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饮食注意事项

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乳类蛋白、瘦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它们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尤其是绿叶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c,可以起到疏利通导的作用,因此患者可以经常食用。只有饮食处理的好,才不会加重患者的负担,也才可以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恢复。

在临床医学中,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心肌局部缺血坏死。症状包括胸痛、不适、虚弱、出汗、头晕、呕吐和心跳不稳定。如果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不要延误病情。但是在之后,日常饮食也很重要,那么心肌梗死饮食注意事项都有什么?
  心肌梗死发作之后的3天,一定要卧床休息,需要专人护理。发病后1 ~ 3天,主要以流食为主,可给予少量蔬菜水,以油清汤、米汤、稀粥、汤汁、莲藕粉等。胀气、刺激的溶液不宜食用,如豆浆、牛奶、浓茶等。避免过热和冷却,以免引起心律失常。必须注意食物中的钠、钾和镁。一般推荐低盐饮食,特别是对心力衰竭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钠在尿中普遍流失,所以如果过量限制钠盐摄入,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调整。
  心肌梗死发病4天至4周,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改为半流食,但仍应少食多餐。饮食应该清淡,有营养,容易消化。粥、谷物、炼乳、瘦肉、鱼、家禽、蔬菜和水果都可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经常保持胃肠通畅,以防止大便过硬。3-4周后,随着患者逐渐恢复活动,饮食可能会放松,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保持控制。要避免吃含有脂肪高的食物,又会引起心肌梗死发作。然而,饮食限制不应过度,以避免营养不良,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
  心肌梗死发病4周后,由于病情稳定,其活动力增加,一般每日热量可维持在1000千卡-1200千卡左右。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病变部位的修复。牛奶蛋白、瘦肉、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尤其是多叶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即使在日常饮食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费力。此外,恢复期后,应防止复发,饮食原则应包括保持理想体重和避免暴饮暴食。那些戒烟戒酒的人,比如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的人,应该限制钠的摄入量。

心肌梗死饮食注意事项相关阅读

心肌梗死症状

心肌梗死症状: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在发作之前可以有先兆症状,比如发生心肌梗死前几天莫名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候会有心悸烦躁,可以有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尤其是在心绞痛症状发作的时候,持续时间会比较长,程度比较重。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一旦有这些症状,就应该警惕是不是要发生心肌梗死。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会出现明显心前区疼痛,还得是最先出现症状。疼痛呈压榨样闷痛,会有烦躁、出汗恐惧感、濒死感等症状。左肩背部或者下颌部疼痛,甚至上腹部放射疼痛,也可能有全身症状,比如发热、心动过速,可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等等。心肌梗死发生后会有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如果表现为心慌,如果是缓慢心律失常,常可有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心肌梗死还会有血压下降,病情严重的时候会有呼吸困难、咳嗽等心力衰竭症状。

心肌梗死症状有哪些

心肌梗死症状有哪些:
  心肌梗死是心脏的急诊,也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同时也是现在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
  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是疼痛。心肌梗死可以产生剧烈的胸痛。胸痛的病人往往有濒死感。疼痛部位在胸骨后,在胸骨的中间,可以放射到咽喉部、下颌部,甚至可以放射到左侧的手掌、手指,也可以放射到后背相对应的部位,也可以放射到上腹部。胸痛的程度非常剧烈,病人可以产生濒死的感觉,出大汗,有的病人甚至头晕、目眩、呕吐,所以心肌梗死的症状非常严重。严重的时候患者可以产生晕厥、可以产生休克,有的病人甚至可以产生突发的死亡。

心肌梗死如何治疗

心肌梗死如何治疗:
  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现在有很多先进的方法。患者一旦怀疑有心肌梗死,一定要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在附近的医院就诊。
  医院的常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患者的症状十分紧急,首先要溶栓。如果医院有条件,直接可以进行冠状动脉的造影,进行紧急的手术治疗,来处理冠状动脉的血栓。心肌梗死的患者要切记,一定要有时间观念。因为一分钟、两分钟、半小时、十分钟,它的抢救成功率完全不一样,所以心肌梗死一定要有时间观念。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肌梗死患者越早治疗,心脏坏死的面积会越小;越早治疗,病人就越可能得到挽救。具体在医院的治疗,多数患者会在急诊室进行PCI手术,PCI术后住2到3天,就可以出院。
  第二,患者后续的治疗主要是以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ACEI的治疗、以及他汀类的治疗。患者需要在门诊进行随诊观察。

心梗的症状

心肌梗死的前兆定于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过渡性,多于清晨出现症状,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胃肠道症状在心梗中占重要的地位,如反复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低血压和休克;心肌大面积梗死,易引起心肌纤维坏死,导致心衰。

心肌梗死严重吗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疾病,是心脏供血的血管病变堵塞引起。血管堵塞程度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情绪激动、体力劳动过累等情况,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加强及心肌需血量增大,有发展成心肌梗死的危险,而心肌梗死是不可逆的。

(0)

相关推荐

  • 心梗的诱因是什么

    气滞血瘀证冠心病的患者,心血管病研究所有一个经典的方剂,这是经过几代老专家包括郭士魁、陈可冀院士等经验总结的“冠心II号方”,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在对心血管疾…

    12-04
    14
  • 心肌梗死的原因

    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与冠心病有很大关系,冠状动脉缺血和缺氧等因素,都可能诱发冠心病。除冠心病外,心脏手术是目前最常见的主动脉夹层,会造成患者缺血、缺氧,甚至出现心肌梗塞。心肌梗死除了…

    12-01
    16
  • 什么是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血管没有全部堵死,血流比较细小,首先给予抗凝、扩血管等药物或心电监护、吸氧等,这个时候是需要谨慎观察情况的,必要的话还需要手术来治疗。不能抬很重的物品,假如必…

    11-23
    9
  • 心肌梗死的表现有哪些

    心肌梗死会使患者出现一些恶心呕吐,精神不佳,胸痛浑身乏力的症状,当得了心肌梗死的时候,要尽早的治疗,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且会导致血管堵塞的情况,在治疗期间要多喝一些温开水…

    11-06
    16
  • 心肌梗死的预防

    心肌梗死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栓等,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休克和死亡,为了避免出现心肌梗死的危害,心肌梗死可以通过避免激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及平缓情绪,注…

    11-20
    15
  • 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

    约三分之二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几天出现呼吸急促或疲劳等症状;女性出现非典型性胸部不适;老年人呼吸困难而非缺血性胸痛;左室衰竭、肺水肿、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的迹象也很明显。心肌梗死后…

    12-14
    12
  • 心肌梗死该如何预防

    预防心肌梗死需要注意做到劳逸结合,不能让身体过度劳累。同时要改善日常饮食结构,不要进食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且要适当调节情绪状态,防止持续性压力过大和精神高度紧张。除此之外,还要保…

    01-04
    9
  • 心肌梗死日常的注意事项

    心肌梗死日常的注意事项:   我们对心肌梗死一定要对患者,或者可能的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平时要修心养性,或者不要发脾气,不要酗酒。如果有血压高,要控制好血压。   另外平时不要突然地…

    12-18
    12
  • 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因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因冠状动脉功能不全)而出现坏死的情形。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服用硝酸酯类药物都不能完全缓解,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

    11-15
    18
  • 心肌梗死吃什么食物好

    想要更加好的治疗心急梗死,首先平时的饮食就要食物细软、少食多餐、低胆固醇、低脂肪、吃少盐的食物、宜吃热量低的食物、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通常在经过饮食的改善以后,疾病也是可以得到…

    12-08
    16
  • 心肌梗塞是心肌梗死吗

    心肌梗塞就是心肌梗死,它们是一种疾病的两种不同叫法,都是因为心肌大面积缺氧、缺血,冠状动脉出现堵塞导致的疾病。患病后会有胸部疼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死亡率非常高。…

    11-21
    13
  • 心肌梗死饮食注意事项

    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乳类蛋白、瘦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它们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尤其是绿叶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c,可以起到疏利通导的作用,因此…

    12-14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