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痛音哑、肺痈胸痛、喉痹肿痛等。
【桔梗的原文】
桔梗(1),味辛、微温,治胸胁⑵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⑶,惊恐悸气(4)。生山谷。
【桔梗的注释】
(1)桔梗:《纲目》卷12上“桔梗”条的释名下注“荠萣”为《本经》文。《证类》对此二字作黑字《别录》文。
(2)胁:《品汇》作“膈”。《森本,考异》云:‘胁,《长生疗养方》作腹。”
(3)幽幽:《御览》无“幽幽”二字。
(4)惊恐悸气:《御览》作“惊悸”。
桔梗
【桔梗的译文】
桔梗味辛,性微温。主治胸胁疼痛犹如刀剌,腹中胀满,肠鸣不断,惊悸。
【桔梗的形态分布】
2-124桔梗
桔梗科桔梗。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主根粗大,长纺锤形。茎直立,高40^120cm无毛,不分枝或上部略分枝。叶3枚轮生、对生或互生,近无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花1至数朵,单生茎顶或呈疏总状花序;花冠钟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蓝紫色,亦有白色;雄蕊5枚,花丝基部变宽。蒴果倒卵形,先端5裂。花期7?9月,果期9?10月。主产东北、华北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部分地区有栽培。野生于荒山、草原、林边。根入药。春秋二季采挖。
桔梗
【桔梗的药材特征】
2-125桔梗、桔梗片
药材: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7?2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扭皱纵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横纹。有的顶端有较短的根茎,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质脆,断面不平坦,类白色,形成层环显浅棕色,木部导管呈辐射走向,与裂隙交互排列呈“菊花纹”。气微,味甜而后苦。
饮片:呈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薄片,切面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有浅棕色环纹,周边呈淡黄白色,有皱纹,味微甜而后苦。
【桔梗的附方】
1.桔梗汤:桔梗50克,甘草100克。上二味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温分再服。治少阴病咽痛。(《伤寒论》)
桔梗
2.加味甘桔汤:桔梗、白芨、甜葶苈、川贝母、甘草、桔红、银花、薏米。水煎温服。治肺痿,咳吐脓痰,痰中夹血。(《医学新语》)
3.桔梗半夏汤:桔梗、半夏、陈皮各15克,姜5片,水2杯,煎1杯服。治伤寒腹胀。(《南阳活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