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的功效与作用
燥湿,杀虫,止血,定痛,蚀恶肉。治疥癣、湿疮、创伤出血、水火烫伤、痔疮、脱肛、赘疣,内服止泻痢、崩带。
【石灰的注释】
(1)瘙:《孙本》、《问本》、《周本》、《黄本》作“搔”。
(2)癞疾:《大全》作“痫疾”。《江西版纲目》作“痫疾”。
(3)杀痔虫:《新修》原脱“杀”字,据《证类》补。
(4)灰:《孙本》、《问本》作“疢”。
(5)生川谷:《孙本》作“生山谷”。
【石灰的译文】
石灰味辛,性温。主治阴性疮疡、疥疮瘙痒、发热、恶性疮疡、麻风病及肌肤坏死、麻木不仁、眉毛脱落、痔疮,去除黑痣、息肉。又叫恶灰。
【石灰的形态分布】
原矿物是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所组成,为致密块状体。光泽暗淡,呈土状或石头光泽。颜色变化甚大,视其所含杂质的种类及多少而定。透明度也较差。非常致密时多呈贝状断口。
【石灰的药材特征】
3-177生石灰熟石灰
生石灰为不规则的块状物,白色或灰白色,不透明。质硬。粉末白色。易溶于酸,微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后,则逐渐风化而成熟石灰。熟石灰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偶见块状物。
【石灰的附方】
1.治疥:淋石灰汁洗之。(《孙真人食忌》)
2.治痔疽淤肉:石灰250克,荞麦秸250克,淋汁煎成霜,蜜封。每以针划破
涂之,自腐。(《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