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心理治疗,一般患了强迫症之后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药物治疗,以便及时的控制病情,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再进行心理治疗。
在生活当中,如果你经常感觉有些事完全没有必要去做,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做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已经患上了强迫症。强迫症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精神类疾病,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那么强迫症治疗有几种方法?
一、强迫症治疗有几种方法
强迫症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从这两者的效果上来看,药物治疗比心理治疗要更好一些,而且药物治疗的复发率相对来说也比较低,所以患了强迫症之后,首先应该要考虑药物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要做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才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二、强迫症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比较常见的就是氟西汀、帕罗西汀、盐酸舍曲林、西酞普兰等。这些药物能够很好等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目的。
(2)三环类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具有治疗强迫症的效果,比较常见的就是氯米帕明。虽然这种药物的抗强迫效果比较强,但却有着很明显的副作用,所以在临床上应用得并不是很广泛。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也常用于强迫症的治疗,比较常见的就是苯乙肼、溴法罗明、托洛沙酮。这种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单胺氧化酶对单胺类物质的氧化活性,从而减轻或者消除因为单胺类物质减少所导致的精神类疾病。
2.心理治疗
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做心理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就是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所以要选择的心理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强迫症治疗有几种方法相关阅读
怎样疏导强迫症孩子
怎样疏导强迫症孩子:
孩子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这时家长可能就需要注意。因为孩子这些强迫想法和强迫行为,可能提示孩子遭受到一些不好的对待,或者父母可能在对待他们有一些缺失;这时父母就需要反思,孩子在家庭或者学校是否遇到困难、遇到成长烦恼,家长就需要多关注孩子、多陪孩子。
稍小的孩子可以跟他在玩游戏的过程,让他把内心的冲突表达出来;稍大的孩子就要聆听他们的内心,比如孩子可能遭受不公正对待。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认为强迫症是一种疾病,一定要吃药,而是需要从养育环境方面进行调整。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强迫症分两大类,第一是思维层面;第二是行动层面。强迫症即重复想一些事情或者重复做某些动作,但往往是没有必要重复的事情。患者一方面忍不住这样做,一方面又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自身形成一种对抗,从而产生痛苦。比如强迫症患者会忍不住数楼层;反复想自己的每个月的工资;出门之后多次返回反锁大门;用肥皂反复洗手等等,这些事情本身没有必要,但是患者又控制不住地去做、去重复。所谓强迫症还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而性格又跟小时候成长模式有关系。
强迫症的治疗
多数情况下强迫症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自我调整。药物可以用抗焦虑抑郁药,而且剂量要比普通的焦虑抑郁症药量大。药只是改善一部分症状,但是强迫症的病人,其核心的原因更多是在内因,在于的思维模式、性格特点。而这部分,即便是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也比普通抑郁症的要求要更高。有些治疗到一定程度,患者可能不愿意面对自己内心,效果不佳,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会慢慢引导患者自我觉察。所以强迫症第一是药物治疗;第二是心理治疗;第三是自我调整。
强迫症的危害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所谓的危害,其实是影响患者,让自己有压力,让自己内心不痛快,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所以强迫症应该及时治疗。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强迫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抗抑郁剂,抗抑郁剂同时也能治强迫,但剂量要求比抗抑郁时大;另外是心理治疗,现在对强迫症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往往需要周期比较长,不像焦虑症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