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并发症能治吗

糖尿病的并发症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治好的。针对糖尿病患者患有并发症的类型有很多,常见的包块有心脏部位、脑部、眼部等,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逆转并发症,但是对于糖尿病来说就比较难治愈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疾病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而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当发现患有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严重还会导致病人出现并发症。当患有糖尿病的同时还伴有并发症时就比较严重了,甚至还会有威胁生命的危险。那么,糖尿病的并发症能治吗?
  糖尿病对人体最大的危害就是引起并发症。因为针对糖尿病而引起的大多数并发症,会对患者身体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严重到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在发病早期治疗还是可以逆转这些并发症的产生,但不能逆转糖尿病。因此想要治疗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时,最好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可以缓解疾病带来的伤害。
  在身体患有糖尿病时,如果控制不好导致其发生并发症,严重还会损害患者的大脑、心脏、眼睛以及肾脏部位,这些并发症的后果通常很严重,甚至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是及时控制好血糖的摄入,有30%到40%的人可能会在10年后才会出现并发症,如果对并发症的产生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是可以起到治疗效果,从而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当患有糖尿病并引起并发症时,其并发症的类型有很多种,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中有20%的患者最终需要进行肾透析,因为糖尿病对患者的肾脏损害比较严重,还有糖尿病患者患上冠心病几率也大约是别人的三倍,针对早期糖尿病并发症如果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
  通过上面这些介绍,可以更好的了解到针对糖尿病引起并发症的治疗情况。同时也发现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具体是否可以治好还需要根据病人的额情况,及并发症的轻重程度。

糖尿病的并发症能治吗相关阅读

哪些人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提起糖尿病人们首先会想到糖,于是出现“谈糖色变”,其实糖尿病与糖的摄入并不相关,但是肯定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为我们的糖尿病发病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年增加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饮食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呢?平时每一餐您都吃些什么呢?怎么吃才算科学营养呢?吃能吃出糖尿病吗?

哪些人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呢?

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分娩过4公斤以上胎儿的妇女和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遗传因素我们都知道,也就是您的爷爷或者奶奶患有糖尿病的话,您就有可能成为糖尿病病人。那么,导致糖尿病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多、吸烟、喝酒、心理压力、情绪波动,都是造成糖尿病的环境因素。

或许许多家庭都这样安排饮食:平时没有特意地注意荤素搭配,菜谱没有特意去想。星期六、星期日孩子爱吃排骨、牛肉什么的,有时间做就给他做点。吃什么算好呢?平时当然是少吃粮食多吃肉,鸡鸭鱼肉一样也不能少,可这样吃正确吗?

现在,大家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生活好了,肉吃多了,油吃多了,高蛋白、高脂肪摄入多了,这样,热量就摄入多了,营养随之便过剩了,加之运动又少了,所以,我们的糖尿病发病就多了。我们应该明白,并不是粮食造成了糖尿病,而是过多地摄入了油、蛋白质、脂肪造成了营养的过剩导致了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使用葡萄糖输液时须加入胰岛素吗

一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作为治疗药物的稀释液(输液溶媒)时,同时加入4U胰岛素,问医生:“此时为什么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回答是为了兑冲葡萄糖,这种用药方法对吗?为什么不选择葡萄糖以外的输液作为溶媒呢?如果正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此时还需要继续服药吗?

1、临床治疗时,选用药物溶媒,一般会从药物溶解后的稳定性和患者疾病禁忌来考虑。譬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控制钠盐的摄入;或者有些治疗药只适宜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医师一般就会选用糖类输液作为溶媒。另外,有时葡萄糖输液中加入胰岛素是治疗需要。譬如胰岛素、葡萄糖及氯化钾组成合剂(GIK)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临床称作极化液,可纠正细胞内缺钾,并提供能量,减少缺血心肌中游离的脂肪酸。可用于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

2、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葡萄糖的过多摄入,可以选择果糖、木糖醇等非葡萄糖输液作为溶媒。但是,因这类输液存在价格较贵、与很多药物配伍禁忌和不是药品说明书推荐溶媒等原因,并不是临床常规选用的溶媒。

3、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时,在不改变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和进食的前提下,临床上一般会采取加用胰岛素兑冲输液使用的葡萄糖,一般1U胰岛素可对抗4—5g葡萄糖。

4、糖尿病患者也不是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只是不能过量摄入。可以做一道算术题:成人一顿正常饮食,100克大米(按75%转化为糖)大概也是75克糖左右,而一瓶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只有12.5g。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过于顾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治疗需要使用的还是应该使用,只须关注葡萄糖的摄入量和血糖变化即可。

5、胰岛素使用方法,可以皮下注射,不提倡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原因有:1)胰岛素为多肽结构,易受理化因素影响,与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2)输液瓶材质会对胰岛素造成吸附作用,进入人体的胰岛素实际用量会减少;3)胰岛素兑冲葡萄糖,并不是两者在输液瓶中化学兑冲,而是胰岛素进入机体内,通过增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糖元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胰岛素血中半衰期短,只能几分钟,而皮下注射,吸收慢,作用时间长。

怎么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的特点和起病方式: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认为,1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引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 B 细胞的损伤和破坏,最终B细胞功能衰竭而发生的糖尿病。本型因免疫中介胰岛 B细胞破坏而发病,故 1 型糖尿病病人起病年龄一般小于30岁;起病急,临床症状较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明显;有40%左右的病人会以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起病,常有尿酮体阳性或酸中毒,实验室特殊检查阳性〔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可以明确诊断。确诊为1 型糖尿病的病人需要终身应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2 型糖尿病的特点和起病方式:为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糖尿病病人的90%以上。发病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多食、肥胖、体力活动减少等)有关,而与自身免疫无关。2 型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缺陷为主,病人多肥胖,一般在中老年发病,起病隐匿。此类病人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在发现糖尿病之前往往有多年的病程,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近几年来,2 型糖尿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向,特别是在肥胖的青少年人群中发生 2 型糖尿病的人数在增加。 该型糖尿病采用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有效果,病情严重者需要胰岛素治疗。

以下列出 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

1、发病年龄

1 型糖尿病大多在 40 岁以下发病,20 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 但要注意肥胖青少年和儿童 2型糖尿病发病增加的趋向。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60 岁是高发人群。

2、 起病时体重

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 2 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容易患 2 型糖尿病;1 型糖尿病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 1 型或2 型糖尿病,发病之后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 1型糖尿病者往往明显消瘦。

3、 起病时临床症状

1型糖尿病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 2 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 2 型糖尿病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4、急、慢性并发症

1 型与 2 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 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 1 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 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 1 型糖尿病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5、临床治疗

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

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对病程较长者,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均要采用胰岛素治疗。

对于那些通过临床表现很难判断是哪种类型糖尿病的病人,常常需要作进一步检查。这些检查包括: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或 C 肽水平,以及血中免疫抗体的检查,如 GAD、ICA、IAA 等。

糖尿病的治疗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国糖尿病发病人群急速增长。目前全国共有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患病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继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生命的“第三号杀手”。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造成的。以往认为,胰岛功能一旦受损就很难恢复,因此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近年研究发现,早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可能使胰岛功能恢复。

早期使用胰岛素,不仅可迅速解除糖毒性和脂毒性对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作用,同时也可让未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充分休息,使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以修复并恢复功能。

以色列的科学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首先在临床研究中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2周后,多数患者胰岛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随后1~2年内不需要任何药物就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证实胰岛细胞功能在2型糖尿病早期是可逆的。

因而,目前我们虽然不能把“糖尿病的帽子”扔到太平洋中,永不再见;但至少可以使“糖尿病的帽子”晚戴上几年。那么,哪些患者应该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除了严重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及有严重胰岛素抵抗等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外,空腹血糖超过7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毫摩尔/升,一经确诊,就可及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并辅以饮食和运动疗法,这样可最大程度地保护胰岛功能,使受损伤的胰岛β细胞得以休息并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使糖尿病患者不必终身服药的目的成为可能。

目前我院内分泌科配备多台胰岛素泵,已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近60例,经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约66%的患者获得缓解,不用任何药物就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优质的技术和服务帮助糖尿病患者解除病痛。

葛根可预防哪些疾病

1、濡润筋骨:生津润筋,治疗热病、慢性颈、腰椎病、高血压病津液亏虚,筋膜失濡引起的项背强痛,肌肉痉挛,腰退掣痛。常与桂枝汤、独活寄生汤等配合运用;另外,葛根还含丰富的钙、磷、硒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滋养骨骼,增加钙质,增强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常与熟地、仙灵脾、狗脊、骨碎补等配伍运用。

2、濡养肝脏:增强肝脏对乙醇分解,减轻酒精对脑的损伤而起到解酒作用;葛根能解善肝血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脂沉积、变性,恢复肝功能,是少有的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之一。用以治疗酒精肝、脂肪肝以及肝炎后肝损伤,肝纤维化。常与枳椇、枳壳、当归、赤芍、枸杞等配伍运用。

3、濡润脉络:葛根所含的20余种黄酮类物质,其作用强度是大豆黄酮的100——1000倍,可降低血脂、血粘,防止和解善动脉硬化,恢复血管弹性,解善血脉循环。用以治疗高血压脑病、中风、偏瘫、脑血管硬化、老年性脑功能退化,冠心病、眼底视网膜血管病及黄斑区病变。常与红花、桃仁、生地、赤芍、当归、川芎、丹参等配伍运用。

4、濡润脏府:葛根通过滋养肝、胰、脾胃、大肠等脏府,调整其运化功能,使清者升,浊者降,从而达到降糖、降脂,升清止泻,润肠通便的效果。用以治疗高血脂、糖尿病、腹泻、便秘。如玉液汤、葛根芩连汤、葛根决明子茶等。

5、滋养卵巢,延缓衰老:葛根黄酮有较强的雌激素样作用,能提高雌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发育,延缓卵巢衰老。治疗雌激素水平低下,青春期发育不良,更年期早衰综合征。常与当归、枸杞、菟丝子、女贞子、等配伍运用。

6、滋养肌肤:葛根有丰胸、润肤、养颜作用,久服能使皮肤美白光润,乳房丰满;消除面部色斑、粉刺。常与黄精、当归、山药、赤小豆、赤芍玫瑰花等配伍运用。

7、副作用:葛根含大量的黄酮,有雌激素样作用,男子久会出现皮肤细嫩,乳房发育,性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葛根性味甘平凉润,亦药、亦食、亦茶,具有对多器官的滋养调理效果,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佳品。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可以吃芒果吗

    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对于一些水果也要注意,芒果可以吃,但是要注意定时定点,最好不要吃芒果,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的人群,可以吃苹果、无花果、橙子等,都非常不错,还可以预防一些疾病…

    11-29
    11
  • 糖尿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本身是不会影响寿命长短的。糖尿病患者寿命减少,是因为自身血糖控制不达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血管、神经的并发症等。单纯的高血糖,死亡几率很小,然而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导致生…

    11-20
    10
  • 肝移植后糖尿病有什么解决办法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首先一定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将血糖控制在空腹7以下、餐后11以下这个范围内。若经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之后,血糖能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则不需要药物治疗;否则需要药物治…

    01-07
    36
  • 高血糖是不是糖尿病

    高血糖是不是糖尿病:   1、高血糖是指血糖超过正常范围。糖尿病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必须通过糖耐量试验检查,空腹血糖≥七点零mmol/l或OGTT2小时血糖≥十一点一mmol/l。空…

    11-11
    9
  • 糖尿病能吃杨梅吗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可以吃杨梅的,因为杨梅中含有大量的果胶,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的分泌,能够起到降糖的功效。…

    11-30
    31
  • 糖尿病能治愈吗

    糖尿病能治愈吗:   糖尿病病友非常关注糖尿病是不是能治愈。很多时候从一些媒体上面获取的一些信息,说糖尿病能够治愈。实际上从某些国内、国际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来说,目前为止糖尿病不能治…

    11-13
    14
  • 糖尿病能吃花生吗

    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坚果类食物,其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和赖氨酸成分,还有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其含糖分较少,因此在患有糖尿病是可以吃花生,但是要注…

    11-28
    13
  • 糖尿病用不用一直吃药

    糖尿病用不用一直吃药:   糖尿病是否需要一直吃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如果是1型糖尿病,因为胰岛素缺乏导致的,所以需要终身用胰岛素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有一部…

    11-09
    15
  • 胰腺癌和糖尿病有没有关系

    胰腺癌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如既往没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家族史,突然出现血糖上升的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应立刻去医院做B超或者CT的检查;如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久而久之确实对…

    11-28
    16
  • 药物能降血糖吗

    现在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应用药物降低血糖。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可以对症用药稳定血糖;降糖药效果不佳时,还可以注射胰岛素降血糖。…

    10-14
    16
  • 糖尿病足溃疡怎么治

    糖尿病,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医疗的水平是比较高的,如果是患有糖尿病足溃疡的话,根据医生的建议就可以,平时不要太过于担心,今天就从专业医师治疗、控制血糖和饮食方面来为大家介绍下糖尿病…

    11-08
    8
  • 糖尿病神经病变能治好吗

    糖尿病神经病变能否治好,医生跟病人或家属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从病理上不会逆向。临床治疗以后,症状会明显减轻。包括糖尿病神经病变在内的慢性并发症治疗,可以带病延年是基…

    11-20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