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故事
用丹参做成的制剂特别多,我们熟悉的药有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丹参跟我们现在常说的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丹参被应用的历史悠久,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神农本草经》把丹参列人上品:“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实际上是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症状,丹参可以把积聚化开,这里所说的“积聚”就是淤血。
丹参是一味常用中药,别名红根、紫丹参、血参根等,这是因其药用的根部呈紫红色之故。此外,民间还有将其称作“丹心”的,这与一个流传的感人故事有关。
丹参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岸边的一个渔村住着一个叫阿明的青年。阿明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因自幼在风浪中长大,练就一身好水性,人称“小蚊龙”。有一年,阿明的母亲患了妇科病,经常崩漏下血,请了很多大夫,都未治愈,阿明是一筹莫展。正当此时,有人说东海中有个无名岛,岛上生长着一种花开紫蓝色、根呈红色的药草,以这种药草的根煎汤内服,就能治愈其母亲的病。阿明听后,喜出望外,便决定去无名岛采药。村里的人听说后,都为阿明捏了一把汗,因为去无名岛的海路不但暗礁林立,而且水流湍急,欲上岛者十有九死,犹过鬼门关。但事不宜迟,阿明救母心切,毅然决定出海上岛采药。
第二天,阿明就驾船出海了。他凭着高超的水性,绕过了一个个暗礁,冲过了一个个激流,终于闯过鬼门关,顺利登上了无名岛。上岸后,他四处寻找那种开着紫蓝色花、根是红色的药草。每找到一棵,便赶快挖出其根,不一会儿就挖了一大捆。返回渔村后,阿明每日按时侍奉母亲服药,母亲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丹参
村里人对阿明冒死采药为母治病的事,非常敬佩,都说这种药草凝结了阿明的一片丹心,便给这种根红的药草取名“丹心”。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取其谐音就变成“丹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