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花映山红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中药大辞典》:白花映山红

拼音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

别名白杜鹃花(《中国树木分类学》),照山白(《华北经济植物志要》),白艳山红(《贵州民间方药集》)。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白花杜鹃茎叶。4月采花,9~10月挖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或半常绿的多枝灌木,高2~3米。幼枝具灰色粗毛。单叶近轮生;革质;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3~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疏被灰褐色伏毛,下面青绿色,被棕褐色伏毛,叶脉上尤多;叶柄具灰褐色伏毛.花1~3朵顶生,有芳香;萼片5,披针形,绿色,长约1.5厘米,有腺毛与绒毛;花冠白色,阔漏斗形,径4~5厘米,裂片卵状椭圆形;雄蕊5~10,花丝细长,近基部有腺毛,花药紫色;子房上位,每室具多数胚珠,花柱细长,长约4厘米,柱头头状,具绒毛。蒴果有毛。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栽培或野生。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河北、山西、湖南、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杜鹃黄甙和少量的杜鹃黄素。叶含多种黄酮类:有槲皮素、棉花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杜鹃黄素和二氢槲皮素。另含杜鹃醇、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香荚兰酸和丁香酸。

此外,从该植物中还发现邻-焦儿茶酸。

毒性白杜鹃花如作野菜食用,常易发生中毒。曾报道一家4口因吃白杜鹃花而中毒,每人服食2~8两不等。食后1~2小时,4人相继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心慌、头昏、眼花、胸闷、呼吸困难、四肢发麻等.体检:口唇及指端紫绀,呼吸次数增加,血压降低,心音弱,心律慢而不规则,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徐缓及室性期前收缩(5~7次/分)。经按一般食物中毒处理,2~3天后均痊愈。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味甜,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甘,无毒。"

功能主治和血,散瘀。治吐血,肠风下血,痢疾,血崩,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梗叶同仙人对坐草,洗风火疮。"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根及花:通经散瘀,治白带。"

③《四川中药志》:"花及根:治吐血红崩,赤白痢下,肠风下血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花映山红

拼音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

别名白映山红、白艳山红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白花杜鹃的花、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mucronatum (Bl.) G·Den[R.Ledifolium G.Don;R.argyi Levl.」

采收和储藏:4月采花,9~10月挖根,鲜用或晒干。茎叶全年均可采,多鲜用。

原形态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2-3m。分枝多而密,幼枝密被灰色柔毛,有时混生少数腺毛。花芽卵圆形,鳞片脊上有细毛和粘质。叶近轮生,二型;春叶早落,膜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5.5cm,宽1-2.5cm,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有灰棕色柔毛;夏叶宿存,半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3.5cm,宽1-2cm,先端钝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疏被灰褐色伏毛,下面青绿色,被棕褐色伏毛,叶脉上尤多。花序顶生,有花1-3朵,芳香;花萼大,5裂,裂片披针形,绿色,长约1.5cm,有腺毛与绒毛;花冠宽钟形,纯白色,有时有红色条纹,长2.8-3.5cm,5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雄蕊10,有时退化为8,花丝细长,近基部有腺毛,花药黄白色或紫色;雌蕊1,密被柔毛和糙伏毛,花柱细长,长4-6cm,柱头头状。蒴果圆锥状卵形,长约1cm,短于萼片,被微毛。花期3-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化学成分花含杜鹃黄甙(azalein)和少量的杜鹃黄素(azaleatin)[1]。叶含多种黄酮类成分:有槲皮素(qquercetin),棉花皮素(gossypetin),山奈酚(kaempferol),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杜鹃黄素和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另含杜鹃醇(rhododen-drol),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和丁香酸(syringicacid)[2],此外还含邻-焦儿茶酸(o-pyrocatechuic acid)[3]。

性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和血;散瘀;止咳。主吐血;便血;痢疾;崩漏;咳嗽;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梗叶同仙人对坐草,洗风火疮。

2.《贵州民间方药集》:根及花:通经散瘀,治白带。

3.《四川中药志》:花及根:治吐血红崩,赤白痢下,肠风下血及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0)

相关推荐

  • 节后骨病再发—-股骨头坏死

    春节一天天远离,上班工作已经有好几天了,但春节期间一次次聚餐,喝酒欢歌,长时间的酗酒造成的股骨头周围微血管堵塞,继而发生骨质坏死,骨硬度明显下降、塌陷,软骨也遭到破坏就会难以承受躯…

    11-07
    11
  • 骨质疏松症状与饮食小偏方

    骨质疏松现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是个渐进过程,发病没有明显的症状,常被大多数人忽略。而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起来较困难,只通过单纯补钥及维生素C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要充分发…

    10-24
    1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的,具体的症状在每个患者身上表现出来的不一样。常见的有毛细血管异常,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的血管扩张等,这些都是典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

    10-27
    9
  • 种植义齿的成功标准有哪些

    种植义齿的成功标准有种植体在行使功能时,不会发生任何的松动;临床进行X光口腔检查时,种植义齿周边没有透射影;种植一年后,种植体周围垂直下的吸收少于0.2mm;种植体种完后,对临近的…

    12-08
    18
  • 中药海狗油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拼音Hǎi Gǒu Yóu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 原形态参见"海狗肾"条 性味性热。 功…

    12-07
    17
  • 原发性肝癌遗传吗

    原发性肝癌遗传吗:   原发性肝癌会遗传吗,这个是很多患者会提到的问题尤其在临床上,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个家族中多人得了肝癌,那是否就一定是遗传呢。   经过科学家大量研究发现,肝癌没…

    09-03
    7
  • 中药砂仁壳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仁壳 拼音Shā Rén Ké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

    12-01
    35
  • 什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什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细菌的一种,那么细菌通常分为球菌和杆菌。那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的一种球菌,它通常存在于我们身体的表面、鼻腔、口腔等等,那么临床上…

    12-18
    5
  • 针灸治偏头痛多久见效

    对于偏头痛患者,根据偏头痛的发作期和病因不同,针灸治疗的时长也相应的不同。偏头疼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潜伏期,在急性发作期进行治疗时,可以很快缓解患者的症状;而在潜伏期可以延缓发作期的频…

    11-21
    21
  • 手心经常出汗是什么原因

    大家对于手心出汗的情况不陌生,生活中有许多人有这样的症状发生,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出现手心出汗的情况,先要了解一下手心经常出汗是什么原因?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简单…

    12-04
    11
  • 乳腺癌术后化疗多长时间

    乳腺癌这种手术以后,患者所需要进行化疗的时间的长短,通常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倘若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那么通常需要4个周期的化疗;倘若病情比较严重,那么有可能需要长达8…

    11-17
    17
  • 女性尿道刺痛怎么回事

    女性尿道刺痛怎么回事:   女性尿道刺痛属于尿道炎,症状主要有尿频、尿痛、尿急和血尿,急性期可有尿道分泌物,初始为黏液性,后多有脓性分泌物,转为慢性时表现为尿道刺痛和排尿不适,尿道…

    10-19
    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