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常见的类型之一,这种心绞痛类型相较于稳定性心绞痛而言,危害更大一些,并且在发作的时候疼痛更加明显,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所以患上了不稳定性心绞痛往往更加的痛苦,那么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继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重,后者是由于粥样瘤表面的纤维斑块破裂,结果出现血小板粘附引起的,造影证实1/3以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其缺血区的血管内有导致部分闭塞的血栓,由于造影时可能难于辨认血栓,报道的发生率可能偏低。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发病机理
  (1)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均有严重的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引起进行性冠状动脉狭窄。
  (2)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狭窄和内膜损伤,出现血小板聚集,产生血管收缩物质血栓素A2,而由于正常内皮细胞产生的抗聚集物质如前列环素、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和内皮源弛缓因子等浓度则降低,引起冠状动脉引缩,管腔狭窄加重乃至闭塞以及动力性冠状动脉阻力增加。
  (3)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碎片的主要成发D-二聚物增加,形成冠状动脉腔内血栓,导致进行性冠状动脉狭窄。
  (4)冠状动脉痉挛: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和尸解研究均证实,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机制。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相关阅读

心口疼是怎么回事

心口疼已经是很常见的疾病,引起这个疾病的原因非常多,这个疾病如果不能及早控制,是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很大影响的。虽然患者有很多,但是人们对于心口疼是怎么回事?却不是很了解,接下来就探讨一下,希望可以对各位患者有帮助。

1、心口疼是怎么回事
  引起心口疼的原因有很多,不仅有冠心病、急性心绞痛和其他心脏病,还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甚至焦虑、学习和工作压力,这些都可能引起心口疼。
  大多数年轻人虽然不会因为是心脏病引起的心口疼,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因为严重的肋骨软骨炎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威胁。如果你想弄清楚具体原因,最好去医院检查。
  如果是在学校上学的学生为了避免出现心口疼,不要有太大压力,而且营养跟不上,或焦虑,也是会引起胸膜炎、胸腔积液疾病,这样的疾病会引起心痛。但一般性胸膜炎和胸腔积液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所以不要拖延治疗时间,不然很利于病情的恢复。

2、心口疼的快速缓解办法
  胸肌劳损造成的心口疼只是注意休息,不要承担过重的劳力就可以的。心口疼的患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不然很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出现胸腹痛,心口疼的症状,首先要做胃镜检查看看是否有胃病,胃肠溃疡,反流性胃炎,胃痉挛等胃部疾病,这些疾病也是会引起胸腹部位置疼痛症状发生的。

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口疼往往更为严重,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包炎等。它可以发生在走路、锻炼、上楼等等,表现为胸骨前后部受压,阻塞性疼痛,甚至撕裂性疼痛。疼痛可以维持5到10分钟,因此可以通过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片来缓解。如果疼痛持续15-30分钟,可能是心肌梗塞,为避免休克,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左后分支阻滞能恢复吗

左后分支阻滞是有恢复的可能的,但是该情况一旦出现,其病理意义比左前分支阻滞更严重,常表示有弥漫性心肌损害,病变严重,常伴有右束支或左前分支阻滞,构成双束支或三束支阻滞,并易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晕厥、心跳骤停等,预后差。

左后分支阻滞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该疾病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如果与右束支阻滞合并出现,危害和影响是比较大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昏厥、抽搐等表现,需要积极治疗,那么,左后分支阻滞能恢复吗?

左后分支阻滞是有恢复的可能的,但是该情况一旦出现,其病理意义比左前分支阻滞更严重,常表示有弥漫性心肌损害,病变严重,常伴有右束支或左前分支阻滞,构成双束支或三束支阻滞,并易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晕厥、阿-斯综合征、心跳骤停等,预后差。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后分支阻滞者预后不佳,急性期病死率高。心绞痛发作及肺梗死时可出现二度Ⅱ型左后分支阻滞。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但应定期随访,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需安置心脏起搏器。

但当左后分支阻滞进展为双支或三支阻滞时,或同时伴有明显有关症状如晕厥、抽搐等,应考虑安置心脏起搏器。并发症如同时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可出现晕厥、抽搐等。

左后分支阻滞常见的病因有冠心病,在心肌梗死时的发生率为1%左右,因为需多支血管堵塞导致前壁合并下壁及右心室梗死,或前降支病变导致室间隔广泛缺血、坏死时才可能出现,并且极少单独出现。

除此之外,其他尚有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主动脉瓣病变或室内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夹层动脉瘤、急性肺心病、主动脉弓缩窄、高血钾等,也可见于健康人。

依据左后分支阻滞心电图特点,排除其他可导致电轴显着右偏的原因,连续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方可诊断。单纯左后分支阻滞较少见,但可与右束支、左前分支或中隔支阻滞形成双束支阻滞或三束支阻滞。故诊断时应特别注意鉴别,避免漏诊。

左后分支阻滞是可以进行预防的,患者应积极治疗病因,如针对冠状动脉疾患、高血压、肺心病、心肌炎等进行治疗,可防止室内阻滞的发生和发展。适当劳逸,饮食有节,按时起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尼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副作用

尼福达是一种常见的抗心绞痛药物,也适用于高血压,不管是心绞痛患者还是高血压患者,都是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的,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虽然尼福达的效果显着,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那么,尼福达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尼福达副作用

1、肝脏:偶尔出现黄疸及谷氨酸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2、循环系统:由于硝苯地平有快速扩张血管的作用,偶尔出现胸部疼痛、头痛、脸红、眼花、心悸、血压下降、下肢浮肿等。

3、过敏症:偶尔出现麻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4、消化系统:偶尔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便秘等症。

5、口腔:可能出现牙龈肥厚。

6、代谢异常:偶尔出现高血糖症状。

7、由于硝苯地平迅速扩张小血管会导致循环中的血容量减少,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因此少数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心悸等症状。

尼福达的毒理学

无致癌作用、无致突变性。大剂量应用可降低雌性鼠生殖力;可致畸;可引起流产(胎鼠药物吸收率增加、胎鼠死亡率上升、新生鼠存活率下降)。孕猴服用2/3~2倍于人类最大剂量,可导致小胎盘和绒毛发育不全;给大鼠3倍于人类最大剂量,可引起妊娠延长。

药代动力学:NF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由于肝首过效应造成NF的生物利用度低,本缓释片血浓峰时在1.6~4小时之间,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平缓长久,每服用一次能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10ng/ml)以上时间达12小时。

在服用尼福达的时候要注意,整片吞服,勿嚼碎,中止服用钙拮抗剂时应逐渐减量,没有医生指示,不要中止服药。低血压患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心绞痛吃什么好

心脏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相信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明白,但是由于压力或者是疾病等因素,对心脏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绞痛这样的疾病出现,患上了心绞痛并不是很容易就治愈的,所以在生活中对于饮食也需要合理安排,那么,患了心绞痛吃什么好呢?

心绞痛必吃八种食物
  1.生姜

  生姜中含有姜烯酚、姜烯酮,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预防心脏血管梗死和脑梗死,故有“血液清道夫”之称,对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作用。
  2.洋葱
  洋葱中含有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洋葱中还含有一种成分叫槲皮酮,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溶系统功能,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3.黑木耳
  黑木耳中含有氨基酸、甾醇类、乌苷酸、谷氨酸、矿物质及维生素,还含有肾上腺素等多种抗血栓物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力,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4.辣椒
  科学家认为,尽管辣椒促进纤溶系统抗血栓的功能是短暂的,但经常食用辣椒,对促进微血栓的清除有帮助。
  5.大蒜
  古埃及人十分推崇食用大蒜,法国农民在饲料中加入大蒜预防动物血栓病的发生。
  6.橄榄油
  研究发现:橄榄油可使血小板黏附性下降,同时血小板释放血栓素A也下降,从而抑制血小板凝集引发的血栓。
  7.茶
  科学家认为,茶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溶系统活性,从而防止血栓形成。我国研究人员发现,绿茶具有抗血栓作用。饮茶时也增加了饮水量,对稀释血液有一定帮助。
  8.红葡萄酒
  法国学者对红、白葡萄酒和白酒进行研究发现:饮用红葡萄酒可使血小板凝集力下降,从而防止血栓形成。研究认为,葡萄皮中富含“R”成分,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因此,无论吃葡萄或饮用紫葡萄汁都有预防血栓的功效。

美国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指南

根据新指南,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应该是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疾病(IHD)患者的主要干预方式,这些患者干预的主要重点,应为减少早发性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MI风险,同时保持活动水平和生活质量。

该指南包括48项与初级保健医生有关的具体建议、并强调患者教育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管理。一项未经证实的降低风险方案的讨论,使用药物治疗来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并缓解心绞痛症状,使用血运重建来改善生存和症状,以及患者随访。

药物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地位不容改变

血管再通和强化药物治疗临床结果评价(COURAGE)试验的主要研究者,William Boden 博士(斯特拉顿VA医疗中心)指出,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是一个不断改进的目标,自2002年以来,用于治疗这些患者的治疗指南未进行过全面的修订。随着COURAGE及2型糖尿病患者即可冠脉血运重建(BARI 2D)的发表,这些试验被认为可能会刺激指南的重新编写,但即便如此,更新至少需要三年。

新指南非常支持药物治疗作为稳定性IHD患者一线治疗的重要性。但Boden认为,预防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应先从干预生活方式和消除不健康行为开始,其次是进行二级预防和药物治疗,是治疗心血管事件的正确顺序。Boden指出,如果我们最终是为了减少死亡和心肌梗死,那么实现上述目标上网最好方式是确保我们在患者教育上投入巨资,并肯定我们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性。

新指南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来缓解稳定性IHD患者的症状,β-受体阻滞剂使用禁忌或引起不可接受的副作用或初始治疗不成功时,推荐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或长效硝酸酯类。推荐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喷雾来立即缓解心绞痛。如果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医生应考虑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关于需要血运重建患者的建议

关于进行血运重建来改善症状,有一个或多个明显损害(狭窄> 70%)的患者推荐进行CABG手术或PCI。不符合解剖学(左主干动脉狭窄> 50%,或非左主干狭窄> 70%)或生理学血运重建标准的患者不推荐进行CABG手术或PCI。此外,如果患者不能或不太可能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则不应进行PCI。

此外,该指南建议一些临床病例,如左主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三支主要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或疑似主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CABG或PCI来改善生存状况。稳定性IHD且伴有的生存期与一个或多个解剖学或功能上不明显的冠状动脉病的患者不推荐PCI或CABG手术。

Daniel Simon 博士(克利夫兰大学医院案例医学中心)提到,现在对PCI适应性的关注越来越多,而这也导致治疗目标的一些不确定性。他对新指南表示称赞,特别是对通过适宜的血运重建策略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努力表示赞许。作为一名心脏病介入专家,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但临床指南没有解决的问题。

(0)

相关推荐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造成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常见的能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主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斑块局部形成血栓,而血栓形成…

    01-01
    13
  • 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区别

    心肌缺血和心绞痛是一种冠心病,但都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因此,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当然,这两种疾病的症状是相似的。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当然在医院最常见…

    11-30
    12
  • 为什么会心绞痛

    心绞痛这种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它的发生的原因跟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长期的熬夜或者精神压力大人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痉挛,产生一过性的心绞痛。另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绞痛的一个主要…

    11-06
    11
  • 心绞痛多久可以缓解

    心绞痛疼痛大概几分钟就可以慢慢缓解的,出现心绞痛的时候,是需要服药来减轻病情的,才可以慢慢的改善,如果胸疼痛超过了20分钟,那么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原因,一定要及早的去医院救治,避免发…

    12-01
    24
  • 心绞痛可以运动吗

    在中老年人群中,心绞痛是心脏的一种常见异常病变,多数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问题而造成的,劳作或运动可能会加重病情。心绞痛发作期间最好卧床休息,但稳定期间可以进行一些比较柔和的…

    12-07
    11
  • 哪些胸痛是心绞痛

    心绞痛和胸痛是比较难分辨的,这两种痛都可引起胸骨、手臂、肩膀、颈部的疼痛。但是胸痛不一定就是心绞痛,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中段或上段之后,可使整个心前区,大概手掌大小范围,甚至…

    11-20
    11
  • 治疗心绞痛的药物

    患有心绞痛的人通常可以应用药物来治疗该疾病,目前最常被应用的药物就是硝酸甘油,但是这种药物不能够大剂量的服用,也可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应用其他的治疗药物。比如硝苯地平、心得安以及阿…

    11-20
    17
  • 心绞痛是怎么引起的

    心绞痛患者病情发作时可能会有胸部压迫性疼痛,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和烦躁症很多症状,心绞痛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而引起的,并且体力活动和剧烈运动以及大的情绪波动和饮食不注意,温度…

    12-05
    12
  • 心绞痛中医怎么叫

    心绞痛中医怎么叫:   心绞痛病人不同的类型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不同疾病。   比如有些病人表现为胸闷、憋气,这种情况下会诊断为胸痹;有的病人表现为胃脘痛,在胃部位出现疼…

    12-16
    1.1K
  • 心绞痛分级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心绞痛的分级通常按照加拿大的心绞痛分级标准,与心衰的分级标准类似,是根据…

    11-15
    14
  • 心绞痛症状有哪些

    心绞痛症状有哪些:   心绞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心绞痛的症状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是在胸骨的正中后,偏咽喉部疼痛。它可以放射到下颌、牙齿、上腹部,也可以放射到左…

    10-15
    10
  •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心绞痛是很常见的一种病症,它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类型。心绞痛就是心前区绞痛,它的表现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心前区疼痛,一般来说有稳定性心绞痛…

    12-04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