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食疗思维破裂

思维破裂的主要起因与精神分裂症有着莫大的关系,患者发病时思维毫无逻辑连贯性,严重时可发展至精神分裂。对于精神疾病上的治疗,一般选用药物治疗。此病患者日常要注意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下面为大家介绍可缓解思维破裂症状的食疗好方。

1、石菖蒲10克,猪心1个,切开洗净,加水适量,放炖盅内隔水炖熟,加精盐调味,饮汤食猪心。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目瞪如愚、傻笑自语者。
  2、百合60克,加水3碗,煎至2碗,然后取鸡蛋2个,取蛋黄搅烂,倒入百合汤中拌匀,文火煮,再加白糖或冰糖适量调味,分2次一天内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焦虑、多言善惊、烦躁不眠者。
  3、苦瓜300克,切丝,加清水急火烧沸,换汤出苦味。瘦猪肉150克,切片,油煸后,入苦瓜丝同炒,加调味食用。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狂暴无知,便秘溲赤者。
  4、黑木耳30克,用水浸泡发开,加豆腐300克,核桃7个(去皮),用水炖熟,连汤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形瘦面红、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者。
  5、生萝卜200克,洗净切丝,浇上香麻油,加精盐、味精少许,拌匀,分次服食,一日内食毕,连日服。适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多怒伴大便秘结者。
  此外,其他饮食也可治疗精神分裂症。如:莲心3克,研末,大枣10枚煎汤送服,每日1次,饭后服。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焦虑、时而躁狂者。

如何食疗思维破裂相关阅读

(0)

相关推荐

  • 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

    一般而言,心理咨询会进行8-10次。通常是每周固定时间咨询1-2次,每次40min-60min,通常整个周期在1-2个月。 当然也有只进行一次的短期咨询,或者每周准点报道的长期咨询…

    11-15
    13
  • 思维中断的鉴别诊断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下面介绍一下临床中应如何注意与其他症状的鉴…

    12-13
    15
  • 思维破裂病人科学饮食方法是什么

    饮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本能行为。饮食行为应适应其社会常态的基本要求,维持营养的需要和调节适度的食量,并注意科学合理的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思维破裂病人的饮食还是有研究的,饮食…

    11-15
    14
  • 怎么才能预防身体变形障碍

    身体变形障碍在1987年被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写进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从属于强迫症这一类型。也就是说,与“密集恐惧症”这样尚有争议的概念不同,它确实是一种专业人士认可的、…

    12-05
    12
  • 心境不良的预防工作有哪

    心境不良首先影响到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继而再影响到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中介,最后使内脏器官发生病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心境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可能与…

    12-20
    21
  • 信息成瘾检查方法有哪些

    从事与信息关联密切的人员最容易患“信息成瘾”。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

    11-30
    20
  • 信息成瘾检查方法有哪些

    从事与信息关联密切的人员最容易患“信息成瘾”。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

    11-27
    14
  • 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症状疾病是由于突然而来且异乎寻常的剧烈的精神刺激,应激性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一过性精神障碍。其发病原因诸多,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症状是怎么…

    11-15
    18
  • 思维中断的鉴别诊断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下面介绍一下临床中应如何注意与其他症状的鉴…

    11-30
    9
  • 喃喃重复自语的检查方法

    词语性自动症为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一种。喃喃自语、背诵或伴叫声或笑声,常见重复词组或语句。疾病原因可能是颞叶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痫性放电通常起源于努叶或也叶内侧,额可起源于其他部位,…

    11-27
    14
  • 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症状疾病是由于突然而来且异乎寻常的剧烈的精神刺激,应激性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一过性精神障碍。其发病原因诸多,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症状是怎么…

    11-05
    31
  • 心理干预可使冠心病死亡率减半

    一项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使心脏病患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减半。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护理工作者:“我们观察到,当我们与冠心病患者谈论其治疗、为他们放音乐或帮助有宗教信仰的患者祷…

    12-02
    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