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侵袭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怎么治疗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可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疗程大概在3~5天左右。如果患者服用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很有可能是出现了耐药性,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更换药物。患者在发病期间还可以服用一些益生菌,重新建立菌群,有助于缓解症状。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症治疗,以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这类疾病往往伴随发热腹痛,一般需要给予退热以及止痛治疗。由于大量腹泻患者往往会伴随脱水症状,一般需要给予静脉补充血容量的治疗。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及时补液,补足丢失的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自然病程一周左右,患者一般仅需短期维持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如氯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大多均已耐药,部分菌株对多西环素仍然较敏感。多数致病菌体外试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仍较敏感,但仅能注射用药,即时效果较好,由于肠壁组织内药物浓度较低,不向肠腔排泌,不易清除细菌,易复发,宜和甲氧苄啶口服合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亦对志贺氏菌有较好的疗效,必要时也可选用。
2、肠道益生菌制剂:可适当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3、液体疗法:重型腹泻的患者应给予静脉补液。
(1)补液总量治疗:第1个24小时的补液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和生理消耗量。中度脱水补充150~180ml/kg,重度脱水补充180~200ml/kg。脱水纠正后每日液量只需补充继续丢失和生理消耗量。
(2)补钾:中度以上脱水患儿在治疗前6小时内排过尿或输液后有尿即可开始补钾(有低钾血症的确切依据时,无尿亦可补钾)。较安全办法是将氯化钾加人排尿后第一批输液中静脉滴人,低钾情况一般都能好转,将其余用量分3~4次口服。因食物中含钾丰富,饮食恢复至正常量一半时,可停止补充。
(3)钙和镁的补充:在补液过程中,如果患儿兴奋性过高或出现惊厥或抽搐,可将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一倍,静脉滴人,必要时可重复,能口服时可给10%氯化钙。抽搐停止后可肌注维生素D,并继续服钙剂。脱水重、久泻及有低血镁时可肌注25%硫酸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近年来主张减少应用碱性液,原因是配液中已有碱性液,机体还有自身调节。若碱性液用量过多,可发生低血钾,并能引起反常性脑脊液和脑细胞的酸中毒。一般酸中毒经输液治疗,肾功能恢复后,多可纠正。严重酸中毒则需另行补给碱性液体。输血或血浆加强支持疗法,贫血者输全血。
二、手术治疗。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以药物治疗为主,无手术治疗。
三、中医治疗。
可以选择使用小檗碱、生大蒜口服,或马苋煎剂口服,以及白头翁汤煎剂口服,均有一定效果。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吃什么药
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一般的抗生素对其没有治疗作用,应避免滥用药物。该病菌感染后会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并可引发菌血症、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关节炎等多种并发症,一般可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或者磺胺类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如果效果不佳也可以通过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肠侵袭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怎么治疗
肠侵袭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一般治疗
在平时,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山药粥等。但是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要避免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疾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现象。
2、药物治疗
如果症状相对比较严重,患者还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消炎治疗,比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胶囊等。
3、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以上就是“治疗肠侵袭性大肠埃希的常用药物”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