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是发汗祛风常用药材,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干燥部分,主产于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荆芥又称为假苏、姜苏、稳齿菜、四棱杆蒿;其性温,味辛。
荆芥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有发表、袪风、理血的功效;主治头痛、感冒发热、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便血、衄血、崩漏、痈肿、疮疥、产后血晕。荆芥穗效用相同,唯发散之力较强。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一:解热镇痛
荆芥挥发油对病菌引起的体温升高有一定的解热功效;荆芥镇痛的主要成分为d-薄荷酮,有一定的镇痛功效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二:发汗
荆芥内脂类提取物可以明显提高汗腺活跃度,有发汗的功效。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三:止血
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的功效。荆芥炭的脂溶性提取物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荆芥的用量与贮存
煎服,4~9克。不宜久煎。放入干燥容器内,密闭,置于通风干燥处。
荆芥的食用禁忌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荆芥
荆芥的食用方法一:大枣地葵荆芥汤
原料
地葵子、炒荊芥各10克,大枣20枚。
做法
上述3味药洗净,然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没过所有材料。以武火煮沸,然后转文火煎煮30分钟即可。取汤服用。
用法
输血前15~30分钟服用。
功效
有抗过敏、止血的功效,对于预防输血反应有很好的效果。大枣有补中益气、调补脾胃、养血安神的功效;地葵子有利小便、清湿热的功效;炒荆芥有辛温解表、止血的功效。
荆芥的食用方法二:荆芥粥
原料
荆芥、淡豆豉、薄荷各5克,粳米100克。
做法
先将荆芥、淡豆豉、薄荷共煎5分钟后,取汁去渣。然后,将粳米洗净煮粥,待粥熟时加入药汁,再略煮一两分钟即可食用。
用法
早、晚佐餐食用。
功效
荆芥有清咽利喉、发汗解表的功效,适宜冬季服用,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患病概率。薄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效,多作为发汗解表的辅助药,适用于头痛、眼红、咽喉肿痛等症。
荆芥
荆芥的选购秘诀
以浅紫色、茎细、穗多而密者为佳。
荆芥的主要成分
荆芥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荆芥苷等。
荆芥的性状特征
干燥的全草,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表面淡紫红色,质轻脆,易折断,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叶片分裂,枝顶着生穗状轮伞花序,呈绿色圆柱形,花冠多已脱落,只留绿色的萼筒,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