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预防的措施

预防乙肝的措施,首先就是戒烟以及戒酒,抽烟以及喝酒都是不良嗜好,会损害肝脏;其次是远离致癌物质,包括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再者是定期参加体检了解自己的肝脏健康;还有就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最后就是培养一个健康的习惯。

我们知道,乙肝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也是十分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务必要及早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那么,乙肝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1、必须戒烟戒酒
  不管是抽烟还是喝酒,都是一种不良嗜好。究其因,香烟含有尼古丁等等有害物质,而酒精一旦进入患者的机体,就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会产生很大的毒害作用,还会引起肝细胞纤维增生,导致肝硬化并引起肝癌,所以乙肝患者喝酒这种行为会加重病情,这一点务必要避免。
  2、远离致癌物质
  现实生活之中,有很多致癌物质都会导致乙肝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在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有一定的致癌性,比如发霉的食物中含有一种叫做黄曲霉素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致癌性非常强,容易导致肝癌,而发霉的花生、饼干最容易出现这种物质务必要远离。
  3、定期参加体检
  定期体检,也是一种对于自己的身体负责任的态度,究其因,乙肝患者本身肝功能就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要定期体检,随时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假如发现肝脏出现非常严重的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进行介入治疗。
  4、接种乙肝疫苗
  目前而言,想要预防乙肝感染,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到医院接种接种乙肝疫苗,这样在体内产生足够的乙肝抗体后,就没有必要忧虑乙肝感染的问题了。
  5、培养健康习惯
  良好的健康习惯,也是预防乙肝的好办法,务必坚持不和他人共用牙刷、毛巾以及杯子,还有碗以及筷子等等这些私人物品。养成饭前排便后,进出公共场所,包括公交车、医院以及超市等等洗手的感染卫生习惯。

乙肝预防的措施相关阅读

乙肝妈妈产前“见红”会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吗

妊娠妇女在分娩前子宫颈口开始活动,使子宫颈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管破裂而经阴道排出少量血,并与宫颈管内的粘液相混而排出,这种阴道流出的血性粘液被人们称为“见红”。

见红一般是临产前的一个信号,一般在见红后24~48小时内就开始阵发性宫缩,进入分娩阶段。也有一些妈妈见红后几天甚至一周后才分娩。因此,见红是每个妇女在分娩前都会出现的症状。那么,见红会不会造成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呢?

大家可以看一看我国最近新发布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指南中有关“剖宫产分娩不能减少母婴传播”一段写道:既往认为,自然分娩时因子宫收缩“挤压”胎盘,促使母体内病毒进入胎儿,引起宫内感染,故而理论上剖宫产能减少HBV的母婴传播。

但近期的研究证明,慢性感染孕妇的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新生儿HB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剖宫产并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因此,不能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选择剖宫产分娩。

在新生儿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乙肝妈妈可以和其他母亲一样提倡阴道自然分娩,不必为母婴阻断实施剖宫产手术。大家想想看,阴道自然分娩的妈妈不可避免都会出现产前见红的症状。

如果见红会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医生们不可能得出“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新生儿HBV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的结果。所以,网络上所说的乙肝妈妈产前“见红”就会造成胎儿宫内感染是没有依据的,乙肝妈妈不要因为害怕见红而提前剖宫产。

乙肝表面抗原能自然转阴吗

乙肝表面抗原能自然转阴,是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发生的乙肝病毒自发性清除。这种情况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发生率较低。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HBeAg血清学转换后每年大约有0.5%~1.0%发生HBsAg清除。”

在没有完全治疗的情况下,经过20~50年,体内免疫系统自发地将乙肝病毒清除,HBsAg自然阴转,抗HBs出现,达到自愈,被称为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或乙肝表面抗原“自然转阴”。这种自然转阴率每年大约为0.5%~1.0%。

乙肝表面抗原自然转阴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①e抗原阴性,即:乙肝“小三阳”;

②表面抗原的数值较低,一般<200 IU/ml;

③病毒复制水平低,一般HBV DNA<2000 IU/ml;

④年龄:一般来说,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一生中,HBsAg自然阴转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发生在10~20岁,每年的自然转阴率约为2.7%;第二个高峰发生在50岁以后,每年的自然转阴率可以高达6.6%。

什么是干扰素的“后续作用”

最近有一位病人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一年,尽管HBV DNA已经下降得较低的水平,但仍未达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他很犹豫是否要停用干扰素,来信问我:是不是停用干扰素就得长期服药了?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位女病人。

这位女病人在我院参加干扰素临床试验,效果很好。不幸的是,在治疗8个月时出现了干扰素引起的甲状腺疾病,无法继续使用干扰素治疗。可她的e抗原水平已经很低,距离血清转换仅一步之遥。是停用干扰素还是继续治疗呢?我建议她停用干扰素。因为她继续治疗后很可能加重她的甲状腺疾病。她很犹豫,但也十分害怕甲状腺疾病加重。这时,我告诉她干扰素有时还会有“后续作用”。

于是,她停止了干扰素的治疗。我继续在门诊对她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正像我希望的那样,干扰素的“后续作用”在她的身上发生了!她停药后不仅HBV DNA没有反弹,而且还发生了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继续随访2年,这位病人一直保持乙肝没有复发。

那么,什么是干扰素的“后续作用”呢?科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干扰素停药后,一些在治疗期间未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病人还可能继续发生血清学转换,甚至有3%~5%的患者发生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真正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这就是干扰素的后续作用。

不过,这种“后续作用”一般都发生在干扰素治疗期间HBV DNA小于10的3次方或/和表面抗原定量低于1000 IU/ml患者的身上,对于治疗期间HBV DNA没有下降的患者或表面抗原较高的患者,在干扰素无效停药后,还得依靠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才会控制疾病的进展。

最近向我提问这位病人是否停药,主要取决他对干扰素的耐受情况。如果干扰素对他的副作用或伤害较大,难以耐受,可以停药观察。但如果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也可以继续治疗3-6个月。

治疗乙型肝炎,还会有新药吗

近年来,丙型肝炎的治疗有了重大进展,治疗3~6个月,90%以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可获得痊愈。这让乙肝病毒感染者十分眼热。有人盼望:“什么时候能有更新的药物出现,使乙肝病毒感染者完全治愈呢?”有人担心:“现在的抗病毒药大多需要长期服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耐药。如果目前的抗病毒药物都耐药了,会不会无药可治了?还有新药吗?”

科学家们不会忘记全球2.4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人们在努力探索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药。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有潜在的肾损害,已经证实有些患者在遗传学方面对这两种药物特别敏感,容易发生肾损害。

人们将目前上市的替诺福韦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英文缩写:TDF)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改进,成为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英文缩写:TAF)。虽然这两种药都属于替诺福韦的前体药,“TAF”的治疗剂量仅为“TDF”的1/10,即可达到“TDF”相同的抗病毒疗效,而且大大减少了药物对肾脏毒性。目前,被称为“TAF”的替诺福韦正在我国进行临床试验。

吸取了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经验,科学家们也开始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研究,试图找到攻克乙肝病毒的方法。有人利用一种核酸聚合物抑制感染乙肝病毒的肝细胞释放乙肝表面抗原,使感染者体内的HBsAg迅速减少,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还有人利用一种被称为“RNA干扰”的新技术,干扰乙肝病毒的cccDNA形成模板,使病毒的转录复制保持“沉默”,从而达到根除cccDNA的目的。

还有人在研究一种可以抑制乙肝病毒核衣壳组装的药物,使病毒DNA复制后无法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目前,这些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我们和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一样,翘首以待这些药物研究的成功。人类战胜乙肝病毒的那一天已经不再遥远!

乙肝治疗时意外怀孕怎么办

许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都特别担心药物对胎儿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可以导致胎儿出生缺陷的药物只占少数(约2%~3%),大部分药物对胎儿没有明显影响,而且服药对胎儿的影响与胎儿在子宫内暴露药物的时间相关。

妊娠期间服用恩替卡韦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在2015年以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上市的药物都要进行妊娠期安全程度的分级。根据药物在妊娠期间的安全程度把药物分为5级:A级: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未发现对胎儿有损害;B级:动物实验证实对胚胎没有危害,但临床研究未能证实或无临床验证资料;C级: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胚胎有致畸或杀胚胎作用,但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D级:临床有资料证实对胎儿有危害,但治疗孕妇疾病的疗效肯定,又无代替药物,权衡利弊后再用;X级:证实对胎儿有危害,妊娠期禁用。

但只有0.7%的药物被归为A级,一些动物试验中无妊娠和胚胎毒性的新药被归为B级,而大多数药物都被归为C级。但是,美国FDA也同时指出:医生、孕产妇及其家属往往过高地估计药物在妊娠期间对胎儿的危害性。动物试验的结果不等于人类就具有相同的结果,而且动物试验应用药物的剂量往往是药物上市后推荐药物剂量的几十倍或上百倍。

因此,妊娠C级药物并不意味着不能在妊娠妇女中使用,如果这种药物对妊娠妇女的益处大于风险则可以使用。例如:治疗流感的奥司他韦被美国FDA归为妊娠期安全程度C级的药物,但在治疗妊娠期流感时,又成为美国FDA推荐的妊娠期可以使用的药物。

近年来,对药物妊娠期安全程度的分级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争议,认为把药物归类为妊娠安全B级或C级有可能不准确,且对医生和病人产生误导。因此,2015年6月以后美国FDA不再对新上市的药物进行妊娠期安全程度分级,只是把动物或人类妊娠用药试验的结果或数据写在药品说明书中供医生参考。

恩替卡韦在上市时被美国FDA归为妊娠期安全程度C级的药物,不建议在妊娠期使用。实际上,这些药物在动物试验时都使用了超过人类应用最大剂量的几十倍。在正常剂量下可能影响甚微。检索该药上市以来的文献,没有检索到恩替卡韦对妊娠及胎儿有影响的文献,却有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的成功报道。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妊娠用药登记处2017年1月31日发布的总结报告中,已经收集到58例妊娠12周内服用恩替卡韦的报告,2例(3.4%)新生儿异常。从目前的资料看来,目前尚无恩替卡韦对胎儿有影响的临床证据。

妊娠母亲的服药时间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有何关系?

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的药物是否会造成胎儿异常,还要看用药的时间。从这位乙肝准妈妈用药时间来看,她的胎儿在子宫内暴露恩替卡韦的时间应该在受精后的3周以内,即使药物是一种对胎儿有肯定影响的药物,由于她停药及时,也就应该属于“全或无”的影响:要么胎儿死亡,要么没有影响。因此,即使恩替卡韦对胎儿有肯定的影响,只要在发现妊娠后及时停药就没有关系;况且她现在已经怀孕8个月,说明恩替卡韦对她的胎儿无影响。

服用恩替卡韦治疗期间意外怀孕怎么办?

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建议:若应用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酯期间意外怀孕,“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需换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继续治疗,可以继续妊娠。”从指南的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出,并没有建议服用恩替卡韦期间意外怀孕时一定要中止妊娠。权衡利弊就是要孕妇及其家属全面考虑,不仅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还要考虑中止妊娠对将来怀孕可能造成的影响。流产造成生育延迟,而年龄越大生育能力越低,年龄越大胎儿异常的风险也越高。

另外,流产手术和流产药物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女性,常常在流产后发生肝功能异常,乙肝活动,肝病进展,这对以后生育的影响就更大了。在国外,只要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不能确定,很少有医生建议孕妇人工流产,一般建议停止可能不安全的药物,继续妊娠,严密监测。

提醒其他乙肝准妈妈若在服用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治疗期间意外怀孕,不要盲目停药,而应换用其他可以在妊娠期间服用的药物治疗。

(0)

相关推荐

  • 有乙肝的患者能怀孕吗

    女性如果被确诊为乙肝,如果是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或者经治疗,病情比较稳定,已经停药6个月以上的,可以正常怀孕,但如果肝功能异常,且病情较重,不建议怀孕,可以在病情稳定之后再考虑怀孕。…

    12-17
    10
  • 哪些人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防止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疫苗。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比如新生儿,接触过乙肝患者血液或者体液的人,吸毒的人,经常发生性行为的人和疾病预防、治疗的工作人员…

    12-16
    9
  • 乙肝能生小孩吗

    男性乙型肝炎患者,只要不是在服药期间进行备孕,那么是可以生孩子的;倘若女性乙型肝炎患者,那么为了安全起见,建议最好经过治疗,等待自己的肝功能恢复了正常以后,再选择怀孕,然后还要积极…

    08-29
    11
  • 乙肝什么症状表现

    乙肝患者的不良症状,首先就是消化系统方面的症状,包括食欲下降以及恶心,还有厌油、腹胀以及呕吐等等;其次就是疲惫乏力,病情严重甚至灌铅一般沉重不堪;还有就是黄疸以及肝区疼痛这些不良症…

    12-15
    18
  • 用干扰素治疗乙肝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干扰素主要是用来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类药物主要是用来治疗乙肝的症状,可以逐渐的清楚体内部分的乙肝病毒,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使用干扰素主要带来发热、神经系统、消化系统…

    12-15
    43
  • 怀孕期间乙肝发病怎么办

    怀孕期间乙肝发病,孕妇首先不要过于焦虑,并根据医嘱做好各项检查。如果乙肝发生于怀孕早期,在病情轻微、肝功能正常等前提下,可以继续怀孕,但如果症状较为明显,且乙肝病毒DNA水平较高,…

    08-20
    9
  • 和乙肝大三阳的人吃饭会传染吗

    乙肝有四种传播方式,第一种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得了乙肝的母亲可能把乙肝遗传给孩子。第二种传播方式是血液传播,主要由输血传播,是国内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第三种传播方式是性传播,乙…

    09-19
    13
  • 怎么阻止乙肝传染给宝宝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所以对于孕期感染有乙肝病毒的患者,若是在怀孕后期肝功能比较差,要及时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则要注射乙肝疫苗。另外,乙肝产妇在…

    08-29
    11
  • 乙肝是什么病严重吗

    乙肝是什么病严重吗:   乙肝是什么病,严重吗?乙肝也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因为感染了乙肝病毒所导致,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而且非常的顽固。一旦患上了乙肝,治疗起来会比较困难,…

    11-29
    12
  •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什么

    乙肝病毒携带者它是指表面抗原阳性,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核酸阳性,但是他转氨酶正常,没有乙肝病人这种恶心乏力肝区疼,没有乙肝肝炎的这种临床表现,甚至做肝穿,肝脏也没有明显的炎症,所以这一…

    09-20
    13
  • 乙肝预防的措施

    预防乙肝的措施,首先就是戒烟以及戒酒,抽烟以及喝酒都是不良嗜好,会损害肝脏;其次是远离致癌物质,包括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再者是定期参加体检了解自己的肝脏健康;还有就是接种乙肝疫苗预…

    08-20
    15
  • 乙肝有什么并发症

    乙肝的并发症,首先就是关节炎,影响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其次就是糖尿病,伤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再者就是脂肪肝,跟患者吃了太多油腻食物有关系;然后就是肝硬化以及肾炎,危害性很大;最后就是…

    12-15
    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