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

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
  糖尿病并发症出现时间受较多因素影响,急性并发症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与患者血糖突然急剧升高有关。一般大血管并发症在糖尿病诊断时就已经存在,病情进展严重程度则与患者血糖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控制情况有关。慢性并发症出现则情况比较复杂,一般具体如下:
  1、个体差异:因个体体质原因,每个人的薄弱器官不同,出现并发症时间不同;
  2、病程长短:一般统计表明,5-8年后会先后出现不同并发症;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3、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血糖、血压控制不稳定,导致并发症出现早;病情控制稳定者,并发症出现晚。
  4、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并发症时间以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为主,2型糖尿病以大血管病变为主。

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相关阅读

为什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能用β受体拮抗剂呢

在临床上经常有大夫给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美托洛尔,但是,有人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这是为什么?

1、《国家处方集》有记载:在无并发症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或有发生糖尿病的高危患者,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特别是避免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

2、避免使用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的原因:非选择性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阻断β2受体,从而抑制了肌糖原分解, 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或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而不易恢复;长期大剂量应用还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增加肝糖输出;此外还有升高TG、降低 HDL等不良反应。

3、美托洛尔属于β1-受体阻断药(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那么是否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呢?不能一概而论。β受体阻滞剂——能对抗儿茶酚胺类物质,降低心率,减少心搏量,降低血压,可与利尿剂合用以加强疗效。对于运动后血压升高、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更佳。主要的不良作用是负性变时、负性变力作用,延长心脏传导,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大剂量可影响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代谢和糖耐量异常,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故对老年ISH或糖尿病患者,不是首选的药物。但对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仍推荐首选使用(在血糖监控的前提下)。

胰岛素针开启后无须放在冰箱贮存

胰岛素针开启不要放在冰箱储存。原因是:

1. 使用中的胰岛素可以室温保存。温度不超过30℃,可保存28天,所以开封使用后的胰岛素不必再放入冰箱冷藏,且由于胰岛素针反复置于在冷热环境中更易造成胰岛素失效。尤其是不能将装上笔芯的胰岛素笔放入冷藏箱,反复放入取出,如果针头未取下,胰岛素药液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造成注射量不准。因此,每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完成后,只需将针头取下,室温保存即可。

2. 胰岛素针开始使用后,由于注射液已经与外界连通,不在密闭的环境下,放入冰箱会使针剂水分挥发(如新鲜蔬菜再冰箱放一天就会奄),反而不利于药品保存。

3. 实际上在使用胰岛素30R等注射剂时,往往使用者都不知道用前需要摇动混匀。如诺和灵30R为可溶性人胰岛素30%,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70%预混制成的混悬液。如果用前不摇匀,就可能使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沉积于注射器下方,且影响疗效。如果开启后,再放于冰箱,也会加速的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沉积。

另外,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药瓶或者胰岛素笔芯应盒装储存于2℃~8℃的冰箱内,可保持活性不变2~3年。如果需要长途携带,可将胰岛素装在专用的盒子里,到达目的地后再放入冷藏箱中。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剧烈震动,因为胰岛素的分子结构是由两条氨基酸链通过两条二硫键松散的连接在一起,在剧烈震动的情况下,二硫键会出现断裂,从而破坏其生物活性,导致药效丧失。乘飞机旅行时,胰岛素应随身携带,千万不可随行李托运,因为托运舱与外界相通,温度可降至零度以下,这样会使胰岛素变性。

糖尿病的认识误区

糖尿病是慢性病的主要人群,吃糖多会得糖尿病吗?降糖越低越好吗?

 一、吃糖会得糖尿病吗?

这是误区,吃糖本身不会直接就引发糖尿病,我们不能把吃糖等于糖尿病,不能划等号。但是吃糖多了,毕竟不是件值得提倡的事。因为糖是含能量的,我能量消耗没那么大,但是吃糖吃的很多,于是这些能量就会在体内催肥。

正常吃进糖分,血糖开始升高。人体就分泌胰岛素出来去降血糖。正常人分泌一定量就可以把血糖降下来。肥胖的人分泌出胰岛素不发挥作用,它的敏感性差了。他可能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出来,才能把这点糖降下来,这种现象叫胰岛素抵抗。如果伴有比较重的胰岛素抵抗,最后就会发生糖尿病。这是糖引发肥胖造成一系列的结果。

有人说我只要不吃糖,我就不会得糖尿病。这个想法也不对。因为你不吃糖不代表你不会胖。

二、血糖越低越好吗?

一般在没有高血糖的正常情况,一个人轻易不会发生低血糖。有糖尿病的朋友,他血糖比较脆弱,波动很大,上下起伏很大,这样反而容易出现低血糖。有人认为血糖高了,降的越低越好,大错特错!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还要大很多。

大家永远记住这个概念:低血糖的危害超过高血糖。到50毫克/分升以下,这个血糖就很低了。晕倒是小事,最要命的最后可能出现死人!

鼓励糖尿病人兜里带上水果糖、巧克力、甜水,特别是运动的时候,以防不时之需。一旦要晕倒了,赶紧吃糖喝糖水吃巧克力,这个时候吃馒头来不及。

送给准糖友的吃饭建议

糖尿病前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阶段,它是指患者血糖高于正常值,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的一种状态。多项调查表明,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俗称“准糖友”)数量庞大、知晓率不高,控制情况差。尽管糖前期很容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但大部分准糖友可通过改变饮食方法逆转病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苏本利给大家介绍了逆转糖尿病前期的6条饮食建议。

1.控制每日主食的摄入量。这是控制血糖水平的有效办法。苏本利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准糖友往往因超重或肥胖,胰岛素作用效率降低,加上吃过多精米、细面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易使血糖升高,继而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开始会表现为下次餐前低血糖,促使人更快摄入更多主食,久而久之,如果超出了自体胰岛细胞的代偿能力,则发展成糖尿病。他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根据个人需求和运动量,将主食摄入量控制在每天300~400克之间,女性应更少。肥胖者主食甚至需要控制在150~300克之间。

2.主食宜增加粗杂粮的比例。相较于精米精面,粗粮谷物属于分子结构较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其血糖生成指数和血糖负荷均较低,被身体完全吸收需要较长过程。所以,准糖友应减少食物中精米精面的比例,多吃谷物类食物(玉米、小米、大麦、燕麦、荞麦等)、杂豆类食物(黄豆、红豆、豌豆等),以及块茎类食物(红薯、马铃薯等)。

3.食物多样化、按顺序进食。控制血糖水平,吃饭顺序和种类有讲究。为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降低升糖速度,准糖友食物种类要丰富,可多吃些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魔芋、燕麦等食物。在吃饭顺序上,应先吃蔬菜,同时可进食鱼禽蛋等低脂、高蛋白质食物,最后再吃主食。苏本利解释,胃的饱腹时间约为15分钟,进食蔬菜肉类后,饱腹感增加,升糖高的主食自然就吃得少了。此外,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导致肥胖,更易患糖尿病。

4.三餐间隙适量加餐。加餐能帮助控糖。如果长时间不进食,下一餐就容易吃得过饱,导致血糖波动大,也容易将食物囤积到体内,引发胰岛素抵抗。建议在食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三餐间隙适量加餐,比如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可分别吃相当于半个苹果量的水果。

5.晨起后1小时吃早饭。早饭对于准糖友非常重要。早晨刚醒时,人体血糖水平通常较高,很多人不想吃早饭,甚至直接忽略这一餐。对此,苏本利表示,早饭能够供给人体全天的营养能量,和生理激素代谢过程紧密相关,不可或缺。研究表明,2型糖友如果不吃早餐,其午餐、晚餐的血糖水平分别会高于吃早餐后相同时间点的37%和27%。通常晨起1小时内血糖水平会逐渐平稳,准糖友们若刚起床不想马上吃早饭,可以先稍微活动一下,等血糖平稳后,再吃早饭。

6.避免进食人工甜味剂。人工甜味剂满足口感、没有热量,看起来似乎有利于控糖,但大量摄入会加快糖尿病前期的进展。苏本利说,一些人工甜味剂可能会扰乱人体的肠道菌群,抑制细菌代谢过程,破坏肠道细菌平衡。2017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大量摄入人工甜味剂会破坏人体对葡萄糖的反应,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因此,准糖友应减少或避免食用含糖饮料等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食品。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

一些糖尿病人经常早上起来或者久坐起来的时候会感到头晕,特别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情况更加明显。老年人出现头晕、眩晕,可千万别大意,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或过低均可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但低血糖的危害更明显。成人血糖低于2.8毫摩/升,称为低血糖。其危害程度取决于血糖值下降程度、速度及持续的时间。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糖的危害是长期、逐渐发生的,一般暂时不影响生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2、血糖急剧升高

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感染、创伤、腹泻、呕吐、或吃了大量甜食、自动停药、减少药物剂量等一系列原因,均可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出现头晕的情况。一些升高速度过快的,甚至还有发生高血糖危象,也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所以要保持有规律的监测血糖的习惯,并向医生寻求建议和帮助。

3、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头晕,而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疾病通常发展快,后果严重。因此,一旦发现头晕,在排除了上述两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就一定要检测自己的血压,看血压有无不正常情况。

4、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有无脑血管病变,如脑梗塞、冠心病、心律紊乱及脑动脉硬化等。这些疾病均可因患者脑部的血流量及血中氧气葡萄糖不足而出现头晕的症状。尤其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脑血管病变的发生。

5、合并高血脂

当血脂过高时,可导致患者脑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不足及血液中氧的携带能力下降而出现头晕。糖尿病血脂过高,动脉管腔狭窄,脑供血不足也可引起头晕,因此一定要对症治疗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如何饮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日常特别不注意饮食,就会非常容易患上糖尿病,一旦患有此类疾病,需要对饮食特别的注意,糖尿病饮食最好多吃面包、牛奶、蛋羹、西兰花等食物,对于糖尿病的治…

    11-07
    23
  •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得脑血管病

    据统计,也有30%的脑血管病的病人都会患有糖尿病。有糖尿病的患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情况是一般人的将近三倍。脑血管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高达30%。那么为什么糖尿…

    12-08
    13
  • 糖尿病血糖的标准范围是多少

    糖尿病血糖的标准范围是多少:   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为三点三到六点一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七点零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十一点一毫摩尔每升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11-15
    19
  •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足一定要注意血糖的控制,每天定期检查血糖的变化。一旦发生足部溃疡要坚持换药,积极治疗。平时泡脚时要严格控制水温,可在家人检查后泡洗,避免烫伤。穿鞋、出行时更要注意对创面的保护…

    12-18
    19
  • 糖尿病水果吃多少

    糖尿病水果吃多少:   吃水果也是糖友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下面是部分水果食物交换份的一个重量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份水果提供的热量都是相同的,就是都是九十千卡,但是重量不一样,绿色的数…

    11-15
    24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女性在患有糖尿病的早期会出现食量增加、排尿量增加、引水量增加、体重下降等症状,但是由于身体状况存在差异的原因,因此也有的会无症状或不适感存在,甚至还有个别女性会出现外阴瘙痒、生理期…

    10-23
    12
  • 糖尿病足初期表现

    糖尿病这些年来出现的几率逐渐的提升,其实也容易会引发并发症,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出现,此类疾病的出现最初也会有着许多的表现,首先会出现在皮肤上,另外也会出现痛感神经的变化,同时也…

    11-08
    16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女性在患有糖尿病的早期会出现食量增加、排尿量增加、引水量增加、体重下降等症状,但是由于身体状况存在差异的原因,因此也有的会无症状或不适感存在,甚至还有个别女性会出现外阴瘙痒、生理期…

    11-06
    14
  • 得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得了糖尿病的患者,主要的症状是视力下降、多尿、口干舌燥、能吃、容易疲劳、体重下降很明显等症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有效的…

    11-06
    16
  • 糖尿病足换药的方法

    在尿病足换药的时候,依据创面大小及坏死深浅的情况,是要分级的,这样就可以采用不同的办法换药,手术的时候,要彻底清理肌体坏死组织。之后就是促进伤口愈合药物的使用了,例如:生长因子类的…

    11-29
    11
  • 糖尿病最严重的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最严重的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在全世界发病率都比较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话,会出现一系列急性或者是慢性的并发症。   急性的并发症常见的…

    09-10
    15
  • 糖尿病老年人白内障怎么办

    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还有一些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群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还会患有白内障,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治疗,避免影响生活。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还患有白内障首先就是要控制血…

    11-07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