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的饮食进入透析和没有进入透析注意事项不同。有的病人进入到尿毒症第五期,但是尿量还比较多的患者,饮食上主要是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尽量延缓残余肾功能的减退。所以病人不能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肉、蛋、奶;如果病人有高磷血症,要注意限制食物里磷的含量,比如蛋黄、鱼籽、酱油、可乐。如果还没有透析的病人,因为肾功能已经比较差,可能会出现高血钾,所以一些含钾高的食物,比如黄色橘子、香蕉、芒果,这些含钾高的水果要少摄入;包括含钾高的绿叶蔬菜。如果进入到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蛋白质就没有严格的限制,反而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病人,都建议高蛋白饮食。因为在透析的过程中要消耗病人的血白蛋白,有的人会出现营养不良。如果透析时间超过两年以上,可能残余肾功能很少,这样的病人要限水;尤其在两次透析之间要限制水的摄入,让病人体重增长不要太多,以免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
尿毒症患者吃东西该注意哪些方面相关阅读
什么是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一般就发生在新透析的病人身上,老患者一般出现问题后不考虑是失衡综合征。因为失衡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是患者体内毒素太高,血里的毒素下降得过快,但是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脑子里的毒素不会下降的特别快,患者就会发生脑水肿的症状。失衡综合征是透析病人的急性并发症,失衡综合征只发生在新导入透析患者的情况下,比如常规透析的老病人,一般不容易发生失衡综合征;只有新透析的病人,比如新发现的尿毒症病人要透析,这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的表现
失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轻者表现为头疼、恶心,可能睡不着觉、比较兴奋;少数情况下部分患者症状会比较严重,没透析的时候一切正常,但透析完两、三个小时以后,病人就会发生喘憋、躺不平一系列较严重的反应,症状同左心衰表现一样。一般病人在透析完以后发生,但部分患者在机器上就会发生;多数患者是透完以后,如两、三个小时就会发生。症状较轻患者可以自然缓解,但比较严重的病人可能会一直不能缓解,就需要到医院进行急诊处理:一般如果48小时不能缓解,就不属于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如何治疗
失衡综合征主要以预防为主,患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第一,病人要选择早透析,如果透析太晚,毒素水平会越来越高,透析时发生失衡综合征的几率就越大,且患者症状会越重;第二,要合理诱导透析,患者体内的毒素水平太高,开始要多次、短时透析,这可以避免或者减轻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第三,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果病人体内毒素特别高,有轻度脑水肿,就可以给一些高张药物,比如甘露醇,这样就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所以,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主要是要及时透析、合理诱导方案、适当使用药物。
尿毒症能治好吗
尿毒症患者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最后由于肾小球硬化进展到尿毒症。所以,尿毒症通常不能治愈,只能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替代治疗能帮助病人完成自己肾脏不能完成的工作,但如果病人比较年轻又有肾脏的来源,病人就可以做肾移植;部分病人做完移植以后,生活质量与正常人基本类似。通常尿毒症不能治愈,但是有些体外设备的方法能帮助患者完成正常的肾脏工作,尿毒症患者透析后的生存期能延长十到二十年。所以,尿毒症并不可怕,只要科学治疗,能很大程度延长患者寿命。
血液透析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血液透析需要给病人进行穿刺操作,每次透析需要在病人的手或者上臂做造瘘口,进行穿刺把血液引流出来。所以,血液透析最主要的是注意并发症发生。因为穿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其次,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初始阶段引出体外的血液较多,通常一次会引出200毫升左右血液,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长期血透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比如冠心病、心梗、脑血栓、脑血管意外,通常患者发生这些风险的发病率比不需透析的病人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