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足一定要注意血糖的控制,每天定期检查血糖的变化。一旦发生足部溃疡要坚持换药,积极治疗。平时泡脚时要严格控制水温,可在家人检查后泡洗,避免烫伤。穿鞋、出行时更要注意对创面的保护,避免边治疗变损伤的情况。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相关阅读

糖尿病足的表现

当出现糖尿病足时,患者会在走路时突然有下肢疼痛的感觉,所以会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者常常会出现休息痛,手足麻木、刺痛的感觉;足部下垂时会呈现紫红色,而且皮肤比较干燥,没有弹性。

糖尿病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足,病情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治疗,所以了解糖尿病足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可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那么,糖尿病足的表现都有哪些呢?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护理足部呢?
  一、糖尿病足的症状
  1.间歇性跛行:刚刚出现糖尿病足的时候,患者常常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就是在走路时突然感觉下肢疼痛难忍,所以走起路来会一瘸一拐的。
  2.休息痛:出现这种疾病时,患者的下肢血液供应不足,所以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尤其是在休息的时候下肢也会有疼痛感,症状严重的会让人彻夜难眠,此时要引起注意,最好能积极治疗,否则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出现坏疽,严重时不得不截肢。
  3.手足麻木、刺痛:因为出现这种疾病时,动脉血管会出现阻塞,所以人们在患病初期会有手足麻木、刺痛的感觉出现,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神经出现病变,下肢的触感会慢慢的丧失。
  4.足部下垂颜色改变:患有糖尿病足疾病时,患者的足部在下垂时会呈现紫红色,这主要是因为血液循环比较差,动脉血压低,血流缓慢而导致的。
  5.皮肤异常:患者的血液循环差,营养无法导致足部,人们会因为营养不良出现皮肤干燥,无汗,没有弹性,变薄,苍白等症状。
  二、糖尿病人如何护理足部
  1.穿合适的鞋袜:糖尿病人一定要穿宽松舒适的鞋袜,防止因为鞋袜过紧让足部受伤,引起糖尿病足。
  2.注意洗澡的水温:因为糖尿病患者神经容易出现病变,导致感觉缺失,即使用烫一些的水洗脚、洗澡,自己也没有太大的感觉,很容易出现烫伤事故,所以糖尿病人洗澡、洗脚的水温不要超过体温。
  3.避免剪指甲受伤:因为老年人的视力不好,如果剪脚趾甲的时候不注意,可能会剪伤皮肤,如果患有糖尿病,伤口很难愈合,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糖尿病足,所以在剪指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糖尿病足怎么治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要积极进行治疗。出现糖尿病足可以进行基础治疗,控制糖尿病的发作。另外,也可以针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的分期,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减压运动、手术修复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上了糖尿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糖尿病足怎么治?
  积极进行基础治疗。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这往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导致的。因此治疗糖尿病足,首先要控制好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脂、以及抗血小板治疗。必须先控制好糖尿病的情况,然后才有利于治疗糖尿病足。还可以通过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改善身体的微循环。
  糖尿病足部的溃疡是它的主要表现,所以关于溃疡我们一定要重视,一般来说对于这个神经性溃疡,也就是说如果患者溃疡的局部,血晕还比较丰富的话,说明是他血供还相对比较好,这时候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轻压力,减少运动,而对于那些溃疡周围,就是皮温比较低,肤色比较暗的,考虑他是因为血液循环比较差,缺血引起,所以这就需要这一类患者就往往单纯的控制运动和减轻压力就不能达到目标,一定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手术治疗。根据溃疡的程度分黑期、黄期、粉期、红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如创面太大,亦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修复对于合并畸形、溃疡经久不愈的患者,较小的畸形可以通过切除骨突进行治疗。较大畸形,可以通过足部重建手术,恢复足外形及足弓,减轻骨突对脚底皮肤的影响。对于肢体远端缺血,如果是弥漫性小血管病变,可通过横向骨搬运技术,促进远端肢体血运,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是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其中的一种,而此类疾病在最初时也会引发很多症状,例如肌肤会变得比较干燥,也会引发痛神经,运动神经,如果初期未得到有效治疗,也会导致骨关节出现坏死现象,可能会面临截肢。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会引发并发症,糖尿病病足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其中引发的原因非常的复杂,可能是因为疾病导致也可能是因为生活方面而引发,所以了解早期症状特别重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可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一、皮肤病变
  一些皮肤症状主要由糖尿病患者的下肢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足的特点是皮肤脆弱,肌肤会出现明显的脱水以及干燥现象,也会变得非常的粗糙,呈现出暗淡的一种感觉,往往有鳞蜕皮。症状主要表现在脚部,腿部较轻。糖尿病患者发现此类症状时,应警惕并及时进行体检。
  二、痛神经
  手足烧灼感和针刺感也是糖尿病足病的重要症状,疼痛神经的功能丧失是逐渐的,初期症状是轻微的,后期症状逐渐加重,等到病情逐渐严重之后,那么疼痛的感觉更为严重,甚至连脚都没有办法正常的着地。
  三、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症状主要表现在糖尿病足中期患者,也可表现在少数早期患者。运动神经病的表现包括下肢肌肉的进行性萎缩、麻木无力、肌肉屈伸损伤、行走不平衡,也会导致足部出现明显的变形以及脚趾畸形的现象,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就可能是因为糖尿病病毒所引发的,所以说必须要积极的接受治疗。
  四、软组织
  糖尿病足患者的最初表现之一是软组织损伤,由于患者下肢供血严重不足,长期步行压迫会损伤膝关节,另外附近的软组织可能也会产生一定的损害,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也有可能会发生骨折的现象。
  五、骨关节
  下肢骨膜分离小骨碎片也是糖尿病足的一个症状,在接受医疗器械检查的患者中,经常发现骨坏死。这些症状非常严重,一旦出现,就没有治愈的希望,即使结果乐观,截肢也是必要的,但这种现象并不经常发生,只发生在少数糖尿病患者身上。

糖尿病足溃烂怎么办

如果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好,就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足,脚部一出现伤口就会溃烂,并且久治不愈,这会让患者特别痛苦。糖尿病足溃烂要严格控制血糖、清疮治疗和进行血管重建术。

 一、糖尿病足溃疡的原因
  糖尿病人如果在饮食上不注意,喜欢吃甜食,常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或者没有遵医嘱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的不好,就会出现末梢神经的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的病变等,这时候糖尿病人就有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足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溃疡,一旦出现溃疡就特别难以治愈。
  二、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
  1.严格控制血糖。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足不但会出现溃疡,而且往往久治不愈,严重的甚至会有坏疽出现,所以糖尿病人首先要注意控制血糖,如有必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加大降血糖的药量,这样不但可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即使出现了糖尿病足溃疡,也能让溃疡面尽快愈合。
  2.清疮治疗。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溃疡后,首先应该把足部的感染组织彻底清除干净,露出新鲜健康的组织边缘,再应用糖疽康之类的药物,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尽快愈合。
  3.进行血管重建术。如果糖尿病足病情严重,出现坏疽症状,患者往往会疼痛难忍,这时可以进行血管搭桥术,动脉内膜切除术,导管微创治疗,干细胞移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不过在进行手术治疗前,一定要综合考虑患者是否可以承受手术,尤其是老年人和身体比较弱的人。
  三、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
  糖尿病足溃疡比较顽固,治疗的难度比较大,平时做好预防也是很关键的。要注意经常检查自己的鞋子,看看有没有粗糙的地方,或者有没有异物出现,以免因为长期磨损脚部,导致脚部溃疡出血;患者所穿的鞋袜都要宽松一些,以免加重血液不畅的问题;平时要注意足部的清洁,剪脚趾甲的时候要小心,出现创伤后容易导致溃疡出现;患有糖尿病的人要避免热敷脚部,否则也可能会出现溃疡症状。

糖尿病足的严重性有多大

王阿姨,糖尿病病史10年余,因血糖控制尚可,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多的影响,但平静的生活被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件打乱了。王阿姨的右足第四脚趾不慎被碰破,在随后的一周里,王阿姨的第四脚趾发生破溃、发黑、坏死,多家医院就诊后都要进行截肢治疗,而且要从小腿中部以上截掉。

截掉下肢令王阿姨无法接受,她本人和亲属说宁可死了,也不作截肢术。后辗转来我院就诊,行下肢球囊括张治疗,从而避免了小腿中部以上的截肢。

由于长期的糖尿病,王阿姨的下肢动脉已出现严重的狭窄和闭塞,因而和正常人相比,由于王阿姨的双下肢血液供应很差,虽说只有一个脚趾坏死,但如果只把坏死的脚趾截掉可能引起伤口不愈合,导致感染后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糖尿病晚期的一个重要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指在糖尿病基础上发生的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缺血。这种下肢缺血性改变可引起肢体疼痛、足部溃疡和坏疽。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其最终结局是溃疡、截肢和死亡。之所以有很多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面临截肢(趾),是因为不能早期诊断、治疗。因此,大家要了解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早期时走路后觉得小腿乏力,肌肉疼痛、酸胀,稍微休息后,则酸痛感缓解或消失,但再走一定距离后疼痛又会加重。这是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的早期表现。当病变进展,间歇性跛行距离日益缩短,直至休息时也发生疼痛,称之为静息痛。

疼痛大多局限在足趾或足远端,夜间尤重,卧位时加剧,下肢下垂后有所缓解,此为病程中期。到了晚期,因下肢严重缺血,导致小腿或足部趾端出现溃疡或坏疽。此期面临截肢(趾)。

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多发生在小腿的小动脉,其次为膕动脉以上的中等动脉,如股动脉、髂动脉等,且为多节段性病变引起。对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下肢的血运重建和截肢。

其中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病变早期和轻症的病人以及无法行下肢血管重建的病人,大多数病人的效果不理想,尚需进一步治疗。血运重建主要包括血管搭桥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又称经皮血管腔成形术,1964年首先采用同轴导管系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下肢动脉狭窄,使阻塞的血管再通,开创了介入放射学新领域。

其基本原理是加压的气囊压迫粥样斑块,使斑块壳受压破裂而扩张管腔,同时动脉中层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及平滑肌细胞等被过度伸展,而使管腔扩大。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

历经四十年的发展, PTA技术的日臻成熟,尤其是下肢专用球囊和支架的应用后,球囊扩张已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称成为糖尿病患者胭动脉以下病变引起的严重肢体缺血保全肢体的有效治疗方法。众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行介人治疗手术成功率较高,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截肢平面保全肢体。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以并发症为主要危害的进展性疾病。因此,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推进,并发症会逐步出现,会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造…

    12-30
    20
  • 药物能降血糖吗

    现在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应用药物降低血糖。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可以对症用药稳定血糖;降糖药效果不佳时,还可以注射胰岛素降血糖。…

    11-04
    22
  • 糖尿病足的检查方法

    糖尿病足的检查方法:   糖尿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的话,有可能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最难治疗的慢性并发症一种。   糖尿病足的…

    11-15
    15
  • 早期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早期糖尿病会出现很多的症状,比如体虚出汗,体重快速下降,出现失眠与饥渴感,喜欢喝水。另外还会出现手脚麻木,视力迅速下降等等的症状,有这些异常情况出现时,要注意进行相关检查,控制病情…

    10-18
    13
  • 糖尿病足好治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有不少患者在患病之后担心无法治愈,其实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只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期间做好先相关的护理工作,还是很好治疗…

    12-01
    9
  • 糖尿病足如何早期预测

    糖尿病足早期预测主要是检测患者的踝肱指数,该指数的正常范围是在0.9~1.3。如果低于0.8说明患者患上了糖尿病,如果低于0.5或高于1.3,则说明患者的病情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

    10-31
    14
  • 糖尿病的前期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的前期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且体重减轻。当血糖过高时,小便渗透压增高,会产生渗透性利尿,产生多尿症状。大量排尿后血渗透压增高刺激…

    10-05
    17
  • 糖尿病的并发症能治吗

    糖尿病的并发症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治好的。针对糖尿病患者患有并发症的类型有很多,常见的包块有心脏部位、脑部、眼部等,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逆转并发症,但是对于糖尿病来说就比较…

    10-18
    11
  •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

    11-03
    13
  • 糖尿病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引起糖尿病,餐后血糖高的原因有多种,需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首先应该控制饮食,做到营养均衡,不要暴饮暴食,还应该适当的运动,建议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当出现这种情况后需要放…

    10-31
    16
  • 糖尿病足好治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有不少患者在患病之后担心无法治愈,其实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只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期间做好先相关的护理工作,还是很好治疗…

    11-28
    12
  •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好处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创伤小,术后恢复更快,且患者痛苦更小。此外,有效性相较于传统人工血管手术来说更高,不会发生再狭窄的情况,也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下肢的血供问题。 糖尿病…

    11-16
    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