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的原文】
石斛,味甘,平[1]。治伤中,除痹[2],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3]。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4]。一名林兰。生山谷。
【石斛的注释】
[1]味甘平:《本草经解》作“气平,味甘,无毒。”
[2]除痹:《御览》在“久服”之后。
[3]阴:“阴”字后,《纲目》、《本草经解》有“益精”二字,注为《本经》文。《证类》对“益精”二字作黑字《别录》文。《森本》、《孙本》、《本》皆不取“益精”为《本经》文。
[4]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御览》无“厚、轻身延年”五字。“年”,《黄本》、《问本》作“季”。又《纲目》、《草木典》注“轻身延年”为《别录》文。
石斛
【石斛的译文】
《本经》说,石斛味甘,性平,主治脾胃受伤,以及手足疼痛、拘挛不灵等风湿病症状,能使气机下降,治疗因肝、肺、肠胃等脏腑的气机上逆而引起的各种病症;能补益五脏不足造成的虚弱性症状,改变身体瘦弱的状况;还能起到滋脾补肾,强阴壮精的作用。长期服用,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使人身体轻便,寿命延长。
【石斛的形态分布】
1-71铁皮石斛
二科铁铁皮石斛。多年生附生草本。茎直立丛生,高5~30cm,直径约5mm,圆柱形,基部稍细,绿色并带紫色,多节,节间长1~2cm。叶少数,生于茎上部,无柄,叶片近卵形或近长椭圆形,长5~7cm,宽1.5~2cm,近革质,叶鞘灰色,似不清洁状,膜质,紧抱节间。总状花序生于无叶茎的上部节上,长达6cm,花2~5朵,苞片钻状,花淡黄绿色,萼片3枚,中央萼片长圆状披针形,两侧萼片长圆状三角形,花瓣的唇瓣长圆状卵形,中央具许多紫色或褐紫色斑点。蒴果长圆形,长约2.5cm,有三棱。花期5~6月。主产于安徽、浙江、陕西、山西等地。药用部位为茎。全年均可采挖,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集者为好。
1-72金钗石斛
兰科金钗石斛。多年生附生草本,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少回折状,稍扁,基部收窄而圆,高30~50cm,粗达1.3cm,具槽纹,多节。叶近革质,长椭圆形,长6~12cm,宽1~3cm,叶鞘抱茎。总状花序生于上部节上,基部被鞘状总苞片一对,有花1~4朵,具卵状苞片,花大,下垂,白色,先端带淡红或淡紫色,唇瓣卵圆形,边缘微波状,基部有一深紫色斑块,两侧有紫色条纹。蒴果。花期5~8月。主产于广西、贵州、广东、云南等省区。药用部位为茎。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集者为好。
石斛
【石斛的药材特征】
1-73黄草石斛黄草石斛咀
黄草石斛
为铁皮石斛、罗河石斛、广东石斛、细茎石斛等的加工品。茎长30cm以上,直径约5~8mm,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金黄色而略带绿色,有光泽,具深纵沟纹,节明显,节间长约2.5~3.5cm。质较硬实。气无,味微苦,嚼之略带黏性。
黄草石斛咀
为长1~2cm,直径5~8mm的小段。外表金黄色而略带绿色。横切断面为类圆形,边缘有多数角棱,形成齿轮状,中间散布有类白色小点。气无,味微苦,嚼之略带黏性。
1-74金钦石斛环草石斛
金钗石斛
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7~12m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
环草石斛
茎细长圆柱形或弯曲成团,长15~80cm,直径1~5mm,节间长1~3.5cm。表面金黄色至淡黄褐色,具纵沟,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干坦或略呈纤维性。无臭,味淡,嚼之有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