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分级:
高血压分级目前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都是分为三级,正常以140/90mmHg为界限。
高压140到159mmHg、低压90到99mmHg这个范围定为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是高压160到179mmHg、低压100到109mmHg这个范畴;三级高血压是高压大于等于180mmHg、低压大于等于110mmHg。还有一个就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它只是高压大于140mmHg但是低压是小于90mmHg。
临床上一般是老年人容易出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他的高压高,低压是正常的或者偏低,压差是偏大情况。高血压的分级这么多年没有发生变化主要是为了便于进行血压管理或者早期进行药物干预,更好选择药物种类。同时,进行高血压分级也可以有利于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危险分层。
高血压的分级相关阅读
高血压患者的分级管理目标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大约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的危害不仅仅表现为血压的升高,如不予治疗,对心脏、脑、肾脏等都将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但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好血压,使之长期稳定在140/90mmHg以下,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需要高血压患者学会管理自己的血压,了解高血压治疗目标有助于自己控制血压。
1、没有合并症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 ? ? ? ?
降压西药分类及主要副作用
1.利尿药:
(1)噻嗪类利尿药
主要不良反应有:血钾减低,血钠减低,血尿酸升高;
代表药物有:双氢氯噻嗪,氯噻酮,吲哒帕胺
(2)袢利尿药
主要不良反应:血钾减低
代表药物:呋噻米
(3)保钾利尿药
主要不良反应:血钾增高
代表药物:阿米洛利,氨苯蝶啶,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主要不良反应:血钾增高
代表药物:螺内酯
2.β阻滞剂
主要不良反应:支气管痉挛,心功能抑制
代表药物: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倍他洛尔,比索洛尔,
3.α-β阻滞剂
主要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支气管痉挛
代表药物: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主要不良反应:咳嗽,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喹那普利,群多普利,地拉普利,咪哒普利
5.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主要不良反应: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罕见)
代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
6.钙拮抗剂
(1)二氢吡啶类
主要不良反应:水肿,头痛,潮红
代表药物: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尼群地平,尼索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
(2)非二氢吡啶类
主要不良反应: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抑制
代表药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7.α阻滞剂
主要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
代表药物:多沙唑嗪,哌唑嗪,特拉唑嗪
8.中枢作用药物
(1)利血平:鼻充血,抑郁,心动过缓,消化溃疡病
(2)可乐定:低血压
(3)甲基多巴:肝功能损害,免疫失调
(4)莫索尼定:镇静
(5)利美尼定:心悸,乏力
高血压病人尿液检查的重要性留尿方法注意事项
一、尿液的产生过程
血液通过肾小球时经肾小球滤过产生原尿,每天原尿产生的量比实际排出的尿的总量要大许多,大约为150升,而终尿约为1.5升,相差100倍。
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成分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的有用成分被重吸收,废物被排泄。一部分来自原尿,还有相当多的成分来自肾小管分泌。
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和某些溶质被管壁上皮细胞全部或部分地重吸收回血液。葡萄糖和氨基酸完全被重吸收;水和一些盐类中的钠、钾、钙、氯等成分绝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尿酸等则重吸收较少;肌酐完全不被重吸收。
除了有重吸收作用外,肾小管和集合管还有分泌和排泄作用。有一部分物质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所产生的物质(如H+、NH3等)分泌到小管液中,体内酸碱平衡是通过肾小管的分泌作用来调节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主动转运到小管液中。例如,青霉素等药物,主要就是通过肾小管的排泄作用排出体外的。
综上所述,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由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最后成为终尿。
二、尿液的成分
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比较,原尿中除了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及细胞成分以外,其他成分都与血浆几乎相同。
三、尿液检查是筛查继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肾脏监测的基本检查
当是肾小球的滤过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因疾病造成异常时可以表现为尿液的异常。尿液检查成为肾脏疾病及高血压肾脏损害最方便有效的筛查方法。高血压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疾病之一,占20%左右,而肾脏疾病又是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因为在高血压门诊经常需要进行尿液检查,以了解肾脏疾病情况及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情况。
因此我们建议,高血压病人:初诊要查尿液,以后每半年要进行尿液常规检查。5年以上的高血压者,或合并有糖尿病者初诊应进行尿液微量蛋白检查,正常者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不正常者应三个月检查一次。
四、高血压病人查尿要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红细胞:增高可以见于肾炎、IgA肾病,月经期经血污染尿液,肾脏与泌尿系肿瘤等造成血管破坏。
白细胞:增高可以见于泌尿系的感染,包括肾盂肾炎与膀胱炎,前列腺炎较少影响到肾脏功能。
蛋白尿:可以见于肾炎、肾病综合征。微量蛋白尿是早期肾损害的主要表现之一。
管型尿;见于各类肾炎,急进型高血压等。
尿糖:阳性表现可能是肾糖阈降低或有糖尿病。
五、高血压病人的检查方法
1.尿常规,用于肾脏疾病的筛查。
2.尿微量蛋白检查:包括微量白蛋白、B2-球蛋白、尿IgG,转铁蛋白、NAT(尿苷酶)等。
尿液标本;可以是随意尿,也可以是晨尿,必要时需要查24小时尿。
六、留取尿检标本的注意事项
1.盛尿液的容器要清洁
2.月经期不能留尿检查
3.女性留尿前最好清洗外阴,还要避免白带污染标本
4.尿液应在留取后2小时内送检
5.留取12小时或24小时尿液检查标本应加防腐剂。
6.送检标本应有5-10毫升。留取12小时或24小时尿检时应测量记录尿量。
7.留取24小时尿的方法是:早上7点小便一次弃去,然后所有的尿液集中,至次日早上7点小便一次,所有尿液量取总量并记录,取样送检。
8.留取12小时尿检标本的方法是:晚上7点小便一次弃去,然后所有的尿液集中,至次日早上7点小便一次,所有尿液量取总量并记录,取样送检。
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草药和食品有什么
建国以来,中医药的科研特别是中药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很多成果的,比如哪些中药和食品有一定降压作用,哪些不仅不能降压反而还能升压(可以用于低血压)有了一定结论,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参考这些研究进展,对临床效果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降血压的中草药:
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辛夷、野菊花、贯众、葛根、黄芩、黄柏、大黄、三棵针、龙胆草、柴胡、茵陈、北豆根、汉防己、白木通、川木通、秦艽、地骨皮、桑白皮、忍冬藤、瓜蒌、半边莲、龙葵、决明子、蔓荆子、茺蔚子、熊胆。天麻、钩藤、罗布麻、地龙、蜈蚣、全蝎、牛黄。天南星、天竺黄、莱菔子。丹参、川芎、丹皮、三七、虎杖、鸡血藤、山楂、槐米。独活、徐长卿、欷茜草、丁公藤、石蒜、祖布麻、荜澄茄、厚朴。黄芪、黄精、刺五加、锦鸡儿、珠子参、白术、天冬、地黄、玄参、酸枣仁。淫羊藿、沙苑子、菟丝子、巴戟天、白果、冬虫夏草、附子、肉桂、花椒、华山参、羊红膻
降压食品:
芹菜、萝卜、芦笋、海藻、海带、鲜鱼腥草、玉米须、大蒜、洋葱、山楂、香蕉、荸荠、白果。
升血压中草药:
枳实、枳壳、青皮、西红花、麻黄、白鲜皮、巴豆、蓖麻子、蟾酥。
高血压导致严重主动脉血管撕裂
我们常常听说某司机猝死车内,有出租车司机过劳死,有客车司机濒死前急踩刹车避免车毁人亡。有这样一位司机,他患的是比心梗更少见而凶险却毫不逊色的疾病? 他得的是什么病?最终是否获救呢?
患者 ,汤某某,男,46岁,北京人,在廊坊工作,职业:司机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一直服药治疗。病人于11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在行车途中突发剧烈胸腹痛及腰痛,附近没有医院,他还能继续开车吗?他忍着剧痛仍坚持开车达30公里约半小时回单位,单位卫生所考虑冠心病可能,作了心电图,心电图没发现异常,而胸痛也未见好转,不是心绞痛会是什么病呢?同事们遂又把他送到当地县医院就诊,做了拍片、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腹部肠管有积气,未发现其他明显异常,当地医生初步考虑为肠梗阻可能,此时病人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难以忍受,在病人强烈要求下,注射杜冷丁止痛,输液后疼痛仍不缓解,是肠梗阻吗?当日晚上9点家人将他转回北京某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病人此时仍表现为腹痛为主,急诊外科大夫给病人做了腹部查体,并再次复查拍片、超声,仍难以作出明确诊断,到底是什么病啊?! 分析急性胰腺炎可能, 并给与输液、留院观察,病人在疼痛稍缓解后于当夜回家。在家期间,腹痛仍持续,不能进食,进食后腹胀腹痛会加重,并出现腰背部痛 。患者于发病后4天再次来到外科专家门诊就诊,外科专家检查病人后,也没有确诊,又分析不排除胆绞痛的可能,只能继续输液观察。
病人的疼痛仍持续无根本缓解并呈加重趋势,遂于2009年12月7日到某附属医院急诊外科诊治,急诊外科医生鉴于病人疼痛加重,其他检查未发现异常,给病人做了腹部脏器CT检查,急诊外科当班医生查看CT,吓出一身冷汗,肝胆胰虽均未见异常,却意外地发现病人的腹主动脉出现双腔征,这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特异性表现!进一步的检查还发现,病人主动脉自心脏起始到左侧髂动脉均为双腔表现,主动脉出现双腔征说明动脉血管壁有撕,原来该病人得的是严重的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自胸部到腹部主动脉全程撕裂。怪不得急诊外科医生发现并做出诊断后,也吓了一跳,当即告知病人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并由血管外科医生紧急会诊后收入院。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又叫主动脉夹层,并非真正是肿瘤,只是向外突出像瘤子。它是指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形成瘤样肿物的一种致命性疾病。主要由于高速、高压血流持续冲击主动脉,特别是中老年人的主动脉弹性低,内膜破裂,血液从破入口进入,使内膜分裂、动脉血管出现双腔。急性夹层动脉瘤是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如未能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将有20%死于发病后15分钟,36% ~ 72%死于发病后48小时,62% ~ 91%死于发病后1周。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又是最凶险的一类。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女排著名主攻手海曼就是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而猝死在比赛场上。因此,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约有70%的病人有高血压病史,这可能是由于高血压使主动脉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久而久之,使中层弹性组织发生退行性变所致。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妊娠,严重外伤和重体力劳动也是常见原因。突发剧烈的疼痛为夹层动脉瘤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约发生于90%的患者。疼痛呈撕裂或刀割样,难以忍受。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恐惧和濒死感觉,且为持续性,镇痛药物难以缓解。急性期约有1/3的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皮肤湿冷,脉搏快弱和呼吸急促等休克现象。当夹层剥离累及主动脉大的分支或瘤体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引起各器官相应的表现。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发病部位和范围分为不同类型。 DeBakey将其分为3型。 I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或弓部,剥离范围延伸至弓部和降主动脉可达髂动脉,其中包括破口位于左弓而内膜逆行剥离至升主动脉者。II型内膜撕裂口同I型而剥离血肿只限于升主动脉和弓部。III型位于主动脉峡部、左锁骨下动脉远侧。 Miller将夹层动脉瘤分为Stanford A、B两型,A型包括DeBekay I、II型及破口位于左弓而逆行剥离至升主动脉者;B型指内膜撕裂位于主动脉弓峡部而向胸主动脉以下蔓延者。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一般采用血管腔内隔绝术,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已比较成熟并获得广泛应用。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一般需要外科手术,需要开胸,在体外循环下用人造血管替换撕裂的主动脉。患者汤某幸运的是,虽然经过一周的颠簸,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主动脉的主破口在降主动脉。对这种特殊的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鉴于开胸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出血可达5000毫升以上,且有较高的死亡率。血管外科由主任组织全科经过多次讨论、教授查阅了国内外资料、请教了有关专家,决定尝试腔内隔绝术。对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不同于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由于支架前段将支撑在已发生撕裂的内膜上,首先要求覆膜支架特殊定制,支架前段也必须有覆膜,不得有裸露的金属,以免刺激血管内膜,导致进一步撕裂。还要求术者术中操作定位绝对准确,操作轻柔,定位不准,可能出现血管破口封堵不全或误堵脑部血管,支架移位将意味脆弱的血管内膜再度撕裂,病情加重,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12月17日,在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在陈忠教授指导下,由张教授和廖博士以及麻醉科、介入科组成的治疗团队按术前计划终于对该病人顺利实施了腔内隔绝术。治疗获完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