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阳性好治吗

患者在肝两对半检查之中,检查结果阳性,倘若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时候,倘若患者港功能以及腹部彩超都正常,就不用治疗。倘若肝功能异常,就需要接受一些抗病毒方面的治疗。

大家都知道,乙肝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容易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也是十分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所以有必要及早检查治疗。那么,在肝两对半检查,发生了阳性的情况,这种情况好治吗?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患者接受乙肝两对半检查的时候,检查结果出现了阳性的情况,存在很多的可能性,有可能指的是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发生了阳性的情况。倘若属于乙肝表面抗原出现阳性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就是患者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一般来说,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种情况的治疗,往往需要根据一下患者的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倘若患者的肝功能属于一种正常的情况,而且接受腹部彩超检查,结果也是正常的,这种情况患者通常是不需要接受治疗的。
  倘若患者的肝功能发生了反复异常的情况,而患者的病毒检查属于阳性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通常可能符合抗病毒的指征。一般而言,倘若患者符合抗病毒的指征,这种情况是务必要积极接受一个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的,必须按时以及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通常而言吗,这种情况,是能够实现肝功能的正常病毒量的水平维持非常低的水平,或者是检测不到的水平。所以患者不需要过分担心,只需要积极接受治疗就可以了。
  通常而言,抗病毒治疗,一般包括借助干扰素来进行抗病毒治疗,还有借助一些核苷类药物来进行抗病毒治疗。倘若患者符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优先选择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由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够更好地实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

乙肝两对半阳性好治吗相关阅读

没有按时打乙肝疫苗要重新开始吗

上周四,我出完门诊下班的时候,被一位医院职工叫住。他告诉我:他的孩子出生时打了一针乙肝疫苗,等到打第2针乙肝疫苗时,因为全身湿疹严重,防疫站医生不给打疫苗。现在1个月过去了,第2针乙肝疫苗还没有打。他问我:第1针乙肝疫苗是不是白打了?是不是需要重新从第1针开始接种3针乙肝疫苗了?

这位职工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我也常常碰到一些乙肝妈妈这样问我:孩子因病没有按时打第2针或第3针乙肝疫苗,是否要重新开始打3针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发布的《乙型肝炎疫苗的立场性文件》中指出:“如果孩子出生后因疾病等原因3针的乙型肝炎免疫程序中断,重新开始接种时不需要从第1针开始重新开始,只要继续完成第2针或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即可;如果仅仅第3针被推迟,则应尽早接种。”

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在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后,虽然产生的抗体不多,中断第2针或第3针疫苗接种后,抗体也可能很快降低,但免疫功能是可以“记住”第1针疫苗的刺激的。所以,第1针乙肝疫苗不会白打,只要继续完成第2针或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免疫系统会很快发挥作用,产生大量抗体。

病毒高复制的乙肝女性能否先降病毒再怀孕

一些免疫耐受期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女性因为发现自己HBV DNA水平较高,害怕乙肝母婴阻断失败,于是在孕前就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试图把HBV DNA降到“正常”,然后再停药怀孕。但是,她们失败了。尽管服药时HBV DNA下降到<500拷贝/毫升,但停药后HBV DNA立即反弹,反复多次,造成耐药,甚至导致肝功能异常。也有些人选择了使用干扰素治疗,但往往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

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常常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认识”病毒,常常与病毒“和平共处”。在这个时候,肝脏损伤很轻微,不影响妊娠。而此时应用抗病毒药物,尽管可以使病毒暂时停止复制,但很难使机体免疫系统发生清除病毒的免疫反应,停药后病毒则会再度疯狂复制,因此常常疗效欠佳,而且不能停药。

不仅如此,病毒长期与药物接触,常常会“想”出变异的办法抵抗药物对它们的攻击,造成耐药,使以后需要治疗时药物选择更加困难。更重要的是,在不能停药的情况下怀孕,增加了胎儿在母亲子宫内与药物暴露所造成的风险。

因此,免疫耐受期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所推荐的抗病毒治疗适应证,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女性不用治疗,可以生育,孕前不要盲目治疗;在孕期监测肝功能和HBV DNA,如果孕期HBV DNA >106 IU/ml,母婴传播的风险较大,可在妊娠28±4周选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产后1~3个月内酌情停药。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有什么区别

一位乙肝妈妈的孩子出生后患病住院,住院期间医生给孩子使用了丙种球蛋白。今天,这位妈妈来信问我,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有什么区别?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根据这种蛋白质在电泳中游动的速度,科学家们把球蛋白分为α球蛋白(甲种球蛋白)、β球蛋白(乙种球蛋白)和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三大类,其中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都属于丙种球蛋白,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

健康人的血液中含有各种抗体,如:麻疹抗体、水痘抗体、流感抗体、甲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抗体等。把健康人血液中的这些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提取出来,就可以制作成“人血丙种球蛋白”,把健康产妇胎盘血中的这些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提取出来,就可以制成“胎盘丙种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和“胎盘丙种球蛋白”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免疫缺陷疾病,提高人体抵抗力。

但是,“人血丙种球蛋白”和“胎盘丙种球蛋白”中的抗体是非特异性的,即没有针对性。其中包括着对许多疾病的抗体,但对每种疾病抗体的含量都很少;而且,所含抗体的种类也因不同来源的人体而有差异。因此,丙种球蛋白中可能含有乙型肝炎抗体,也可以不含乙型肝炎抗体;即使含有乙型肝炎抗体,但量也很少。所以,丙种球蛋白只能用于提高人体普遍的免疫力,而不能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全称应该是“高效价特异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这种球蛋白是从具有较高乙肝抗体水平的人血液中提取的,不含或很少含有其他抗体成分。它只针对乙型肝炎,能够提高人体对乙型肝炎的抵抗力,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用于乙型肝炎的母婴阻断。

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仅可以清除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污染到胎儿血中的乙肝病毒,还能抵御出生后新生儿和乙肝妈妈密切接触导致的感染。但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能治疗其他疾病,不能提高新生儿对其他疾病的免疫力。

这就是丙种球蛋白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所以,乙肝妈妈所生宝宝会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但如果孩子得了其他疾病,医生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可能会给孩子使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可能含有部分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可以起到补充部分乙肝抗体的作用。

口服抗病毒药的乙肝男性影响生育吗

乙肝口服抗病毒药物也是我们常说的核苷(酸)类药物。这些药物在女性生育期间的安全性有差别。在全球各国的乙肝治疗指南中,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可以在妊娠期间服用,而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不建议在妊娠期间使用。但对于男性生育没有限制。

可怪事偏偏总出现在我国。我国一些医生不知道依据什么,常常告诉男性病人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期间妻子不能生育。害得许多男性因为结婚生育而不敢服药治疗,还有一些正在服药治疗的男性为了妻子生育而停药,导致疾病加重。为此,我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各国的乙肝指南,证明男性生育期间服用治疗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妻子可以生育,还写了许多博客,告诉男性乙肝患者不要因为生育延误治疗,不要随便停药,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妻子可以正常生育。

自从1999年第一个治疗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在我国上市,已经有16年多了。这些药物在国外上市的时间更早。如果有证据表明这些药物可以危害男性生育,医学文献早就可以查到相关报道,对药物安全性非常敏感的美国FDA也早会通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乙肝男性在生育期间不能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可是,我国的一些医生总是会杜撰出口服抗病毒药的乙肝男性不能生育的一些理由:“导致畸形”、“杀害精子”、“破坏染色体”……。

为了这些中国特色的医生,2015年我国再次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不得不把男性抗病毒治疗期间的生育问题写入指南。这是全球各国指南中绝无仅有的。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可指出:“应用干扰素α治疗的男性患者,应在停药后6个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的男性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核苷(酸)类的治疗对精子的不良影响,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看到指南中的意见,我高兴极了,心想:这回不用我反复和病人讲解,劝男性病人不要因妻子生育停药,劝需要治疗的男性及时治疗。

乙肝妈妈可不可以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的乳汁中确实能够检测出乙肝病毒的抗原和HBV DNA,但是,乳汁病毒含量极低,仅为母亲血液中病毒含量的1/10000~1/1000。且初乳中病毒含量较高,到产后个月再检测,大多数母亲的乳汁中HBV DNA已经检测不到,仅有18%HBV DNA≥10的6次方拷贝/ml的母亲乳汁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HBV DNA。

而且,循证医学的证据已经充分说明,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无论其感染状况如何(“大三阳”或“小三阳”,HBV DNA水平高或低),在新生儿正规免疫后母乳喂养均不会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因此,根据母亲乳汁中的HBV DNA水平来决定是否母乳喂养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依据。国内外没有一家乙肝防治指南建议检测母亲乳汁中的乙肝病毒。

除了孩子出生时注射的那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外,孩子的抗体主要来源于乙肝疫苗的刺激。乙肝疫苗是现代科学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乙肝病毒的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或仓鼠卵母细胞的基因中,重新组成新的基因,利用这些细胞的复制生产出来含有乙肝病毒片段的疫苗。这种基因重组疫苗非常安全,它进入体内并不像乙肝病毒那样侵入肝细胞做“坏事”,而是模仿乙肝病毒的“坏样子”,在体内调动并训练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保卫机体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

人的免疫系统有很强的记忆力。只要孩子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疫苗产生了“应答反应”,孩子的免疫细胞就会牢牢乙肝抗原的“坏样子”。因此,在孩子有了抗体之后,如果真有抗原侵入体内,抗原不仅不会“消耗”抗体,而且还会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抗体的下降并非抗原的消耗,而是抗体自身的代谢,就像体内的红细胞寿命是120天一样,到一定寿命,抗体自然代谢掉了。但大家不用担心,免疫细胞还会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抗体加以补充,只不过如果没有抗原的再次刺激,补充的抗体产量会逐渐减少,直到下一次抗原的侵入。

不仅如此,已有许多研究证实,母乳喂养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乙肝妈妈所生后代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在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是一样的。这足以证明,乙肝妈妈没有必要整天想着带着孩子去医院抽血检查,母乳喂养不会“消耗”乙肝抗体,不会影响孩子抗体的产生和母婴阻断效果。

(0)

相关推荐

  • 单位体检能查出乙肝吗

    单位体检可以让员工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但不能够明确了解自己是否携带乙肝病毒。乙肝病毒需要进行系统的检测来可以进行了解。同时通过肝功能的检查和彩超检查,可以更好地了解肝脏的情况,…

    12-16
    16
  • 乙肝查那几项

    乙肝查那几项:   乙肝查哪几项?乙肝两对半又称为乙肝五项,是用来判断是否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感染程度的一种实验学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

    11-29
    11
  • 乙型肝炎病毒为什么会是引起慢性肝炎

    一般来说,对于乙型肝炎病毒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划分,首先,如果是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时候,一般是在肝细胞内生存的,而如果是在免疫清除期的时候,一般…

    12-16
    12
  • 患有乙肝的孕妇产后可以母乳喂养吗

    患有乙肝的孕妇在产后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因为乙肝病毒虽然会通过母婴传播,但是其传播途径并不是通过母乳来进行传播的,只要在分娩前后能够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还是能够基本隔断母婴传播的…

    12-10
    14
  • 乙肝携带者该如何治疗

    乙肝病毒可能会通过血液、消化道以及母婴等进行传播,有时候可能感染乙肝病毒,但是病毒携带量并不大,还没有损伤肝功能。多数乙肝携带者没有肝功能的异常,治疗可以吃维生素保护肝脏,抗病毒药…

    08-20
    13
  • 乙肝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时如何治疗

    乙肝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这时候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首先要针对乙肝病毒情况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控制体内的病毒水平。其次要根据其他病毒性肝炎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治…

    10-31
    20
  • 什么是乙肝大三阳

    乙肝大三阳是乙肝五项中的第一、三、五项阳性,俗称乙肝大三阳,就是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的阳性,这三项阳性标志着乙肝病毒在体内有比较强的复制能力,这种状态下的乙肝患者,容易发病,…

    11-22
    13
  •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有什么区别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有什么区别: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有什么区别?乙肝是指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的携带者和乙肝患者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但两者的…

    10-08
    11
  • 打完乙肝疫苗发烧怎么办

    在打完疫苗以后,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出现,其中发烧是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若是在乙肝疫苗接种之后出现发热,需要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热,若是高烧不退则需要服用一些退烧药物,尽量在饮食上…

    12-16
    19
  • 乙肝的并发症有哪些

    乙肝的并发症有哪些:   乙肝肝炎阶段,并发症并不是特别多见。对于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系统的损害,比如肾功能的异常,叫乙肝相关性肾病,可以导致肾脏滤过功能改变,出现蛋白尿等肾功…

    08-31
    19
  • 乙肝检查

    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有传染性的肝病。诊断乙肝的时候,首先应该查所谓的乙肝五项,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在内的一个系列的检查,主要是为了确定乙肝病毒的…

    09-16
    10
  • 丙肝和乙肝有什么区别

    乙肝和丙肝虽然都同属于病毒性肝炎,但这两种疾病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不光在预防难度上面存在着较大区别,在感染难易程度上也存在着不同。另外,这两种途径的传播方式、具体的诊断方法以及患者…

    08-20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