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针灸

针灸其实并不是很复杂,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针灸。第1步要做的就是根据病情确定穴位。这个时候医生要根据病情分析患者身体哪里经络堵塞。第2步要做的就是找准穴位,并且要根据每个人身上的比例来推算,最后就是进行针灸。

针灸是中医上特别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经血运行通畅,而且还能够舒缓肌肉,防止肌肉过度紧张。针灸能够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见效也都比较快,治愈后很少复发。所以针灸在临床上很受欢迎。但大多数人对针灸都不是很了解,比如怎么针灸呢?
  一、怎么针灸
  1.分析病情:针灸的过程比较简单,首先一定要做的就是分析病情。根据病情可以了解到患者身体气血运行状况,这样针灸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来帮助通络气血。而且也可以根据病情判断具体应该扎哪个穴位。
  2.找准穴位:在病情分析结束后,就基本上可以确定针灸的穴位了。所以第2步要做的就是找准穴位。因为每个人身体的经络穴位都不太一样,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比例,所以要根据个体的比例来推算穴位,然后再进行针灸。
  3.进行针灸:在针灸的过程中,患者不可以乱动,这个时候乱动会影响针灸效果,而且也会引起皮肤损伤。如果针灸扎对了,是不会流血的,但是扎错了穴位,就很容易流血。针灸时间不可以太长,一般在30~4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严重的患者可以延长到一个小时。
  二、做针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针灸:在饿肚子的时候做针灸,很容易会产生呕吐反应和胃肠道不适,这样会影响到胃黏膜,进而影响到消化功能。所以最好在吃了饭之后再去做针灸。
  2.针灸后不可以剧烈运动:刚做完针灸的时候,人身体的经络和皮肤毛孔都是打开的,这个时候做剧烈运动的话,很容易会导致寒风进入到身体内部。所以最好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恢复运动。
  3.皮肤有其他疾病不可针灸:如果皮肤有感染或者是明显的皮损症状,那么要注意,这个时候是不可以针灸的,必须要在皮肤恢复之后再针灸。

怎么针灸相关阅读

合谷穴

合谷穴,别名虎口穴,属手阳明大肠经。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谷。

定位归经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歪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以下是合谷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通经活络止痛:合谷穴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鼻塞。
  (2)镇静安神:合谷配太冲,称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作用,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3)清热凉血:合谷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血,截疟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
  (4)调经活血催产:合谷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产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
  【保健方法
  (1)针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或深刺2.0~3.0寸,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腕侧,以免刺破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而引起出血。此穴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血管引起血肿;孕妇禁针。
  (2)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等。
  适用人群
  合谷穴常用于治疗老年、中青年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1)减痛:如果患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也有效果。
  (2)降压健脾: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注意事项
  (1)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腕侧,以免刺破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而引起出血。此穴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血管引起血肿。
  (2)孕妇禁针。
  (3)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在时间、力度上要做好把控。

艾绒的作用

大家听说过艾绒吗?艾绒是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粉尘,从中筛选出来的和棉花一样的物品。艾绒的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艾条就是用艾绒制作成的,主要用它来针艾灸。那么艾绒的作用都有什么呢?

艾绒的作用
  艾条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用火,久远于针法及其他医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亮点。民 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无病而灸,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和抗衰老能力。艾柱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 方法。它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或患病部位,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 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每天用用艾绒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祖国医学认为:脚底经脉丰富,肝、脾、肾及相应之腑经络均循经此处。寒邪侵袭,沿经上传,肺失宣肃,咳嗽乃生。艾叶泡脚还可以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而艾叶性温,归脾肾经,能温祛寒邪,使肺气得宣,故能很快治愈咳嗽。艾绒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草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草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百会穴在什么位置

百会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阳气交汇之处,归属于督脉,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定位此穴道时可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当前发际上5寸,后发际上7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大家在取穴过程中需注意,经络穴位中所说的“寸”,指的是同身寸,没有具体数值,同身寸中的”一寸“在不同人的身体上长短不同,并不等同于常规意义上一寸的长度,故取穴时常用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即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为“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
  (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本人以本人中指第一、二指节横纹桡侧端(即外侧端)间距离为1寸,适用于四肢直寸与背部横寸取穴。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主要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也叫"一夫法",是让患者将食指、中指 、无名指 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食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 ? ? ? ?

大肠俞穴的功效和注意事项

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大肠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功效。大肠俞穴位于我们的后背部腰上,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
  1.大肠俞穴的位置
  大肠俞位于腰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取穴方法采用俯卧位。

2.大肠俞穴的作用与好处
  如果我们长期点揉或者艾灸大肠俞穴,对于缓解腰部的疼痛尤其是老年受风受寒以后引起的寒湿型的腰部疼痛会有非常好的作用,对于虚寒的人群,身体体质比较虚或者是比较寒重,稍微吃寒凉食物或腹部腰部受风,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类病人针灸大肠俞穴,能够很好缓解症状。如果长期腰部做艾灸或者拔罐,除了能缓解刚才说的腰部疼痛以及寒湿型的腹痛、腹泻以外,对于调节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3.大肠俞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大肠俞穴在临床上可以采用手指按揉,手指或者整个手掌按在大肠俞穴局部做点法或者是揉法,可以起到比较好的缓解腰部疼痛的作用。对于寒湿型或者是体质比较虚弱受风受寒以后引起腰部的疼痛或腹痛,可以用温针灸,温针灸就是在针灸的同时加上一个艾条,或者是用单纯的艾灸也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止痛甚至止泻的作用。尤其对于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艾灸大肠俞穴,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性便秘和腰痛。

针灸液门穴能治疗什么疾病

标准定位:位于手背,第四、五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微握拳取穴。液门在手背部,第四、五指间赤白肉际处。

取法:微握拳,掌心向下,于第四、五指间缝纹端,即赤白肉际处取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微握拳取穴。

功用:有清热散风、聪耳明目作用。清头目,利三焦,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头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耳鸣、耳聋、耳痛、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痛及手背红肿疼痛等。

1、头面部病症:头痛、咽喉炎、耳疾、齿银炎、角膜白斑等。

2、其他病症:疟疾、前臂肌痉挛或疼痛,手背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精神疾患等。

刺灸法: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

 刺法:

1、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可扩散至手背。

2、针尖略向上,不断运针,针感可沿三焦经脉循行向上至肘。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本穴配风池、太阳、率谷治偏头痛;配鱼际、尺泽治扁桃体炎;配中渚治手背红肿疼痛。液门配中渚、阳池,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手背痛。液门配鱼际,有清利咽喉的作用,主治喉痹。液门配外关、听宫,有清头目,利三焦的作用,主治耳鸣,头痛。

(0)

相关推荐

  • 针灸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吗

    月经不调会严重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育问题,月经不调是由于女性不良的生活方式或者自身妇科疾病所引起的,女性月经不调需要及时的了解引起的病因月经不调,可以通过针灸能够有效的调理女性月经不…

    11-05
    17
  • 针灸的作用

    针灸是属于中医理疗的一种,它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灸的作用原理就是通过针刺和火两种方法进行刺激我们身体上的穴位,进而改善经络中气的流向以及调理身体的目的。在做完针灸治疗之后应该要注…

    11-28
    8
  • 针灸伤到神经的后遗症

    针灸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损伤神经。针灸伤到不同的神经,可引起中指、食指等部位的麻木,以及垂腕、小鱼际萎缩、爪形手以及垂足、行走困难等不同的后遗症。因此,针灸过程应十分谨慎。…

    11-14
    41
  • 学针灸要多久

    学针灸一般要花费较长时间,患者可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基本手法的操作进行练习。而在进行自我针灸时,一定要注意留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还要保证有适宜的力度,禁忌人群则需…

    11-15
    34
  • 针灸的时候可以不脱衣服吗

    严格来说,针灸治疗是不可以隔着衣服进行的,因为这不符合无菌性操作的基本要求。针灸有其具体的操作细则,也有相应的规范,首先,必须先将皮肤消毒之后,然后再有医生选择合格的、合规的、合理…

    11-24
    34
  • 经期可不可以扎针灸

    月经期能不能用针灸、适不适合扎针灸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一般在治疗月经相关性疾病,如月经失调、月经量少、月经推后、痛经或不孕不育,在经期用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月经状况,治疗痛经等疾病…

    11-01
    257
  • 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吗

    针灸可以改善症状,通过针灸改善经络循环可,滋养经络。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因椎间盘突出症,疼痛,麻木和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针灸的原理较为复杂,几乎涵盖了现代医学研究的范围,针灸作用都有助…

    11-14
    12
  • 针灸治疗颈椎病头晕吗

    颈椎病是很常见的疾病之一,会让人出现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头晕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大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可以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能达到一定作用,像皮肤针、耳针、电针、穴位注射等方式就非常不…

    11-14
    27
  • 针灸可以治好脑积水吗

    患有脑积水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影响还是很大的严重还会导致病人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行动异常等症状,对生活影响特别大,而针灸治疗是不能治好这种疾病,最好的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在治疗上还是要…

    11-14
    13
  • 针灸针的形状是怎样的

    针灸是按一定的穴位将针刺入患者体内,并通过特定手法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针灸的针具目前都是不绣钢毫针,针身长度有25毫米、一寸、一寸半、两寸等,临床可根据不同病症,选择不同针型,三棱…

    11-23
    16
  • 睡眠不好针灸有用吗

    针灸对治疗睡眠不好的患者有一定作用。针灸可以缓解失眠症状,睡眠不好的患者可以选择针灸的方法缓解,但是针灸必须选择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针灸,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

    11-23
    11
  • 针灸减肥需要节食吗

    针灸减肥一般不强调需要肥胖者刻意去节食,但还是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法。因为单纯地靠节食减肥,首先减肥效果不佳,维持时间很短,而且会造成肥胖者内分泌系统的紊乱,最后导致…

    11-23
    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