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的饮食建议有哪些

预防糖尿病的饮食建议有哪些:
  第一、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多建议用植物油,每日食用量要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克;烹调的时候建议低温烹调,像蒸煮炖这样的烹调方式,尽量避免煎炸炒等高温烹调;烹调时热锅凉油,避免反复油炸。
  第二、摄入适量蛋白质:蛋白质每日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成年人可以按照每千克一点零到一点二克供给。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动物性食物和优质豆类蛋白,每天建议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以及豆类食品。这些蛋白质生物价值高,而且利用率高,非常易于人体吸收,建议每日优质蛋白的摄入占蛋白质总量的三分之一。
  第三、菜肴少油少盐: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
  第四、低钠高纤维素饮食:高钠饮食容易增加血容量,引发高血压、糖尿病。
  第五、进餐定时定量: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四到五次小时。

预防糖尿病的饮食建议有哪些相关阅读

二甲双胍副作用

二甲双胍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好的降糖的功效,还能控制体重,降低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而且它的价格还便宜,所以他是一个很好的降糖的药物,这也是他的有点,但是,是药三分毒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二甲双胍副作用是什么呢?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1、盐酸二甲双胍片在临床应用当中个别的会产生副作用,主是包括胃肠道症状,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还有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其他比较少见的有可能引起低血糖,肌肉酸痛,指甲异常、皮疹、出汗增多,味觉异常。
  2、另外有可能会引起胸部不适,寒颤、流感的症状、心悸、体重减轻等,二甲双胍可以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但极少引起贫血,另外要注意,如果说是有肾功能不好有可能会引起乳酸酸中毒这样的副作用,对于盐酸二甲双胍,对于肾脏疾病的话属于禁用、比如严重的心力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和败血症引起来的肾功能障碍,禁用二甲双胍。
  3、再就是有严重的感染、外伤、外科大手术临床上有低血压缺氧的情况一定要禁用,对二甲双胍过敏属于禁用,大量的饮酒人群也要禁用二甲双胍,接受血管注射碘化造影者可以暂时停用。
  4、对于肥胖超重、尤其是食欲难以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应该选择双胍类药物,利用它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胃肠道反应,影响食欲,很多病人服用以后轻度食欲不振,这对于肥胖的食欲过好的病人来说,正好可以帮助其抑制食欲、控制饮食达到减肥的作用,重的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者,可从小剂量开始,餐中或餐后服用。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保护肾功能

“吃乃人生大事”,吃是一门学问,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吃是很重要的事,吃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把血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是有窍门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小窍门吧!希望糖尿病患者都能注意自己的饮食。

限制食盐量
  要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来控制食盐的量,食盐量不能过多,会引起浮肿;不能过少,会使身体缺碘。终末期肾病可出现高血压,表现为浮肿或尿量少,限制食盐量可防止并发症的进展,但是如果同时出现呕吐、腹泻时,就不要过分限制钠盐量,还要及时补充。
  少油饮食
  患者应减少外出就餐,外出就餐的菜肴烹调大多是炸炒涮卤等,会有大量的油和盐。患者应选用清淡饮食,自己做饭时可以选用植物油。在外出就餐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吃饭的量和食物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很多患者会认为不吃肉、蛋类食品、不喝奶就是低蛋白饮食,这是不对的。素食中的植物蛋白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较少,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不利于肾功能恢复。可适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肾功能损伤。每日摄入的蛋白质量按0.6-0.8克/公斤标准体重给予,在饮食中,要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
  多吃粗粮
  患者可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特别是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要严格限制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热量高的食物。可以选用木糖醇等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来改善口味。患者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左右。
  定时定量饮食
  患者可少食多餐,两餐之间需隔4-5小时。例如: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需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加餐时的食物可在正餐中取出一部分来。
  限制高钙低磷食物
  糖尿病肾病电解质紊乱以低钙高磷为常见,所以要重视饮食中的高钙低磷食物,但是往往含钙高的食品含磷也很高,所以高钙低磷饮食强调低磷。例如:禁食动物的内脏和脑子、干果、虾皮、壮骨粉等。

抱团得糖尿病别全赖遗传

临床上,经常能遇到全家抱团看糖病的现象,最近就遇到了一个典型例子。儿子今年23岁,身高170cm,体重90kg,BMI指数31.14,膀大腰圆,是典型的腹型肥胖。最近他忽然觉得口干、喝水多,尿多,食量未减,人却消瘦了。因为他父亲是50多岁患上了2型糖尿病,所以用家里的血糖仪给儿子测,空腹血糖11mmol/l。就诊后查餐后2小时血糖18mmol/l,尿酮+-,尿糖4个+,被确诊为糖尿病。

一家里出了两个糖尿病,除了遗传因素,他们共同的生活习惯更值得关注。这个家庭融合了南方喜食甜食、北方喜食肉食的习惯,长期进食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一家三口均属肥胖体型。再加上工作压力大,疏于锻炼,23岁的儿子便早早步入糖尿病行列。

这种“糖二代”目前也呈增多趋势。据调查,父母是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

抱团得糖病的现象,遗传因素固然占据重要位置,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要想打破糖尿病的“家族圈”,父母要言传身教,帮助子女从饮食、运动、精神等多方面打造一个防糖堡垒。

饮食有吃有不吃。首先要家庭饮食健康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比例要均衡,吃饭种类多样化,总热量不超过身体需要量。多吃富含全谷物、水果、蔬菜、豆类和坚果的饮食;适度饮酒;少吃精制谷物、红色或加工肉类及含糖饮料。

运动防止胖两代。60%~80%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超重与肥胖体型,门诊中我们常发现,这些大胖子的孩子很多也是小胖子,一家人的体重都不达标。这些小胖子如果继续胖下去,即将面临的就是糖尿病的高危风险。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锻炼超过4小时,或每天达到35分钟左右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减轻,患糖尿病的风险也能降低80%。超重的人减重5%后,即使不锻炼,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减少70%。

精神乐观调分泌。神经系统常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调节血糖的激素分泌,导致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翻倍。紧张的工作、生活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出现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这个时候,家庭成员间彼此的关爱,父母对子女的理解,都能缓解精神压力。

父母是糖尿病的人,如果忽然食欲大增,多吃、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需赶紧查查血糖。20岁以后每年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体重、血压、血脂、血糖,30岁以后每年筛查1次糖尿病相关指标。让糖尿病的链条及早终结,而不是代代相传。

发现导致糖尿病的新基因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是困扰人类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往人们把它称之为“富贵病”,原因是不能多吃,吃能吃“好的”(高热量食物在困难年代称为“好的”食品),吃得越多越瘦。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疾病,是人体内胰岛素不足所致,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肥胖所致,人体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血糖升高本身没有什么直接危害,但是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人体血管硬化、血压升高、血脂升高、神经损伤从而带来一些列的糖尿病并发症。特别严重者可造成心脏病、脑出血、肢体坏死、失明、失聪等。

目前治疗糖尿病主要方法是降低血糖,一种就是增加胰岛素、一种就是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因此,需要患者首先要降低体重,减少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第二促进人体自身细胞分泌胰岛素,第三,注射胰岛素。可是这一切都只能减缓糖尿病的症状,根治糖尿病却没有办法。那么如何根治糖尿病?我们必须找到糖尿病发病的机理,今年发现就是发现导致糖尿病的新基因,如果成功了,我们就可以通过基因改变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这是对全球几亿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疾病还是要预防为主,在没有科学改变之前,我们最有效的预防就是“少食多动”。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脚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病变或轻微伤常导致脚的破溃、感染、坏疽等严重后果,有些患者被迫截肢。糖尿病可引起很多并发症,脚部的保护非常重要。如何做好脚的护理呢?要注意以下问题:

(1)穿好合脚的鞋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穿鞋穿袜可不是小问题,倘若穿上“小鞋”,内衬不平欠柔软,鞋底薄或足跟高,穿着不舒适,很容易挤压脚趾,硌伤脚底,磨损皮肤。由于糖尿病足的病理特点,组织营养障碍,关节变形,足弓变浅,加之神经病变,使得患者的脚对外来伤害敏感性差而缺乏防御诱发感染引起坏疽。

穿袜也应注意有小洞的袜子就不要穿了,要么尽快修补要么更新,袜子破了小洞很易伤到脚趾。还有,袜线松脱可能会缠绕脚趾,应该清除松脱的袜线。在临床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发病原因中是由于鞋袜问题引起的。

(2)洗脚水温要合适:博主有专门博文提示该问题,冬天尤其要注意。冬天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可以睡个好觉。不少年轻人孝顺父母送足浴盆给老人泡脚用。但对糖尿病患者或肢体动脉硬化患者来讲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为相当一部分患者足温度觉减弱或丧失,很容易被热水烫伤;一定不能用太热的水烫脚。一方面容易造成损伤,一方面容易加重病情。

我们要求洗脚时的水温在35-38度,即用手摸上去感觉是温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试水温也可能出现偏差,应有感觉正常的人协助试水温或用温度计测量为好。再有就是洗过脚后,应注意用柔软的毛巾将脚趾缝逐一擦干,不要被水浸渍,防止糜烂及细菌孳生;用润滑护肤霜擦试足部,防止干燥、破裂;同时检查足部,确认有无裂伤或局部红肿感染,如有要及时就医。

(3)不能忽视胼胝及嵌甲的处理:糖尿病足患者常有脚胼胝及嵌甲,处理脚胼胝及嵌甲,不可大意而置之不理或随意自行剪片,建议找有经验的修脚工或专科医生。因为胼胝可以作为异物,挤压深部组织而导致坏死,导致脚底出现溃烂长洞,成为穿凿样溃疡;嵌甲可因甲缘镶嵌到组织中导致损伤并带入细菌导致甲沟炎。在对胼胝及趾甲的修剪过程中,常因操作不当而损伤组织,并且会因剪刀的污染而诱发感染的发生。所以,一定要正确处理胼胝及趾甲。

(4)积极治疗脚气:脚气一般是真菌感染,称为足藓,存在脚气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因为它是造成脚部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若合并细菌感染将会很难控制,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需要住院治疗吗

    糖尿病需要住院治疗吗:   这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糖尿病患者如有下列情况时应该住院治疗:   第一、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当糖尿病病情加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

    12-01
    15
  • 糖尿病能根治吗

    糖尿病能根治吗:   糖尿病病友非常关注糖尿病是不是能治愈。很多时候从一些媒体上面获取的一些信息,说糖尿病能够治愈。实际上从某些国内、国际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来说,目前为止糖尿病不能根…

    11-12
    11
  • 糖尿病能吃山药吗

    糖尿病患者一般认为是可以吃山药的。山药里它含有丰富的黏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且山药还能调节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山药淀粉量较高,多吃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一次不…

    11-28
    23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糖尿病引起的症状以及表现,首先就是多尿,跟糖尿病会导致渗透性利尿有关系;其次就是多饮,跟患者体内水分流失过多有很大的关系;再者就是乏力,跟患者电解质失衡有关系;然后就是体重下降;最…

    10-10
    13
  • 糖尿病足保足应满足什么条件

    糖尿病患者如果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让疾病变得越来越严重,容易出现脚部溃烂的现象,如果糖尿病患者想要保足,那么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做好饮食方面的调理,做好足部的护理工作,不要让脚…

    11-29
    18
  • 吃什么可以预防糖尿病

    吃什么可以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我们一般主张是低热量的饮食习惯,所谓的吃什么食物能够预防糖尿病,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糖尿病的发生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遗传…

    11-16
    18
  • 糖尿病哪些食物不可以吃

    糖尿病什么食物不可以吃:   糖尿病患者,其实我们主要是控制饮食的总量,一天总的热量要控制。   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其实没有限制它的种类,主要是控制好总的热卡就可以了。没有不能吃的…

    11-24
    16
  • 糖尿病能预防吗

    糖尿病能预防吗:   糖尿病不仅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于有糖尿病遗传史的人群,需警惕自身的体重,不可过于肥胖,保持适度的运动量,每年定期查体,监测血糖和糖化,防止糖尿病的出现。  …

    11-11
    10
  • 女性糖尿病症状有哪些

    女性糖尿病症状有很多,身体乏力,走路费劲,而且看东西比较费力,越来越模糊。很多患者还会出现外阴瘙痒以及体重下降的情况。对于它的治疗,只要是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严重…

    10-23
    16
  • 得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得了糖尿病的患者,主要的症状是视力下降、多尿、口干舌燥、能吃、容易疲劳、体重下降很明显等症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有效的…

    11-06
    16
  • 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肾病到底能活几年,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早期的发现、诊断,对糖尿病肾病很有意义。血糖、血压控制好,比预防并发症更重要。现在临床还有很多的方法,比如中药内服和外治,早期要及时地…

    11-25
    13
  • 糖尿病脚麻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脚麻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人脚麻是经常有的事,只要身体任何的部位出现麻木、疼痛、酸痛,就要及时的检查血糖,导致下肢脚麻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4个方面。   第一,外界的刺激,来…

    12-04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