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预后如何

高血压治疗以后的效果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只要发现的比较早,治疗的比较及时,还没有出现对器官的损害情况,预后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不过如果治疗的比较晚,出现了器官的损害,还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效果较差。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不过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跟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说治疗是否及时,是否出现一些器官的损害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它的预后情况。那么,高血压预后如何?
  1、高血压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一般来说只要发现了及时并且采取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后,预后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不过要注意高血压,一定要长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不要盲目停药,否则很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在治疗的基础上还要密切监测血压水平,查看药物的服用情况。只要及时服药控制血压,一般就会避免出现一些高血压的并发症,避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所以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等高血压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
  2、高血压出现靶器官损害的预后较差
  高血压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很容易出现并发症。高血压的损害主要出现在对靶器官的损害方面。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发现的比较晚,出现了靶器官的损害,这时候情况就比较严重,预的效果也会比较的差。因为这种情况很容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高血压性的心脏病,心脑血管,动脉狭窄以及肾功能的损害等等。出现这些并发症以后一定要及时的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治疗,否则会不断恶化,影响寿命。所以高血压的预后效果跟有没有高血压的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及时的治疗才能够避免各种不良的情况发生。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高血压的预后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系。所以一旦患有高血压或者是家族中的人群有高血压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测量,争取早发现高血压早治疗。

高血压预后如何相关阅读

高血压要注意肾脏-高尿酸血症需要引起重视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2/3 以上经肾脏排泄, 游离尿酸盐可自由从肾小球滤过, 但98 %被肾小管重吸收,排出的尿酸中80 %~85 %来自肾小管的分泌。尿酸的重吸收与分泌主要在近曲小管进行。尿酸的生成增加或排泄不足,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饮食结构的变化、动物蛋白、高嘌呤食物、酒精饮料摄入增加等,也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及动物实验表明,高血压病和高尿酸血症存在有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作用, 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许多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实验表明,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及高尿酸血症 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提示老年高血压病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原因可能与高血压进展所致的肾微血管病变的渐进性加重所致尿酸排泄减少及无氧化代谢增高有关,并且老年人运动量减少,高热量饮食导致肥胖,而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有研究表明,伴有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患者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和程度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也有人认为, 高尿酸血症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高血压本身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如合并高尿酸血症 , 无疑将增加冠心病发生的机会。

综上所述, 临床医师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时应注意降低血尿酸水平。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应作常规检测, 同时注意合理科学的饮食,限制饮食中蛋白质、高嘌呤食物、酒精饮料的摄入,控制血尿酸水平,对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难治性高血压有10大原因,你属于哪一种?

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1.肾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

2.醛固酮增多症、柯兴氏综合征

4.未合理使用利尿剂

5.白大衣现象或叫做诊室高血压

6.合并使用了影响血压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拟交感神经药物、口服避孕药、红细胞生成素、对乙酰氨基酚

7.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8.未采取或落实非药物治疗排施,如摄入盐量仍大,静坐少动等

9.肥胖

10未按医嘱服用降压药

对照一下,您是否有以上情况存在?有4-9应由您自查。1-3请医生帮助确定。如有不明白,请到医院就诊。

高血压能不用降压药吗

很多病人或从网上,或在门诊问我,高血压可以不可以不吃降压药?原来吃了降压药的可以不可以停药?这是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但我却不能直接回答是或者否?

高血压作为一个常见病,通过几年来的大力宣传,人们的认识有所提高,也有不少人会有意识地量量血压,这样,及时发现高血压的机会就大大地增加了,这是好事,但是由于人们固有的认识“是药三分毒”,一旦发现高血压,就会很纠结要不要吃药?吃多少药?吃多长时间的药?等等。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必须明确:

(1)你的血压测量方法正确吗?错误的血压测量方法,导致错误的结果,所以首先要正确测量血压。现在大家都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其实远没有我们想想的严重。对于病人来说,有生产许可证,并经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仍是普通人测量血压的最佳工具之一,只是需要严格按照血压的测量方法来进行可以。

(2)测量几次血压?一般要求标准测量方法,三次血压达到140/90mmHg以上,诊断为高血压,这三次血压分别是在不同的三天时间内测量的。所以只有一次或两次血压就诊断的高血压的话,不符合国际标准。

(3)目前得心血管病的风险是多大?可以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进行评价。

(4)你是暂时性血压升高,还是持续性高血压?这点很重要。暂时性血压升高的人很多见,只要消除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如工作紧张、焦虑、过度劳累、服用药物(如复方甘草制剂、强的松)等,血压往往能很快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今后也不易复发。

以下情况可以暂时不用降压药:

(1)暂时性血压升高,非持续性血压升高,可以采用非药物疗法,必要时临时降压。

(2)确诊高血压,但属于一般危险或低危者,可以采用非药物疗法,1-3个月无效,则考虑降压药物。

对于已经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能否停药,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目前血压控制水平,如果在110/70mmHg以下,可以考虑减量,但需要医生面诊综合评价后确定;

(2)有低血压及脑灌注不足的表现,可以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3)原来诊断错误,且目前血压在120/80mmHg以下者,可以减量至停药。

关于血压测量的建议:

(1)无高血压史及家族史者:35岁以下每年测量血压1次,35岁以下每半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

(2)有高血压史,目前已经控制,每1-2周测量血压1次,半年正常后改为每1个月测量血压1次。

(3)停药的高血压或“高血压”患者,如果经一年监测血压正常,可以参考(1)的要求进行血压监测。

高血压,该吃药时就得吃药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什么时候开始用降压药,是一个很纠结的话题,使用药物降压存在一些误区。今天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有以下几点供您参考:

一常见误区

1、只要血压高药物降压(错)

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患者,就是医生有时候也犯愁,因为血压测量起来变化太大,血压影响因素太多,因此,什么样的条件下测量的血压可以反映真实血压,就存在困难。

根据我对诊室血压测量的结果,有的病人刚入诊室测量血压正常,在确保没有情绪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就诊完成后再测血压变成高血压水平了,还有更多的人是在入诊测量属于高血压,就诊完成后测量又恢复正常了,因此,强调标准化多次测量非常重要,有时候需要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现在有很多人是一量血压高点就马上用降压药,其实这是不符合《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原则。

2、首先考虑药物降压治疗(错)

《中国高血压指南》强调非药物疗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基础地位,但有的病患,或者有的医生,觉得非药物疗法不重要,首先想到的是药物降压,其实是舍本求末。所以对于初次发现高血压,没有其它疾病的人,还是先实行1-3个月的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就是控制盐、多蔬菜、适度锻炼与生活规律,戒烟限酒。有效则继续,无效则加用降压的其它措施

3、不管血压高的原因,血压高就直接药物降压(错)

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对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越来越多,因此,年轻人发生高血压首先要从内分泌、肾性、血管性几个方面考虑,其次颈椎病,压力过大也可以引起血压暂时性升高。另外,不同的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选择不同的降压药物。

4、药物降压可以随心所欲(错)

药物降压重在规律,因为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对重要脏器供血不利,严重高血压不能要求短时间内达标,服用降压血压在正常范围时不可随意停减药物,如果血压过低应规范减少降压药量。

二、最后归纳起来,符合以下条件需要药物降压治疗

1.确诊高血压,血压在2-3级,或有脑动脉瘤,冠心病,心力衰竭

2.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无明显低血压引起的脑缺血症状如头晕、头昏、心脏缺血如心绞痛发作加重等

3.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4.原发性高血压,无以上问题,但经非药物治疗1-3个月无效或血压进一步升高

高血压糖尿病并发肾损害的预防与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常见,而且极易并发肾损害,如何早期预防及治疗成为目前高血压治疗的难题。

从预防的角度及来,主要的措施有:

1.很好地控制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血压控制在130/70mmHg以内。

2.强力推荐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强调运动、饮食控制相结合,使血糖控制达到良好的水平。

3.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尿液常规,肾功能(BUN,Cr,UA),监测肾脏功能的情况。

4.西医认为ACEI及ARB类降压药物有肾脏保护作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治疗早期肾损害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要考虑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药有效降压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可以增加血压达标率,减缓肾损害的进展。

2.西药应根据不同的肾功损害时期合理选择,如在严重肾损伤时不宜用ACEI,肾动脉狭窄也不宜用ACEI等。早期的微量蛋白尿阶段,应用ACEI及ARB有益。

3.根据我们近期的临床观察,对于在微量蛋白尿及轻度肌酐、尿素氮升高阶段,仅增加中药治疗就可以使肌酐、尿素氮下降。

4.避免使用加重肾损伤的药物,在应用抗菌药物、感冒药时应谨慎。

5.调整糖尿病治疗药物,减少有肾损伤降糖药物的用量或换用其它药物,口服药控制不佳者可考虑换用胰岛素治疗。

早期诊断的方法包括:

1.定期检查尿液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2.定期检查肌酐,尿素氮,尿素,尿酸等肾功能指标。

3.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测定。

4.必要时进行肾脏B超检查。

5.定期找高血压专科医师复诊也是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要预防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造成的肾损害,必须做到定期检查,长期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早期肾损害的预防及控制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0)

相关推荐

  • 高血压会引起什么病

    高血压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高血压不但会引起无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还会引起冠心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这些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是需要引起重视积极的进行…

    11-19
    21
  • 高血压分级

    根据我国2014年标准,正常血压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和舒张压小于80mmHg,高血压分级为:一级,收缩压为140到159mmHg,或舒张压90到99mmHg;二级,收缩压1…

    12-11
    10
  • 高血压应该针灸什么穴位

    高血压用针灸来治疗,这是肯定有疗效的。高血压分四个证型,这个证型我们中医叫辨证论治,指导着高血压的用药,当然也指导着高血压的选穴。比较常用的一些穴,比如属于肝火上炎型的高血压,这种…

    11-30
    16
  • 高血压的患者吃什么

    高血压本来就是一种慢性疾病,要想有效控制对于人体所出现的危害也必须要引起重视,比如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具有缓解病情效果的食物,可以选择多吃高钾食物,也可以选择多吃蔬菜,多吃鱼肉,多吃水…

    12-09
    8
  • 什么药能治高血压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种,西药方面主要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选择用药。中药方面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也有很多种,比如龙胆泻…

    11-23
    16
  • 年轻人高血压怎么办

    年轻人高血压怎么办:   现在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可能和社会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   第一,现在年轻人发育比较早,不到20岁,就发育得人高马大,又高又壮。   第二,年轻人熬夜的习…

    11-12
    12
  • 为什么会有妊娠高血压

    女性怀孕后患有高血压可能与子宫胎盘缺血有关,因为胎盘缺血会导致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前列腺素缺乏也是孕妇得高血压的因素之一,前列腺素有血管扩张的作用,血管壁对加压物质的反应性增高…

    12-18
    19
  • 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药

    高血压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特定的个人情况进行选择。不同年龄和不同的疾病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当前有很多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通常用于高血压控制,患者在选择药物前,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药…

    12-22
    20
  • 高血压吃什么药好

    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不一定选择最贵的药物,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因为降压药或多或少都有些副作用,临床上,专业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耐受度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择副作用…

    01-04
    15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如何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需要在术后注意一些情况,一定要注意呼吸道问题,还要注意神志是否清醒的情况,注意卫生清洁问题,如果是严重的可能会都在监护室中度过,还需要需进行常规的生命体征的监测,…

    11-28
    17
  • 高血压适合什么运动

    高血压适合什么运动:   并非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适宜运动,一般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尝试运动前要充分进行运动评估。高血压患者选择运动方式需因人而异,有氧运动是高血压患者的最佳选择。常见的…

    11-28
    14
  • 高血压注意事项有什么

    高血压注意事项有什么:   经常会有一些高血压的患者到我的门诊去就诊,咨询我们高血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首先我认为大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到专科的门诊去就诊,制定合理的降压治…

    12-26
    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