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什么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两种疾病有很多的不同,发病的位置不同,传染的严重程度,还有级别都不同,并且感染的病毒也不同,传播途径,还有发病的高发期都不同。虽然两种疾病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都是两种很容易发生的疾病,这两种疾病发病后有一些类似的症状出现,很多家长都会将两种疾病弄混,为了更好的区分两种疾病,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什么不同?
  两种疾病的发病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出现在口腔中,但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部位有口腔、手、足、臀、肘关节等部位都会有疱疹出现,并且手足口病有些患儿口腔中可能会没有疱疹出现,仅仅是在四肢上有皮疹出现。
  疱疹性咽峡炎只是一般性的传染病,但是手足口病却不同,该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危害非常大。所以手足口病需要最好预防工作,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好传染源。
  还有就是两种疾病的病发程度也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一般性疾病,极少会有重症患儿,而手足口病却有严重的患儿,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影响到生命,因为手足口病会引起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的并发症。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但是引起两种疾病的病毒却不同。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于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但是手足口病则是由于柯萨奇A组16型病毒和71型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
  两种疾病的传播途径也不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通过粪-口和呼吸道传播的,而手足口病则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的。
  疾病的高发期也有很多的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在夏季的时候容易发病,但是手足口病则是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多发生在5到7月的时候。手足口病已经研究出相关的疫苗了,但是疱疹性咽峡炎还没有相关可以预防的疫苗。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什么不同相关阅读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足、臀、口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的特点,多伴有发热。好发年龄是六个月到五岁内的儿童,特别是三岁以内更常见。好发季节是全年都可以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早的趋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如下: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多数是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就能自行恢复。
  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足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者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三十八点三摄氏度的低热。口腔疱疹最多见与舌头和颊粘膜,其次是唇齿侧、硬腭、口周也可能会出现。手足处表现为数个或数十个斑丘疹或者疱疹,都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不特点。在五天左右消失,七到十天,逐渐的完全消失。如果是手足口重型,那就相当麻烦了,大概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点六的手足口病会发展成为重症的手足口病。
  重症的手足口病是比较严重的。得了手足口病以后,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典型的症状,比如说孩子呼吸和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摸着皮肤湿冷、嗜睡、呕吐、头痛、惊厥等等这些情况,一定要考虑有可能是手中口病的重型。如果孩子持续高烧也要警惕,很有可能是手足口病,重型需要马上住院去治疗,避免发生危险。

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大人吗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主要是柯萨奇病毒的a16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的发生主要是在五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到10天,平均是3到5天。得手足口病的患儿大部分是由于免疫力比较低,或者聚集于公共场合接触,患有手足病的其他患儿感染引起。由于成人的免疫力各项都比较完善,只要不是存在那种先天性免疫缺陷,基本上是不会被传染手足口的。

手足口病的预防

家长预防手足口病,主要切断传播途径,因为手足口病有很多的被感染方式,比如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接触传播,所以家长要从这几方面进行预防。一定要让孩子避免不良的卫生习惯,不要将手放入口腔,一定要洗干净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如果周围生活有手足口病患儿,一定离他远一些,尤其呼吸的时候,保持一定距离,一般来说一米以上的距离。不要让孩子接触患儿的皮疹,因为疹子含有大量病毒。当然要做好个人卫生,另外集体生活的孩子,在幼儿园,幼儿园教室需要通风,门把手以及玩具需要消毒。去公共场所的时候,远离人群较多的地方,如果是在手足口爆发的季节,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手足口病和口炎区别

手足口病除口腔症状还伴有其他的症状,比如手脚、肛门、臀部出现皮疹;口炎最主要是口腔里的症状,比如口腔溃疡、疱疹性口腔炎或者细菌感染,甚至是扁桃体炎,口腔炎症。手足口病本身是传染病,而口炎是细菌或真菌引发的感染,传染性不如手足口病强。手足口病除了有皮疹的改变,口腔的改变,还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甚至还有发烧的症状,而口腔溃疡不会引起发烧,但如果出现化脓性感染,偶尔也会出现发热症状。

手足口病是什么病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主要表现在手心、脚底、口腔黏膜、手臂或臀部出现疱疹和溃疡,还会伴有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夏末和初秋多发,届时家长应该提前做好孩子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防护。

(0)

相关推荐

  • 冠心病怎么治疗

    冠心病怎么治疗:   冠心病治疗可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几种措施:   一,一般治疗。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比如戒烟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锻炼、控制好自己体…

    10-18
    26
  • 肠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肠胃炎是一种会导致患者的肠胃受到损害的消化性疾病,引起肠胃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病毒感染引起的,饮食不当也会引起肠胃炎的发作,有的肠胃炎是药物因素导致的。 肠胃炎这种疾病在生活中特别…

    12-16
    1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当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时候也不要太着急,这时候首先要调整饮食进行一般的治疗,助于营养的全面性,吃的慢一点,还需要戒烟。在稳定期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在加重期的…

    09-27
    17
  • 儿童孟氏骨折的治疗方法

    儿童孟氏骨折的治疗方法:   儿童孟式骨折的治疗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根据患者受伤的时间来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   实际上分为三部分,包括早期、相对比较早的时间和晚期。儿童孟式骨折的早…

    10-16
    78
  • 新型肺炎中医怎么预防

    新型肺炎中医怎么预防:   这个是我的老师江恩铎江教授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预防,提出的一个中医的小方子,这个小方子比较平和,对于成人都可以适量来食用。   这个大家可以看…

    10-30
    11
  • 多囊卵巢综合症吃啥药

    多囊卵巢综合症吃啥药: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有多种方式,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是不是接近绝经期等不同情况,治疗的要求不同。   患者到医…

    11-02
    9
  •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也可以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具体的原因常常是由于动脉瘤的破裂、异常的血管畸形、或者外伤造成。那么一旦出现了蛛网膜下腔…

    11-24
    16
  • 腹股沟疝气怎么治疗

    腹股沟疝气怎么治疗:   腹股沟疝的治疗,其实从历史上到现在出现了很多个阶段。近些年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实局限于几大类,第一是这种中药的药物治疗,还有流行过一段时间的硬化剂治疗以及疝气…

    12-11
    16
  • 小儿尿道下裂什么时候做手术

    小儿尿道下裂什么时候做手术:     小儿尿道下裂是一种小儿泌尿生殖先天性疾病,症状一般为尿道开口位置不在龟头上,阴经腹侧有不正常的纤维化组织,造成阴茎弯曲现象,勃起时无法指定,轻…

    10-31
    11
  • 母乳期间不能吃什么

    简单来说,在哺乳期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食物禁忌,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另外高脂肪类的食物也应当适当限制,如五花肉、肥肉,因为大量的摄入脂肪会导致母乳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婴儿…

    11-27
    9
  • 更年期综合征能自己好吗

    更年期综合征能自己好吗:   更年期其实是女性一个自然的生理周期,就像经过的青春期、哺乳期一样,到45岁-55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出现更年期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月经开始出现紊乱,同时有…

    11-07
    9
  • 胆结石的症状有什么

    胆结石的主要症状有4种,分别是上腹部疼痛不适、嗳气厌食、消化不良以及黄疸。胆结石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传统切除法,这种方法适合于症状较为严重的结石患者,比如胆囊壁钙化患者。腹腔镜微创…

    08-28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