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失明怎么办

糖尿病失明,需要先通过检查,找到了病因,然后才能够对症治疗。倘若属于玻璃体出血所诱发的失明,那么就需要借助手术治疗,否则会永久性失明;其次,倘若属于黄斑水肿诱发的失明,那么,可以使用激光光凝来进行治疗也是可以的。

现实生活之中,糖尿病这种疾病的出现,对于患者的健康的伤害,可以说是全方面的,倘若病情比较严重的话,那么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视力也会受到伤害,诱发了失明这种严重后果。那么,糖尿病失明怎么办?
  1、玻璃体出血
  多由外力作用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玻璃体腔出血,引起失明。若长期不吸收,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视网膜脱离,所以应尽快手术治疗,以免导致视力永久丧失。
  2、黄斑水肿
  部分患者视力急剧下降、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引起失明。可以进行黄斑部播散样的激光光凝、抗VEGF治疗,让黄斑水肿消退,提高视力。
  糖尿病患者确诊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平时要定时监测血糖,每年体检,每三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防止血糖失控。眼部并发症方面,尤其需要做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病变要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以免因血糖波动或其他系统病变导致失明。而且,无论视力有无改变,均应接受定期的眼部检查。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半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外出锻炼的时候,务必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倘若在强烈的阳光下活动,那么务必要戴防护眼镜,还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一个强光照射的环境,避免阳光照射自己的视网膜,以免会导致伤害的发生。除此以外,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户外活动的时候,因为务必注意一下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避免雪紫外线损伤视网膜,造成所谓的“雪盲”。

糖尿病失明怎么办相关阅读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且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糖尿病为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心脑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血糖升高造成的眼底血管性疾病,多见于50以上的人群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早期患者多,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后期时逐渐出现视力下降以及眼底相关情况的改变,对于此类患者,每年查眼底血管造影是很有必要的,随时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早期非增殖型,可给予保守及激光治疗,而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必要时需要形成抗vegf及玻璃体切除或视网膜复位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可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两类,非增值型可分为三期,主要包括1期可见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2期可见硬性渗出3期可见软性渗出,对于此期的前两期可不予治疗,定期观察,嘱患者控制血糖,定期复查眼底血管造影,对于3期的患者可行眼底激光治疗。
  而对增殖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期有新生血管或玻璃体积血5期有眼底新生血管和增殖纤维膜6期主要是新生血管伴纤维增殖膜伴视网膜脱离,对于有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的情况可先行抗vegf治疗,而后再行激光,如果玻璃体积血量较大行玻璃体切除术,对于伴有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需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需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及严重程度分为增殖型和非增殖型,非增值型又分为三期。早期为非增值型视网膜病变1期为点状出血微血管瘤;2期为黄白色硬性渗出;3期为软性渗出,增值型可分为4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及玻璃体积血5期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膜,6期眼底新生血管纤维增殖膜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增殖期。
  增殖其出现新生血管时,如不及时治疗可诱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于玻璃体出血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也可诱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伴有纤维增殖及牵拉可造成视网膜的脱离,增殖造成的并发症较为严重,所以患者检查发现眼底疾病时必需及时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眼部的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可有眼底出血微血管瘤,慢慢发展为硬性渗出,软性渗出,在此阶段可以行控制血糖缓解病情的进展,随着病情的进展必要时可行激光,如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眼底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积血,此时患者可有眼前黑影遮挡感如积血量较小的话。
  患者只可发现眼前有点片状黑影飘动,如积血量增大,患者可出片状的黑影遮挡以及局部视野受损,如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纤维增殖膜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患者视力急剧下降,伴有眼前固定黑影遮挡,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后,易出现新生血管型青光眼,此时患者出现眼压增高,眼胀眼疼的感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毋庸置疑,它是因血糖过高造成的眼底视网膜血管疾病。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现已成为我国的高发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不光有血糖升高的症状,同时血糖升高还会伴有全身性疾病、血管神经、周边皮肤等相关各个脏器的疾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就是由于血糖过高造成了眼底血管病变,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底血管情况,如患者已经出现眼底血管情况,建议患者每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眼底排除是否存在眼底视网膜疾病进展的可能,糖尿病的治疗刻不容缓,其并发症的治疗也是要认真对待的。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该怎么预防

    糖尿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针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通过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的的调理,防止糖尿病的发生。二三级预防是针对已经患有糖尿病且伴有并发症的人群,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减…

    11-19
    15
  • 糖尿病足指的是什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引起的足部的感染、溃疡或深部组织的坏死。同时,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较高,且存在一定的致残风险,所以糖尿病患…

    12-09
    15
  •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显性糖尿病。随着生活方式西方化,糖妈妈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有影响,它会使胎儿的死亡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

    11-19
    12
  • 糖尿病什么时候吃水果好

    糖尿病什么时候吃水果好: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以便于降低血糖的一个波动。比如在上午9点或9点半的时候,可以选择吃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最好是在200克的一个…

    11-15
    18
  • 妊娠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妊娠糖尿病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症状,除非出现了典型的多饮多尿这种症状,一般是很难发现的,在妊娠24周到28周糖耐量筛查会检查出妊娠糖尿病,因为症状不明显,孕妇在平时一定要进行自我的血糖…

    09-22
    9
  • 糖尿病有什么反应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反应是经常会出现饥饿感能吃、经常会出现手脚发麻、经常无理由的疲劳、以及视力会严重下降等现象出现。 糖尿病是…

    10-18
    13
  •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与长期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有关,好多糖尿病人都受其困扰,非常痛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形…

    11-24
    10
  • 糖尿病早期能治好吗

    糖尿病早期能治好吗:   糖尿病病友非常关注糖尿病是不是能治愈,尤其是早期糖尿病,很多时候从一些媒体上面获取的一些信息,说糖尿病能够治愈。实际上从某些国内、国际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来说…

    11-13
    12
  • 糖尿病足有哪些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病人,一定要选用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挤脚的情况发生。平时自己可以使用药物泡脚,水温需保持在37度以下,以免烫伤。走路时要选择干净平坦的道路,避免因受到外伤而发生感染。注意…

    12-02
    16
  • 糖尿病的并发症什么时候出现

    其实糖尿病并不是很可怕,最可怕的是这种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如果糖尿病病史是3年以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达46%,如果病史达5年以后拿并发症的几率约有61%,病史达10年以后并发症几率就达…

    10-23
    16
  • 糖尿病足病人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足病人的症状会随着不同的阶段而呈现不一样的情况。比如处于隐形期的话,患者往往会感到麻木以及迟钝;而在初期的话,患者会出现水泡以及局部皮肤浮肿,一旦到了晚期的话,就会发生组织损…

    10-30
    20
  • 预防糖尿病足要怎么做

    凡是与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合并感染有关的各种因素就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首先,从生活细节中来保护我们的脚,例如泡脚温度不要过烫、穿宽头软底鞋、走平路等;另外,还可以通过积极…

    12-02
    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