痛是怎么回事
心绞痛是怎么回事:
心绞痛是由于患者的心脏供血和心脏需求平衡被打破,供血小于需求,导致患者缺氧后,无氧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肌的化学感受器,使患者产生胸痛的症状。随着血液的增加,无氧代谢产物被血流带走后,症状相对可以得到改善。
心绞痛分为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
稳定心绞痛通常指由于患者活动量增加,心肌耗氧增加诱发患者心前区的疼痛或憋闷感。
不稳定心绞痛是由于患者冠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破裂造成血栓形成,导致一过性的血管狭窄程度加重,使患者供血减少后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