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葡萄⑴,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⑵,强志,令人肥健,耐饥⑶,忍风寒,久食⑷轻身不老⑸延年。可作酒。生山谷。
【注释】
(1)葡萄:《千金》作“蒲桃”。
(2)倍力:《艺文类聚》脱此二字。
(3)耐饥:《艺文类聚》作“少饥”。 《医心方》无“耐饥”二字。
(4)久食:“久”,《新修》原作“人”,据《证类》改。“食”《徐本》作“服”。
(5)老:《大全》误作“者”。
【译 文】
葡萄味甘,性平。主治以筋骨关节重着肿痛麻木为主症的风湿病症状;能补益元气,增进脏腑功能活动,从而使人体质强壮,气力增加;进而改善人的精神状态,使人精力充沛,心力意志增强;它甚至还能提高人对饥饿和寒冷的耐受力。长期服用,可使人身体轻捷灵便,衰老延缓,寿命增长。葡萄也是很好的酿酒原料。
【形态分布】
1-202葡萄
葡萄科葡萄。髙大缠绕藤本,幼茎秃净或略被绵毛。叶纸质,互生,圆形或圆卵形,宽10?20cm,常3?5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粗而稍尖锐的齿缺,下面常密被蛛丝状绵毛;叶柄长达4?8.m。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大而长,与叶对生;萼极小,杯状,全缘或不明显的5齿裂;花瓣5枚,黄绿色,先端黏合不展开,基部分离,开花时,呈帽状整块脱落;雄蕊5枚;花盘隆起,由5个腺体组成,基部与子房合生;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枚,花柱短,圆锥形。浆果卵圆形至卵状矩圆形,富汁液,熟时紫黑色、青紫色或红而带青色,外被蜡粉。花期6月,果期9?10月。分布长江流域以北各地,栽培。主产于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药用部位为果实。夏末秋初果熟时采收,阴干,多制成葡萄干用。
【药材特征】
1—203葡萄干
干燥的果实外皮红褐色、青绿色,小颗粒状,果皮有皱纹,味甜。
【附方】
1.《本经逢源》里的强肾方:琐琐葡萄、人参各5克,用火酒浸一宿,早晨涂于心,摩擦腰脊,能助膂力强壮;将睡时摩擦腰脊,则力能助肾,令阳举坚强,服用则更为得力。
2.治胎上冲心:葡萄煎汤饮之即下,其胎安。(《圣惠方》)
【功能主治】
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痛、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