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阴虚血瘀证,中医病证名。心阴亏虚,瘀阻心脉,以心悸、心烦、胸闷心痛,或失眠多梦、头痛,舌暗红或有斑点,脉细数涩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心悸、胸痹等疾病中。
病因
心脏阴液亏耗,水枯流塞,血行不畅,进而瘀阻心脉所致。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失眠健忘,心烦盗汗,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数或细涩。
常用中药
人参、茯苓、玄参、丹参、远志、五味子、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
常见病
1、心悸
症见心悸怔忡,胸中憋闷,失眠健忘,烦热盗汗,舌质而暗红,脉细。治宜滋养心阴,兼以活血化瘀,方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合丹参饮(《时方歌括》)加生龙骨、琥珀粉。
2、胸痹
症见胸痹灼痛如掣,心烦盗汗,心悸失眠,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治宜滋养心阴,活血通痹,方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合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转归预后
本证在演变过程中瘀血有新久轻重的程度不同。初期多以心阴亏虚为主,瘀血阻滞为辅,其临床表现则以阴虚诸症为重,如烦热盗汗,心悸失寐,口燥咽干等,瘀血诸症为轻,或仅见胸闷,舌暗。日久则痹阻渐加,胸中灼热掣痛,或其痛如掣,痛不可忍,舌暗渐重,或见瘀点、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